语文PLUS 教研 ID: 162782

  

2010年全国中考佳作展评

◇ 杨红兵 供稿

  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在人生新的高地。
  请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60分)
  (甘肃省兰州市中考作文试题)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在材料提示下的命题作文。“那一次”,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生活中的某次“挫败的经历”,或某次“难忘的胜利”等,也就是说,本题以写记叙文为宜;更重要的是,通过写或是某次“挫败的经历”,或是某次“难忘的胜利”等,使“我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文章的主题正在这儿。
  
         个人show①
  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 一考生
  有一次,爸爸在兰州的一个地摊上发现了一只用石头雕成的猪,黑黝黝的,显得很粗糙,蒙了一层尘土,似乎卧在那里好久了。
  爸爸花了十块钱买下它,把它放在书橱的一个角落里。我不喜欢它,嫌它笨拙丑陋;妈妈也不喜欢它,嫌它黯淡无光。开始时,爸爸取书的时候,还向那个角落瞥上几眼,时间一长,爸爸似乎也将石猪遗忘了!
  终有一日,一朋友登门。他将石猪托在手上瞧了又瞧,然后极为肯定地说:“这是汉货。”这下爸爸惊呆了。要知道,这位乃是鉴赏文物的行家。这样一个粗糙的东西,竟然是一件文物!
  于是,妈妈便将它移到引人注目的地方。有朋友登门,我们就忙着捧出石猪让朋友一饱眼福——
  一日,家里来了几位朋友。饭后,爸爸照例捧出石猪递给在座的朋友们,并且极为得意地说:“这可是汉朝货,好东西!”爸爸的朋友们都很惊奇,眼神立即就直了。石猪在朋友们的手上传来传去,大家连声说,这是个好东西。爸爸正洋洋得意,忽然“啪”的一声,石猪不知被谁不慎摔到地上,定睛一看,可怜的宝贝已经摔破了!爸爸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朋友们都闭了气儿,看爸爸的脸色。过了好一阵子,爸爸才低声说:“不要紧,不要紧。”朋友们走后,妈妈怨,我怨,爸爸也恼怒得直跺脚,可石猪已被摔得不成样子了!
  过了几天,那个鉴赏文物的行家又来到我家。爸爸将这事告诉了他,他直为爸爸可惜,最后那位朋友意味深长地说:“它已过惯了那种寂寞、平凡的生活,一旦改变了生活方式,受到众人的仰慕,反而使它走向毁灭。”
  爸爸听了朋友的话默默地点了点头。这一刻,我看着爸爸若有所悟的神情,我也感到像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中似乎悟出了点什么……
  
  亮点品味
  
  本文的情节一波三折,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吸引力,一开始“石猪”黯淡无光,无人喜欢,后来经过行家鉴定为“汉货”,自那一刻起,“石猪”便成为家中宝贝,朋友登门,“石猪”自然成了家中“骄傲”,成为炫耀的“资本”,然而世事难料,爸爸朋友不慎摔碎了“汉货”,让家人从幸福的高峰坠入深渊。“它已过惯了那种寂寞、平凡的生活,一旦改变了生活方式,受到众人的仰慕,反而使它走向毁灭。”让人在文物鉴赏家一句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劝慰语结尾中感悟自己迈上了新台阶,点题并升华主旨,增强文章的思辨性。
  
         个人show②
  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 兰州一考生
  父母一生的劳动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无论是狠狠地打,严厉地骂,或是自豪地夸,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父母不让我乱花钱,不让我骑自行车赶集,不让我打游戏机——我都理解,是爱促使他们这样做。爸爸妈妈担心我的学习,处处限制我的自由,因为他们担心我玩得太野,出什么事故。这些我都知道,都理解。
  父母对我管得很严,对我的愿望却漠不关心。小学时,每次看到同学们穿上美丽耀眼的衣服,我都非常羡慕。下课时,他们都有零花钱买零食吃,这时我不由地心里猛然一酸;放学时总是看到他们背上漂亮的花书包,我情不自禁地脸红起来。我对那些东西是那么憧憬,而它们却与我相隔十万八千里。我因此非常恨父母,处处与他们针锋相对。有一次,到了收庄稼时,父母都到田里干活,我被迫要做午饭,我气得将饭做得一塌糊涂。我曾一次次这样故意惹他们生气,直到去年,我才明白父母的难处。
  那一次,我到另一所学校去参加作文竞赛。父亲冒着酷暑,骑自行车带着我驶向那所学校。我信心十足地走进考场,父亲在校外等着我,孤独地等着。当我走出考场时,父亲已被晒得嘴唇发干,豆粒大的汗珠从他那苍老的脸颊流下,我心里猛然一震。后来我得了奖,父母很开心。领奖时,父母把我当成一个成年人,与我谈心:“孩子,这些年没有让你吃过好的,穿过好的,我们对你太苛刻了。但我们也不愿这样,你还有弟弟妹妹,长大了还要两幢楼房,拿什么给你们盖呀。况且还要为你交学费!你爷爷奶奶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孩子,对不起,没让你过上好生活……”爸爸的话还没说完,我已经泪流满面了。看着爸爸那因过度操劳而弯下的背,我恨自己的愚昧。从那天以后,我感到自己迈上了新台阶,我是真正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严管、督促,每天家务我全包,而且也听父母的话了。
  
  
  本文可视为解读亲情的文章,虽然题材一般,但读来仍不觉老套,究其原因,一是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先说父母对自己管得如何严厉,处处限制自己的自由,自己如何痛苦,再说父亲冒着酷暑骑车送我比赛,领奖后与“我”交心,“我”从中渐渐读懂父爱,真正长大了。二是注重细节描写,譬如走出考场后,我眼中的父亲“被晒得嘴唇发干”“豆粒大的汗珠从苍老的脸颊流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内心的对父亲感激。三是善用对比,从服装、零花钱、零食、书包等方面将自己与同学对比,进而表明父母对我管得严,内心有无尽委曲、酸痛甚至对父母的怨责,这为后文写爸爸妈妈过度操劳,承担起沉重的生活负担埋下伏笔。
  
         个人show③
  
  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 兰州一考生
  我试图复制那样的一个时代。
  大的战乱已经爆发,连皇帝也逃出了长安。对抗叛军似乎就是在做绝望的反抗,没有几个人选择死守。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已沦入叛军之手。
  睢阳。又一座城市告急。当时的太守是许远,一位温厚长者。他毫不犹豫地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并很诚恳地请来了张巡。
  很多士兵战死了,人数在减少,箭射光了,存粮吃完了,全城人面临断粮的危机。他们开始吃树皮,吃一切可以吃的东西,绝望笼罩着这座被叛军死死围住的城市。他们还是选择坚守。
  后来城还是在坚守了十个月后被攻破了。许远和张巡死在了叛军的手下,他们临难前的表情是坚毅的,完全不屈服。
  这是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里讲述的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韩愈激情洋溢地赞美了这次壮烈的坚守。
  在没有读韩愈的这篇文章前,这段历史对我而言是空白的。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这段历史是被人遗忘的,是不是因为它的沉重?
  其实,很多时候,历史总是有那么多可圈可点之处。它们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上演,又静静地谢幕。其中的悲欢离合、慷慨激昂怕是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他们没有时间从头至尾地讲述,幸存者也没有细细地记录下来。于是历史往往疏于简单和潦草。
  但我不以此为憾。我依然从中感受到了那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他们当年在做出巨大牺牲时并没有想把他们的牺牲留给后人看,以博得不朽。他们的行为没有掺杂一丝一毫个人利益的考虑。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
  反观今天,有时候我们做事总是不自觉地做给其他人看,别人的评价好像比我们自己的认可更为重要。这很可悲,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需要尝试着去做真实的自己。古今中外已经有不少这类榜样了。我们不必有和他们一样大的牺牲,但我们一定要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态。
  读完《张中丞传后叙》的那一刻,我的思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文是一篇读后感,在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思想迈上了新台阶。作者先概述许远、张巡在大唐王朝寿终正寝之际,仍然勇于坚守睢阳城,然后对张中丞等人的品格进行高度评价,从中感悟出历史人物在做出巨大牺牲时,不掺杂任何私欲,而当下的人们更喜欢不自觉地做给他人看,从而说明我们要和历史人物有一样不计功利的精神,批评某些人急功近利的思想。本文的特色可用两个结合来概括:一是,读思结合,作者在读史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审视当下现实,这对于纯净当今的浮躁社会风气起到了莫大作用;二是,历史与现实结合,学史为了明智,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在榜样的作用下,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越发富有。
  
         个人show④
  
  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 兰州一考生
  我不知道人生的高度有多高,但我知道人生的高度需要我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那样我才会离人生的巅峰更近一步。
  有时,去世的人也会留给活着的人一笔不小的财富。
  当邻居家的小弟弟乐乐患白血病离开人世的那一刻,我发现生命是如此脆弱和珍贵。他弱小的身躯就那样静静地躺在白色的病床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苍白的小脸上,冰冷的小手任阳光怎样抚摩也无法温暖。含苞未放的花朵就这样匆匆地凋谢了。生命为什么这样脆弱?
  乐乐的离开,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好喜欢呼吸的感觉,活着真好!
  有时,一条短信也会让一个人改变对生活的态度。
  那天,我正在漫不经心地画画,收到老师这样一条短信: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在剥一个橘子。这让我想到了梵·高。当有人问梵·高他的画里哪一幅最好时,他说:“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幅。”几天后,那个人再问时,凡·高还是回答:“我已经告诉过你,就是我现在正在画的这幅!”
  是啊,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现在正在做的事!于是,我开始认真画画,认真思考,仔细揣摩。
  有时,花草树木也会带给你对人生的思考。
  当我看见园丁将一棵老树连根拔起时,我看到了生命的智慧。它的根很长,密密地交织在一起,深深地扎在土里。一棵树懂得要长得更高,接受更多的阳光,它的根就必须深入黑暗。这不正如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经历人生旅途上的艰辛坎坷的道理一样吗?
  人生承受阳光就有鲜花和硕果,承受巨浪就有登临彼岸的放松和释然,承受炼狱之痛就有获得新生的欢声和感悟。让我们共同笑迎生活,不怕困难,知难而上!
  你不得不承认,人生需要那一个个时刻,助你迈上人生的新台阶,向人生的巅峰更近一步。
  
  亮点品味
  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运用发散思维,不集中写那一个时刻,二是选取三个时刻,即邻家弟弟患白血病离开人世那一刻,收到老师短信的那一刻,老树根拔地而出那一刻,由此谈到三种感悟,层次清晰、思维缜密。逝者、短信、花草树木,这些题材人人眼中有,但扣住那些时刻来谋篇布局的却凤毛麟角,这得益于作者善思、活用、仔细观察生活,而这就是文章永恒的魅力。考生用流畅的语言给我们揭开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需要那一个个时刻,助你迈上人生的新台阶,向人生的巅峰更近一步。”善用排比也是本文一大亮点,譬如“人生承受阳光……”等句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人生战胜各种风雨后,赢来片刻愉悦,结尾水到渠成,给人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