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因其相对开放与自由而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得以在各类语文试卷上频频亮相,其势方兴未艾。正是由于话题作文“限制少、有话说”,学生作文常常显得内容空洞、结构随意、文意散漫,往往给人以泛泛而谈四不像之感。如何才能将话题作文写准、写实、写细呢?笔者以为最为关键的是要教会学生准确把握“话题”,正确缩小“话题”,做到“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
一、缩小外延
所谓外延,即概念的范围。缩小话题外延就是在话题关键词前面加上修饰语,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对话题进行限制,增加其内涵缩小其外延,使写作内容变得具体、明确。通过添加限制成分使文题在选材、主题、中心论点的指向方面更加明确和集中,以从小处着眼、下笔成文。
譬如,面对作文话题“诚信”,学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和自己的写作需要,在它的前面加上一些定语,使之转化成下面一些作文题:“爸爸的诚信”、“一位小贩的诚信”、“一个钟点工的诚信”等。这样对话题进行了限制,外延大为缩小,写作内容也就明确了许多。面对这些熟悉的作文题,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不会感到难以下笔了。
二、扩展成句
所谓扩展成句就是将话题扩展成一句话,使话题的范围具体、清晰起来。还是以“诚信”这个话题为例来说明。这是曾经的一道高考作文题,有不少考生就是通过将话题扩展成句而写出了优秀作文,如《诚信不可抛》《诚信归去来》《丢弃“诚信”之后》《诚信无价》等。
再如,面对“战胜脆弱”这个话题,则不宜使用缩小外延法,然而使用扩展法却是十分合适的。可以其扩展为“战胜脆弱有所成就”、“我是这样战胜脆弱的”、“战胜脆弱对我很重要”等。将话题扩展为一句话后,话题的内容和范围就变得更具体、更明确,有利于学生从小处和实处打开思路,实现“大题小作”、“虚题实作”。
三、多点设问
所谓多点设问就是要求学生围绕话题进行多方面的设问,缩小写作范围,打通写作思路。
对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这样来将它化小:①为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标准和角度不同)?②何种原因造成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出身、地位、经历和受教育程度不同)?③如何看待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内容是多元的)?经过引导,学生作诸如此类的设问,写作范围就会逐步缩小,思路就会逐步明朗起来。
四、多角梳理
作文的话题或所给材料的内涵往往不是单一的,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爬梳出多个小话题,使大话题进一步细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为学生铺就作文台阶的目的。
譬如,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细加梳理就会发现此话题有一个“四维结构”:一维是情感性质,即亲近与疏远;二维是认知性质,即正确深刻与错误肤浅;三维是对待方式,即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四维是情知方向,即由情到知、由知到情。学生据此可以得到如下八个小话题:“感情上的亲近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错误或肤浅”、“感情上的疏远造成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错误或肤浅”、“对事物认知的正确或深刻造成感情上的亲近/疏远”、“对事物认知的错误或肤浅造成感情上的亲近/疏远”等。反之,学生若从处理问题的角度去考虑,又可类推出另外八个小话题来。
当然,缩小作文话题的方法远非上述四种。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作文话题可以多种方法同时运用,有的却只能使用其中的一种,具体运用时不能一概而论、机械照搬,要看具体的话题根据其特点灵活选用。
(作者单位:汉寿县月明潭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