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第8期 ID: 147227

  

集思广益 有“备”无患

◇ 李 勇 王庆艳

  当今,素质教育日新月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为了迅速提高高三语文成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高三语文教学必须一心一意以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针,群策群力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扎扎实实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兢兢业业以质量效益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营造教研氛围。
  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是整合教育资源,共享劳动成果,提升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语文学科博大精深,高三复习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扎实有效的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集体备课必须做到活泼而不失严谨,民主而不忘集中,探究而洋溢着和谐。通过集体备课,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集体备课,决不是可有可无,更不能流于形式,名存实亡,陷入主讲人唱“独角戏”的尴尬境地,因为它有助于教师增强个人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发扬团队精神,培养协作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2.潜心研究高考,把握理论依据。
  高考是高三教学的风向标、指挥棒,而考点是考纲的具体化,是命题的依据。高三教学必须重视每年的考点变化,必须潜心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试题,广泛收集高考信息,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意图,深入探究解题规律,为高三备考把脉定向。
  3.制定科学计划,构建合理序列。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强化基础,注重能力;全面提升,重点突破。未雨绸缪,开学之初,就通过集体备课,对高三整个学年的复习内容全面把握,整体安排,制定出内容详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责任到人,规范操作,严格执行。
  该计划包括四块内容:①晨钟晚练。根据学生需要,搜集有关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练习题,荟萃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经典时文、美文,让学生充分利用晨读课、晚自习时间强化语言积累意识,加大阅读涵养力度,养成自觉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②专题复习。拉网式落实所有高考考点,明确考点性质和学习目标,强化能力层级和解题规范,坚决做到“考点无遗漏,知识无偏差”。在此过程中,我们充分重视考点与课本的有机联系,完成新授课后,首先把诗歌鉴赏和文言文阅读作为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五本必修教材和两本选修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回扣课本,唤醒记忆,温故而知新,争取高三一轮复习的主动权。③作文训练。突出文体特征,注重训练的序列化、规范性。先让学生欣赏范文,形成理论;再让学生自行模拟,寻找差距;最后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化,修改升格。④综合模拟。丰富学生做题体验,培养应考实战能力,增强答题规范意识,总结审题解题规律,提高临场心理素质。这四块内容,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整体推进。
  4.集体备课日常化,学案设计规范化。
  我们坚持“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五备”(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四统一”(统一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的集体备课原则。集体备课或集中或分散,或固定或机动,或学习新知,或研讨旧学,或“奇文共欣赏”,或“疑义相与析”,已经由制度化走向日常化、规范化。
  还是以专题复习为例,我们以考点为单位,以主讲人为主导,带领互助小组,提前两周准备一份符合学生实际、适应高考要求的教案,利用周二晨读、周三课外活动、周五晚自习时间在备课组内宣讲,经广泛交流、热烈讨论,整合生成凝聚集体智慧的学案。学案编制严格遵循考点阐释(帮助学生了解考点内容、能力层级、命题方式、试题特点、考试重点、改革动向等)——知识梳理(围绕考查重点,对有关知识进行全面梳理,有机整合)——典题例析(选用近年特别是近三年全国卷及地方卷相关试题,让学生与高考亲密接触)——新题演练(荟萃全国各地最新模拟题进行专项、集中训练,巩固复习成果,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查缺补漏(“绝不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错题再练,熟能生巧)的“五步走”程式,提前一周印制出来,提前三天发给学生督促完成。教师及时关注学生反馈信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案。
  5.多措并举,强化落实。
  落实是硬道理,落实是真功夫,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落实措施:
  ①确保学案质量,严格操作规范,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
  ②注重课堂实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细化过程管理,切实完善课前预习、课堂小结和课后巩固等学习环节,深入把握专题复习程序,启发诱导,师生互动,爱心点评,耐心辅导,及时检测,扎实巩固。
  ③规范模拟训练。坚持流水阅卷,集体诊断,精心讲评,及时查补。妥善处理好试卷讲评中先与后、主与次、难与易、快与慢、讲与练、放与收的关系。
  ④坚持“课前三分钟”活动。或知识讲解,或美文美读,或素材共享,或个性演讲,提高学生参与度、互动感、表现力,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⑤重视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加强对尖子生的重点培养,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坚持师生恳谈、作业面批制度等,完善学生成长档案管理。
  事实证明,通过集体备课,教师统一了思想,焕发了活力,解决了疑难,优化了资源,提高了效益,也形成了师生合奏、共鸣。总之,集体备课让教师有抓手,学生有学头,使高三一轮复习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顺风顺水,卓有成效,成绩斐然:教师的教轻车熟路,循序渐进;学生的学兴趣盎然,得心应手。学生的学习态度逐渐端正,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学习成绩更是稳步提高。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集思就能广益,有“备”才能无患,苦尽定能甘来。只要教师精诚团结、通力合作,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②《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作者单位:邹城市第一中学)

集思广益 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