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1年第7期 ID: 143304

  

耕耘在这片红色热土上

◇ 张少莉 宋金华

  红安县第一中学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于1937年秋亲自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名校,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示范高中。原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多次来校视察。2002年5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鹏亲临学校并题写校名。奥地利教育家诺特夫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真生清人等外国知名学者纷纷来校考察。
  这所百年老校的优秀集体之一——语文组,是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队伍。现有教师50人,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到60%。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2人,中级教师20人,大部分是省教育学会成员。学历达标率100%,有些具备研究生学历;普通话水平均在二级乙等以上,有些达到一级乙等,有几位湖北省普通话测试员;计算机水平均在中级以上,都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语文组有4人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师”称号,从这里走出了周文涛、肖晓两位湖北省名师。有2人被省工会、省教育工会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有5人分别被评为“黄冈市优秀共产党员”、“黄冈市十佳校长”、“黄冈市优秀骨干教师”,有9人分别被评为“红安县先进教育工作者”、“红安县名师”、“红安县骨干教师”。有8人在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坚持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他们都是学科带头人。正是这些辛勤耕耘的园丁们,支撑起红安一中语文教学的蓝天!
  红安一中语文组是一个勤奋钻研,成果丰硕的团队。所承担的全国教育发展“十五”重点课题《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和《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均获国家级一等奖;省级重点课题《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验研究》和《作文评价方式的转变实验研究》都已经顺利通过结题验收。省级重点课题《古诗文有效性教学研究》正在积极地进行中。
  从2006年至2010年,语文组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达一百多篇。论文《〈孔雀东南飞〉焦仲卿的性格浅析》获国家二等奖,《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巧用课本素材作文别有洞天》等7篇论文获省一等奖,《运用之妙在乎心》、《高中作文评价初探》等3篇论文获省二等奖,有近20篇论文获市级奖励。其中《“奇文”欣赏》《对新课标教材写作教学要求的理解》《从宝玉挨打看贾府危机》《新课标呼唤新评价》《拨开迷雾见天日——谈诗歌形象鉴赏》等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现代语文》《新课程研究》《学语文报》等报刊杂志上。青年教师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成绩可嘉。在全国“人教杯”创新教学设计大赛中8人获三等奖,在省高中语文教师优质录像课中2人获一等奖,在市优质课竞赛中3人获一等奖,有20多人在各级教案评比中获奖。
  红安一中语文组是一个不断开拓,成绩辉煌的团队。从红安一中走入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的数十名学生中,有近十分之一的学生他们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湖北名师周文涛带出的两个省理科状元中,就有一名是红安一中学子。在2008年至2009年省作文大赛中,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26人。在2009年至2010年省作文大赛中,获特等奖2人,一等奖6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55人。像《仰望东坡》《虚实运笔,痛斥王权》这类发表在省级期刊上的学生习作每年都有三四十篇。近年来,高考语文总体成绩位居同级同类学校前列。辉煌的成绩,是红安一中全体语文教师辛勤汗水的结晶。
  红安一中语文组是一个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集体。为了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从2006年起,语文组实行集体备课,优化了教学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它学科教研组纷纷效仿。语文组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举行一次教研活动。首先,有中心发言人进行单元说课和篇目说课;接着是指导备课,大家就学案、教案、练案这“三案”充分发表意见;再次是听课、评课,切实贯彻学校的听课制度,严格执行学校的评课标准,并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同时积极举行教学活动,经常开展高级教师的引领课、导航课,中青年教师的优质课、比武课。每学期参加校内外听课学习的达上百人次。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请一些省语文界的知名教师来校面授技艺。正是这样严格地要求和规范地管理,才使得众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熟,才会有不少青年教师,在省市县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语文组对于常规教学常抓不懈,狠抓起始年级,旨在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每次大型考试后,语文组的教师都会对本次考试的情况作出详细的分析,每位教师都要对阅卷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针对语文能力素养参差不齐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力争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轻视语文学习的现象,语文组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们普遍不喜欢阅读名著,就组织学生们集体观看相关视频,先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再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知。语文组曾组织学生观看根据沈从文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边城》,通过视听感受让学生们形象地感知沈老笔下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再一同从语言文字角度品味沈老所描绘的人类“爱”的味道,这样学生们便心领神会了。此外,还通过举行主题演讲比赛和辩论会的形式来深化学生们的认识,锻炼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学生们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好转,粗鄙的语言、行为减少了,文明的语言、行为增多了,对家长、老师,更礼貌了,更尊重了。语文不仅教学生读书、识字、做文章,更要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今天,红安一中语文组又争当新课程改革的先锋。在教育教学中大胆改革创新,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阻挡不了语文组奋力开拓的步伐。语文组在学校率先探索自主学习的模式;提倡“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们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尝试“学案先行,以考代练”的教学方式;把竞争引进课堂……语文组边试行、边完善,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广泛地被学校其它学科教研组学习和借鉴。语文组让教学楼的每一处都成为无声的教育,不定期地举办文化墙评比,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春节刚过,语文组就举办了一期关于春节习俗、兔年对联书画、佳联赏析等的文化墙评比活动,不仅让大家了解到许多民间风俗,同时也丰富了学生们的对联知识。
  这就是红安一中语文组,一个勤奋钻研、不断开拓、求真务实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集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红安一中语文组全体同仁,将秉承学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铭记先辈的重托,继往开来,向新的高峰攀登!
  
  张少莉,宋金华,湖北红安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本文编校:黄碧斋

耕耘在这片红色热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