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提倡“理性实践”的工作方法,落实在每一节课后要在自己的教案上附加“课后反思”,点评自己的课堂实录。把目光投向自己天天踏进的课堂,思考教学,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不断对自身既往的教学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有助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理性实践课后反思教学行为教学观念教学水平
新课程在我区的推进已有较长的时间了,在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策略”等词汇已让我们这些只习惯传授“议论文三要素”、“记叙文六要素”的一线教师们眼前为之一亮,但在这诸多的理论中,我个人认为对我的教学帮助最大的还是反思意识。回顾这几年的教学,我可以自豪地说:“在反思中成长”。
我是一名教龄超过十年的教师,和许多教师一样,我们并不缺少实践,但缺少思考。新课改提倡“理性实践”的工作方法,落实在每一节课后要在自己的教案上附加“课后反思”,点评自己的课堂实录。把目光投向自己天天踏进的课堂,思考教学,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不断对自身既往的教学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进行重新认识,有助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反思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融入自身的热情与思考,这样课堂上时常会收获喜悦,而一般能够使教师获得成功体验的教学情况后面,一定都会蕴藏着许多合理的因素,用文字使精彩回放,再用理性的目光慢慢梳理,原先被喜悦与成就感淹没的一些教学理念就会沉淀下来,变得清晰。
七年级上册第27课是郦道元的《三峡》。在讲课前,我就要求学生就“三峡”搜集整理有关信息和资料。因此,上课时,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有很多同学都举手发言,有同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有关三峡的长度、起始点及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各自的特点,内容较为翔实;有同学介绍了三峡的物种、分布情况;还有同学谈到了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工程的情况。在学生叙述完后,我还有意识地询问了他们信息的来源,有的是上网查询、有的是借助工具书,还有的来源于平日看新闻节目的积累。通过这个询问就让更多的同学认识到只要我们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信息资料无处不在。我在这堂课的课后反思中总结道:以前的教学中,老师在导人或背景介绍中会包办代替把所有相关资料和信息全部“填”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原因是我们总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新课改倡导我们应“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能体会到满足感、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这样对课堂教学的及时有效的反思,我感受到自己在教学中的成长。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遭遇到“意外”,这些“意外”是教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少“意外”都极具反思价值,教师应当以开放的心态,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并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对看来单纯的事件后面隐藏的复杂性进行探究。这样能够帮助我们积累经验并增加处理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第29课《陌上桑》是一篇多次入选中学课本的经典篇章。执教以来,我已多次上过这篇课文,并形成了“熟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学习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分析人物形象”四个环节。有一次,当我按计划进行到第三个环节时,我告诉学生课文是通过“行者”、“锄者”、“耕者”见到罗敷时的反应侧面描写了罗敷的美。话音未落,本来安静的教室里有了学生交头接耳的讨论声,声音虽然不大,但我能听见学生在说:“罗敷到底美成什么样子呀?”“她比历史上的四大美人还美吗?”“她的眼睛、嘴巴长得什么样?”稍作思考,我决定把我要讲的第四个环节打住,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我还即兴设置了一个“罗敷的外貌速写”环节,要求学生在两三分钟内写一段罗敷的外貌描写。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有同学写道:“罗敷长着清纯俏丽的瓜子脸,娇媚含嗔的杏眼,柳叶眉,薄薄的樱桃小口,轻盈、纤细的身材,走起路来婀娜多姿。”这是标准的中国古典美女形象。还有的学生受日本动画片的影响写道:“罗敷有一张甜美可爱的苹果脸,顾盼流转的大眼,卧蚕眉,整个人干练、精神。”学生的表现确实让我大吃一惊,若非亲眼所见,我根本不会相信七年级的同学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积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让学生把他们所具体描写的罗敷的外貌美与课文的侧面描写比较,学生就会明白侧面描写充满了朦胧美,而且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是正面描写达不到的效果。这堂课后我才真正感悟到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我们面对的是开放性、创造性存在的学生,他们是活生生的力量,带着知识、经验、好奇、灵感参与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固然,教学前应有一些预设的环节和步骤,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多变性要求我们应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反思意识渗透到我的教学理念中,体现在我的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我在反思中成长。“路蔓蔓其修远兮”,我还在尝试着、发现着。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