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去年很偶然地读到穆玛的诗歌,数量很少,且都发在《花城》上,读后非常惊异:在今天竟有这么好的诗歌,纯然未被污染的诗歌!我的最初感觉是:这是一种返回的诗歌,返回诗歌的原初品质,返回诗歌应有的品质,洁净、优雅、深邃,带有某种神性的光芒。我的感觉用穆玛本人的两句诗来表现也许更准确:“清洁而陌生的词语/直接带来了幸福”,因此总是耿耿于心,希望能就穆玛的诗写点什么。
从这少量的诗歌里,我们看得出穆玛始终关注的是什么,她要写的那首“独一之诗”①的模糊面貌是什么。她始终关注的就是人的生命的基本处境,那种最深层与最真实的存在。她对此有痛切的体验和深邃的领悟。她如此理解我们在大地与天空之间行走的生命:我们生长在大地上,这是我们的宿命,因而有着多欲的、污浊的、易腐的沉沦本性,但上升的力量和空间始终存在。我们总是在挣脱黏稠的大地,向着更纯净的境界,向着某种可能性做着攀升。我们总在这样的途中。这是我们惟一的希望所在。
生命何其短暂,且在生的时候生命已不全然属于“我”,死亡已悄悄地占据了部分领地,所以穆玛在一节诗中精辟地写道:
此刻我仍然拥有
部分的身体
和一些时间
我知道它们只是在
穿过我
虽然不易察觉
但它们确实在剥离
从我之中
(《穆玛诗十六首之十二》)
在生命的渐渐流逝中,人何等被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和时间从己身“剥离”,束手无策!如果说这里用“仍然拥有”的肯定语气表现了某种达观,那么穆玛在另一节诗中的表达则要伤感得多:
我活着
看见生命是一种力量
死亡是一种力量
同样固执
同样忧郁
(《潜行者》之三)
与死亡相伴而生,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处境,也是我们亘古长存的隐痛。然而这不是最令人绝望的。最令人绝望的情况是我们将在愚蠢和污浊之中度过一生。穆旦曾经写过一句诗比喻自己的生存:“污泥里的猪梦见自己生了翅膀”,我们往往不愿正视这一情况,即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在人世间的生存就是一种污泥里的猪的生存。我们为什么把我们的生活叫做“尘世”生活,“世俗”生活,就是因为它总是沾染了种种不洁。穆玛在诗中不止一次地用“污浊”“不洁”这类的词语描写我们的生活:
而此刻我只感到
心中污浊
(《穆玛诗十六首之一》)
这座城市最阴暗的角落
是我们欢爱的场所
充满污水和
污水般的人群
(《潜行者》之十四)
天赋的一线之明啊
被我污浊的手蒙蔽
(《潜行者》之十)
“污浊”,这个词让我们心领神会,因为没有哪个时代有今天这么多的、随时随地可见的污浊。我们眼见污浊,我们经历污浊,我们自身也制造污浊。这种污浊不是传统基督徒式的一定要从灵魂的洁白里拷问出的污浊,不是那种带有精神自虐色彩的非理性行为,是我们睁眼闭眼就能看到的实实在在、无可辩驳的污浊。可怕的不是污浊本身,而是对污浊的熟视无睹,以致污浊的生活成了一种最正常的、人人追逐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使诗人感到窒息,感到受伤害,于是她企图用想象和筛滤现实来进行逃避:
我的眼只接受
有限的可喜之物
并把它们置于
想象的平原上
一所悄然筑起的房屋里
(《潜行者》之九)
我把一只鲜艳的风筝
放到天上
关注它
而忽略其余的一切
让它飞
让它远离
用这一点艳丽
抵御
在低处的生活
(《穆玛诗十六首之五》)
但这不是勇者的所为,而是怯懦者和逃避者的自欺欺人。而其实在一个普遍污浊的环境中,自身的清洁也是十分的可疑。所以诗人尽管描写了普遍的污浊,即自己“久居其中的低地”以及在污浊中无根水草的“疯狂生长”,但自身的污浊、自身的价值困惑、自身的孤独迷茫才是更深地折磨着诗人的所在。而这些在穆玛的含义里统统属于“不洁”。我们看诗人怎样描写“我”也即现代人刻骨铭心的孤独:
我被众人拥抱
或深情
或潦草
每一次
我们都试图将肌肤
寸寸相贴
我们呻吟呼喊
也无声地哭泣
然而身体里难以温暖的部分
总是不合时宜地
起身出走
走至房间的角落
僵硬地站立在那里
等待一切平息
等待欢爱的躯体
松弛地睡去
他又归来
我在欢爱的瞬间
侧过微红的脸孔
看见他那么僵硬地
站立在房间的角落里
不能被温暖
(《潜行者》之五)
这是对现代人孤独感的至深描写。现代人总以为肉体可以代替灵魂,纵欲成为解放自身的一种方式。然而不能。穆玛在这里突然将我们的身体一分为二,一个是正在欢爱的部分,另一个是“身体里难以温暖的部分”,他甚至人格化为另一个自我的形象,“起身”“出走”,“僵硬地站立在那里”,“他”的独立出现的形象正是我们身心分裂的象征,“他”是身体里的清醒者,我们生存真相的观察者、评判者、反省者,“他”是我们的另一根神经,细小而尖锐,让我们清醒地知道:纵欲是一种暂时的麻醉和自欺,而不是获救的路。
穆玛说我们已经“损毁了自己的基本”,那么,在我们短暂的生命里,在我们生命的渊薮里,哪里才是上升的道路?
穆玛最终倾向了宗教。她写道:
在深夜
当身体终于疲倦的时候
我想向你作一次祈祷
……
我猜想
这是惟一的
洁净之途
(《穆玛诗十六首之三》)
祈祷就是倾听,倾听自己的声音,也倾听上帝的声音;不仅仅是独白,也是对话,与一个神秘的至高的倾听者的对话。但上帝是否存在?这不是一个可以实证的问题。只要我们需要,我们就可以信仰一个上帝。十八世纪,康德就已经从认识的领域赶走了上帝,十九世纪,尼采的一声惊世之言“上帝死了”又从道德领域彻底赶走了他。但是且慢,从知识领域赶走的是可以实证的上帝;从道德领域赶走的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万能的主”,我们臣服他就可以得到恩庇,我们违背他就将遭到可怕的毁灭的那个“主”,尼采说的就是那个培养基督教奴隶道德的上帝死了。但我们至今依然需要,需要一个心灵的上帝,以抱慰我们的孤独、迷茫并开辟出一个可以无限提升的精神空间,使人在“成人”的道路上得到陪伴和扶持。这正是现代宗教的精神和魅力。现代的很多信教者,并不是出于传统,而是出于个人独立的选择,我想原因就在于此。H.奥特,这位瑞士著名的神学家在他的著作《不可言说的言说》中精辟地论说了:“上帝,这位超验者,对人而言是内在性的;反之,人对于自身而言是超验的,他不支配自己。(因此人才会确信上帝)”②而这正是现代基督教的基本精神。
穆玛对上帝的理解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正因为“人对于自身而言是超验的,他不支配自己”,所以我们才需要一个上帝。现代人,在这个庞大的、没有安全感的、时刻可体验到软弱和无助的世界上,除了剩下一个貌似的“个人性”,还剩下什么呢?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心灵的上帝,做我们人生的陪伴者、倾听者和提升者。正因为这个上帝是“内在性”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祈祷”理解为自我与自我的对话,人的自我慰藉与质询,或者说人的世俗高度和人的上帝高度之间的对话。我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两个高度”的说法的,世俗高度,即人实际的生存所达到的高度;上帝高度就是人可能的高度和至高的高度,这个高度是人永远达不到但可以不断追求和趋向的,人只有把这个高度对象化为异己的存在——上帝,才可以返观自己的存在,正视自己最真最深的灵魂,才会不断地去反省,更新自己的生命境界。所以奥特又说,“就与动物比较而言,人本质上是未完成的生物”,人“现在之所是”只是他“真实之所是”的一个“断片”③,因而可以在“向上帝而存在”中不断发掘潜在的可能性,使自身成长。
[##]
“向上帝而存在”与一个人独自存在是完全不同的。“向上帝而存在”,面对这个无所不在的陪伴者、倾听者和提升者,你就会时时反省自己的存在,面对自己的真实。而这正是我们的得救之源。穆玛在上引诗句“我想向你作一次祈祷”后如此向上帝倾诉:
那么多的日子
漠然地接近我们
又离开
向着某个神秘的方向
当它们经过我们
一遍又一遍地经过我们
和我们赖以生存的
狭小空间时
它们无声地将一些事物带走
譬如只能在记忆中再度看见的
某个玩具某些人
又无声地将另一些事物
不知来自何处的事物
留在我们的房间里
日复一日地来临
终于泄露了某些秘密
譬如我是你的孩子
(《穆玛诗十六首之三》)
这里,穆玛向上帝倾诉的其实只是我们日常生存的一些感受,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感受,也是穆玛在诗歌中不止一次地出现的被动性感受。不是我们“过”日子,而是“日子”“经过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经过我们”,仿佛我们是河流中的一根水草,而日子是那永远流着的河流,我们是何等柔弱和被动!而且在时间之流中的我们,根本不知道河流的神秘走向,不知道它要带走一些什么,比如说曾使我们深感亲切的某个人,某个玩具,一些日子过后,我们将永不能重温与他们见面的欢乐,它们被时间之流永远地带走了;我们也不知道日子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将给我们留下一些什么。这日子以无悲喜的面孔,以冷漠的表情穿过我们的人生,带走我们的生命,在这空空无傍中,除了上帝,“亲爱的父”,我们还能找到什么依傍呢?所以穆玛在这一节诗的最后写道:
我猜想
这是惟一的
洁净之途
(《穆玛诗十六首之三》)
说到这里,我要指出的是,其实穆玛诗歌的宗教情怀渗透于她的所有诗歌,《穆玛诗十六首》的小标题就是《写给你们的祷词》和《赞美诗》,而《潜行者》其实一开头就是祈祷的语气,恳请上帝规劝在红尘喧嚷中迷途的羔羊“放弃”和“返回”:
请挽回我
如你在倾听
请记起
你造设的本意
请保护善良的人群
远离
他们善良
应当欢笑
请帮助他们放弃
并且不感到
忧伤
而在其他的一些诗节里,上帝的眼光一直“在场”,从另一个角度俯瞰着我们的在世生存:
人们在歌唱
在为我歌唱
只有你看见
我怎样从自己的核心中
剥离脱落
怎样损毁自己的基本
(《潜行者之十》)
你在人群中
忧伤地注视
已有多时
(《穆玛诗十六首之六》)
“向上帝而存在”,返回人的本原,“于不洁中质问不洁”,这是穆玛在痛苦的求索中最终找到的灵魂上升之路。这条路在穆玛的诗歌中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一经选定,就没有怀疑,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对生存之困境与信仰之困难的张力之中,准确而深邃地刻画出现代人的心灵世界的两难,而伤痛始终存在:
我是屋顶上那块
被重物击中的瓦片
没有被粉碎
可是疼痛
阴沉而顽固
对穆玛诗歌的引述就到这里。在近两年的诗歌阅读中(也许我读得也不多),没有哪一个当代诗人的诗如此深地打动了我,以至于我的内心在说:“这是我与一首诗的相遇,与一个诗人的相遇,如此优雅、细腻而深邃,穿过肉体,直达灵魂,直达本质。由此我想到了困扰我们已久的现代汉语诗歌的诗性问题。的确,近一个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诗歌在它的路程中一次又一次地遭遇着诗性的危机。比如在它的初期,人们不满于它“是白话,而不是诗”;在抗日战争时期,在热热闹闹的“街头诗”运动中,人们不满于它“是口号,而不是诗”;而在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政治挂帅时期,我们看到的也是“政治的传声筒”,而不是诗。而在如今,口语化诗歌占据了半壁江山有余,声音非常响亮,但是,我们往往看到了“口水”而不是诗歌。而口语化诗歌中的“下半身诗歌”,更等而下之,把现代汉语的诗性都糟蹋得差不多了。是什么引起了诗性的危机?面对诗性的丧失,甚至有些人开始怀疑起现代汉语的表现力这个问题。他们想,也许古汉语的确是一种更为诗性的文字,它的凝练、模糊有一种天然的诗性,再加上形式的限制(格律),戴着脚镣跳出的舞蹈的确更美。语言的确是一个问题,对于诗歌来说头等重要的问题。但现代汉语诗歌的诗性危机我认为却不仅仅在语言,因为一些诗人在多年的语言磨炼中已经可以把语言写得精光溜圆,非常唯美,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引下穆玛这么多的诗行(我甚至想引得更多些),也有一个用意,就是展示现代汉语诗歌所达到的语言高度。不止是穆玛,很多的诗人都非常有语言意识,比如翟永明称写诗为“面对词语的写作”,韩东称“诗到语言为止”,“闪光的语言”这一说法在诗人圈子里简直已用成了滥调,这说明好的语言是诗人们写诗的普遍追求,也是第一的追求。当然,在具体运用语言的能力上,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水准,有的人对语言的质感、色彩、音韵等敏感一些,而有的人却显得笨拙和扭捏些,但一般的诗人都对此倾注了努力。所以我认为目前诗歌的诗性危机主要不在语言,而更在诗歌的灵魂和思想。一些诗人,尤其是高举“下半身”旗帜的所谓诗人,竟然要把灵魂从诗歌的领地逐出,强调“是肉体而不是身体,是下半身而不是整个身体”是他们的写作界限,提出“诗歌从肉体开始,到肉体为止”④,也许他们想以肉体造反专制,结果却造反了灵魂和思想。可是没有灵魂的诗歌绝不是诗歌。诗人马莉在最近的一篇诗歌评论中这样写道:“今天依然是最能体验困境和绝境的时代,人类依然不能满足于表面的毫不触及心灵的书写。”⑤说得非常好!穆玛的诗是心灵深处的诗,是来自灵魂旷野的呼喊,是对人类精神之旅的重新探求。也许我们不一定认同她的宗教取向,可她那些来自生命深处的疼痛和呼喊,那些孤立无援的处境,却引起我们同样的颤栗。穆玛的诗,是在生活和诗歌环境的双重污浊中生长出来的一朵亭亭静立的清莲。
迄今为止,我们能读到的穆玛诗歌依然很少。我们仅在《花城》二零零一年第五期和二零零三年第五期上看到她的两次发表,一次是《穆玛诗十六首》,一次是《潜行者》,由十五首短诗构成。我在黄礼孩编的《狂想的旅程——新女性新诗歌》看到选录了穆玛的其中一首诗,所以权当穆玛是女诗人(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因为穆玛是此书中惟一简介空缺的诗人)。穆玛是一个非常低产的诗人,这有点遗憾,但不是最大的遗憾。因为即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诗歌的生存环境不是很好的时代,我们依然不缺乏诗的产量,我们缺的是诗歌精品。这使我想起里尔克曾在他的《布里格随笔》里说的:“我们应该一生之久,尽可能那样久地去等待,采集真意与精华,最后或许能够写出十行好诗。”⑥我想,穆玛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的诗歌要求非常严格的诗人。
徐敬亚最近有一篇文章中说:“历史从来不公平。最优秀的、默默无名的诗人们总是被淹没着、忽略着。公开的、充满良知与智慧的细读,可能成为挽救这一历史惯性的一种方式。”⑦本人深以为然,只是对于穆玛的这些诗,我的解读可能离“充满智慧”这一要求还尚远,仅做抛砖引玉,以期引起人们对默默无闻的优秀诗人的关注罢了。
①“独一之诗”这个说法出自海德格尔对特拉克尔诗歌的探讨。他说:“每个伟大的诗人都只出于一首独一之诗来做诗”,但“一个诗人的独一之诗始终是未被道出的”,探讨这首独一之诗的位置就是“思”与“诗”的对话。参看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修订本,第30页。
[##]
②③奥特《不可言说的言说》,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3页、第94页。
④转引自谢有顺《文学身体学》,见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⑤马莉《王寅:优雅地恢复诗歌品质》,《新京报》2005年2月4日。
⑥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附录二,冯至译,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⑦徐敬亚《重新做一个批评家》,《诗选刊》2004年第5期,第80页。
附:
穆玛诗十六首
□穆玛
1写给你们的祷词
幻觉一
你在黑夜里
独自站立
面对我到来的方向
使我如此轻易地
找到你
我轻轻一跃
在城市污秽的路面上
心情沉重
但竟然轻松跃起
跃入你的怀中
从此感到了幸福
幻觉二
某个无名的天体投下
巨大的阴影
在那个夜晚的某个时刻
忽然蒙蔽了你
我怎样才能穿透这层
空虚的阴影
再次到达你呢
我已与它搏斗多日
却始终无法撞破它
它貌似空虚
所以强大
它貌似空虚
以你的面目击打我
我必须蒙上我的双眼
与你的躯体——
我最心爱的躯体
搏斗
为了最终驱散这阴影
重新投入你的怀中
你 的 独 白
那天
我与她走了一夜
我不是陷入了爱情
因为爱情使人洁净
而此刻我只感到
心中污浊
她们都在靠近我
这令我恐惧
我多么害怕弄脏她们
我喜欢她们干干净净地
站在树下
等待一阵风的吹拂
而不是任何男人的逼近
包括我
我愿意她们最终
从我的视线里消失
而不是投入我的怀中
我在独自站立的瞬间
感到了幸福
2赞美诗
我赞美
我的兄弟
虽然他曾经是一个贼
但是我赞美他
因为直至今日
他仍然会绝望地
躺在小房间的床上
哭泣
我赞美
我的父亲
虽然他在长达几十年的生命中
都不能放弃赌徒的身份
但我还是赞美他
赞美他无以自解的忧郁和卑微
我赞美人类无聊的生活
以及诸多的仪式
哪怕它们仅仅是仪式
我也赞美你们对于仪式的
需要
赞美你们
对死的恐惧
对贫穷的恐惧
对灾难的恐惧
以及所有恐惧之上
从未灭绝的生息
我还要赞美你
赞美你的坚持和眼泪
赞美人温热的躯体
所产生的一切欲望
因为你们
大地才年复一年地复苏
无视自身的绝望与孤独
一次又一次地复苏
为了你们
仅仅是为了你们
而我只是一个贼
溜进了她的子宫
溜进了你们的家园
从未给你们应有的尊重
而你们依然给我食物
并牵着我的手
要带我深入
你们的房间
我不能抬起我的眼睛
我只能赞美
直至离开
直至这里的一切
永远成为记忆
或是在夜晚归来的
一个梦
3
在深夜
当身体终于疲倦的时候
我想向你作一次祈祷
那么多的日子
漠然地接近我们
又离开
向着某个神秘的方向
当它们经过我们
一遍又一遍地经过我们
和我们赖以生存的
狭小空间时
它们无声地将一些事物带走
譬如只能在记忆中再度看见的
某个玩具某些人
又无声地将另一些事物
不知来自何处的事物
留在我们的房间里
日复一日地来临
终于泄露了某些秘密
譬如我是你的孩子
父
亲爱的父
在这个微明的夜里
你是否看见了
火光
呈现着透明的蓝色
静静地燃烧
我深知我是你的孩子
我同样深知流放的判决
在孕育之先就已下达
我猜想
这是惟一的
洁净之途
4
让我们想象
一个漆黑的空间
让我们再进一步想象
一只孤独的手掌
在漆黑的空间里
舞蹈或者伫立
我说让我们想象
是因为当一只手掌
被置放于或者自愿出现在
一个漆黑的空间
除了想象
我们还有什么途径可以
到达它呢
我在骤然落雨的瞬间
醒转
如一只机敏的野兽
嗅到了水的气息
我斜躺在床上
继续想象这只独自存在于
漆黑空间里的手掌
它的舞蹈
或者说它的词语
在黑暗中不断地
产生又遁去
使我感受到
某种持续地煎熬
我恐惧于热烈的事物
以如此冰冷的方式
存在
天终于完全地黑了
每个屋内都泄露出灯光
躯体显然过于沉重
落在地面上
或者暂时落在那只
玻璃柜里
被白炽灯照耀
在你停止呼吸之后
我一直有一种
想触摸你的欲望
后来我回到城北的房子里
开始了关于那只手掌的想象
我知道
你已成为某种轻盈之物
5
词语
在清晨
带来伤害
更确切地说
无限重复的词语
在清晨
带来类似的伤害
事物间惊人的雷同
使我忽然对光线
感到畏惧
我转过身
拼命奔跑
试图再度进入黑夜
黑夜最终降临
同时带来了风
我把一只鲜艳的风筝
放到天上
关注它
而忽略其余的一切
让它飞
让它远离
用这一点艳丽
抵御
在低处的生活
6
无根的水草如此茂盛
梦幻般浮现在窗下的水面上
我在一个又一个梦境中出入
混淆了真实与梦幻
庄严的界限
我长久地误解了一些词语
它们原本拥有那么美妙的发音与质地
没有人注意到那些水草
怎样在一夜之间
疯狂地生长
喧嚣之声始终
过于响亮
掩盖了蔓延其中的
毁灭的迹象
你在人群中
忧伤地注视
已有多时
7
你再度来临之时
我感到了某种寒意
因为万物都在改变
包括我们的皮肤我们的心
只有你没有改变
依然沉默
以无悲喜的面容应对混沌
应对我
你甚至如此巧妙地隐藏
不愿被外来的光线捕获
不愿被我认出
你身居其中的环境
以一种虚无的色彩
拒绝了我的窥视
必须扼杀你
只能如此
8
冬日
垂死者在质疑
或者说
一个人因巨大的疑问
而垂死
夏日
这个业已获得了健康的人
正在背弃
当她背弃
当她离开落雨的街角
奔向某个地方
我们看见
垂死者再度显现
留在落雨的街角
(那儿路灯明亮)
彻夜质疑和哭泣
看来垂死者永无康复之日
他因长久的困惑
得以在强健的躯体内
保全
健康之人已经出走
垂死者留在落雨的街角
再度陷入了巨大的
疑问之中
9
我曾经伸出过一只食指吗
我曾经恳请你在那一刻
不要发出声音吗
如同今天我被另一只手指所限制
在人群中沉默
只能阅读观看
和持续地行走
我想提及夜晚的车厢
那么黑暗
允许了任何光线的进入
那么空旷
那么迅速地离开
或者奔赴
并且盲目
类似于激情
我忽然奔跑起来
终于追赶上了那节车厢
10
我需要被某些事物
推往高处
此刻的语言和思维
使我感到潮湿
你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冰冷而清洁
映照了
我久居其上的低地
我试图找到火
点燃些什么
或者是自己
可能高处就在一堵墙的外面
我需要找到这堵墙
和它的缺口
11
允许我清醒如你吧
允许我冷漠如你吧
允许我疼爱众生如你吧
允许我视万物为刍狗吧
允许我欢笑吧
允许我在此刻欢笑吧
请把一切搬开
[##]
让我面对空旷之物
嘶喊吧
允许我的母亲远离病痛吧
虽然我面无表情
但你应当知道我怎样
跪拜恳请
允许我吧
允许我成为虚无
远离众生
远离我最亲爱的人
12
此刻我仍然拥有
部分的身体
和一些时间
我知道它们只是在
穿过我
虽然不易察觉
但它们确实在剥离
从我之中
而此刻我仍然拥有
部分的身体
和一些时间
这显然帮助了我
13
我们在黑暗的途中
行走
有的人
走在中间
有的人
走在路的两旁
还有的人
走在最前面
黑暗的途中
也有分明的作息
此时
我们在行走
彼时
我们将休憩
直至想象中的太阳
升起
我们重又上路
有的人
走在中间
有的人
走在路的两旁
还有的人
走在最前面
远处
似有光明
即使走在最前面的人
也不能看清
14
我需要回去
穿过洪大而疯狂的人流
回去
在途中
必须克服万物浸入而产生的疼痛
必须理解黑暗是过度的光明
感激它收回了我们
有限的目力
最后会忽然落入水中
但是异常缓慢
缓慢地下坠以及挣扎
每个细节都必须分明
将这幅最终或最初的画面
嵌入岸边灰暗的眼球
从此就在水中度日
在越来越广大的混沌之中
感知衰减
感知残缺
感知不可遏止的收缩之势
并以不完整的面目
微笑
15
杂乱的房间的窗口
万物闪耀于那个
更加杂乱而喧闹的世界
看不出任何苦难的迹象
落日温柔而准确地照临
照临白色建筑的边缘
照临弧度优美的桥梁
虽然它已破败不堪
照临水面人群
人群中的每一个
还有一切声音
都被照耀
被梳理
显得柔顺
还有我
我闭上眼睛
看见眼帘里血液的流动
看见狂乱的痕迹
看见罪恶是一枝花
看见世界被涂上了
多么绚烂的色彩
看见日常的生活
只是一种巧合
比阳光越过无数的屋顶
以如此艰难的角度
照见了我
还要偶然
16
你破败吧
被褫夺一切
被清除
被驱赶至
偏僻之所吧
双手粗糙
只有粗布蔽体吧
双眼也干涸
再无泪水吧
然后喜悦
仅仅喜悦于某种
艰难之物
(选自《花城》2001年第5期)
潜行者
□ 穆玛
1
请挽回我
如你在倾听
请记起
你造设的本意
请保护善良的人群
远离
他们善良
应当欢笑
请帮助他们放弃
并且不感到
忧伤
2
在生命的晦暗时刻
我们藉什么获救
诗歌已退居到梦境中
在梦中
有人念出我的诗句
清洁而陌生的词语
直接带来了幸福
日光下的罪愆
是水面上灰暗的浮物
3
我于生活无益
我于他们无益
我于你无益
我于自身无益
我活着
看见生命是一种力量
看见死亡是另一种力量
同样固执
同样忧郁
4
我的主
我无名的主啊
此刻
我感到软弱
你必然听见
我的哀求
因你的存在
阔大
我要求
某种疏离
从温柔的人群之中
使坚固而冷漠的物质
得以在体内生长
并巩固
人群温柔的施予
更多的时候
显得粗暴
请阻止他们
请帮助他们
请帮助我
允许我称颂
你深奥的名
允许他们感知
你的爱
5
我被众人拥抱
或深情
或潦草
每一次
我们都试图将肌肤
寸寸相贴
我们呻吟呼喊
也无声地哭泣
然而身体里难以温暖的部分
总是不合时宜地
起身出走
走至房间的角落
僵硬地站立在那里
等待一切平息
等待欢爱的躯体
松弛地睡去
他又归来
我在欢爱的瞬间
侧过微红的脸孔
看见他那么僵硬地
站立在房间的角落里
不能被温暖
6
我被阻碍
不能言语
不能对大多数人言语
只能与有限的个体交往
或仅仅注视
他们的眼睛
譬如仍是无形之物的你
我为何执意于
向你诉说
企盼你
甚于任何充盈之物
同时畏惧你
人们在我身旁
走动交谈
是一种活跃的存在
而我感到僵直
我想突入无声之境
与最凶猛之物搏斗
或直接成为一只
无言的兽
7
我陷于何处
我要再次提到
清洁的声音
提到植物
提到它们的枯荣
遵循了古老的规律
仅仅遵循
无知而肯定
并因长久地顺从
轻易掌握了
上升的途径
我在拥挤的房间里
与你日夜交媾
于不洁中质问不洁
清洁的声音
攀至高处
试图脱离我的视线
因我的眼浑浊
我有时祈求某种无言之物
收回我的性别
允许我如孩童般
携带纯洁的性器
不开启它
也不允许任何人
开启它
因此重获一种
轻盈的行走
有时仅仅因为有阳光
就感到快乐
从地面上跃起
或跳跃着行走
8
哀求者甚少
哀求者于洁净处
独自呼告
肯定的词语
脱口而出
人子来临时
哀求者并未跟随
他转身哭泣
无视自身的微弱
质问隐秘而冷漠的存在
“你为何绝望
你为何这么快的绝望”
9
这是一张洁白的床
这是一个干净的房间
每件事物都贴切
如同我们的身体
在与你欢爱的同时
我努力地构筑了
这所房屋
于洁净之所
某个高处
让想象之手掌
塑造和清除
我闭起眼睛
或微微开启
只接受一些可喜的事物
譬如你的脸
你的眼神
那些龌龊之物
由更为广阔的黑暗
或城市诡异的阴影
收藏
我的眼只接受
有限的可喜之物
并把它们置于
想象的平原上
一所悄然筑起的房屋里
所谓现实
那难以启齿的一切
只是另一个人
或者称其为神
更为偏执的想象
此时被阻碍
尚未带来伤害
10
这一切都是多余的
都是僭越
都是无妄之灾的缘起
都是未来的悔恨之由
人们在歌唱
在为我歌唱
只有你看见
我怎样从自己的核心中
剥离脱落
怎样损毁自己的基本
天赋的一线之明啊
被我污浊的手蒙蔽
11
谁于我的梦中
遭受生育之苦
躯体脆薄如纸
被陌生者抬起
你长达数十年的卧榻生涯
忽然结束
被延伸的阶梯
纳入了另一种循环
你说
有什么正从你干枯体内
挣扎欲出
陌生者忽然到来
抬起你静谧的苦痛
踏上蜿蜒的阶梯
阶梯因蜿蜒
而显得阴险
它们随脚步延伸
使地面成为虚妄之物
一种记忆
只有陌生者尚未发觉
他们始终没有
更加接近地面
和地面上可能的
出口
12
寒冷的阳光
微弱的阳光
没有指向的思念
这是新年
新的一年
我骤然衰老
不可遏制的衰老之势
骤然降临
至眼神与发根
是什么湮灭了爱情
是时间之风
还是你们涣散的目光
和我的
这座城市的路面
越来越宽阔
我在新年的冷风中
等候一辆微型公共汽车
它迟迟没有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只有满眼的阳光
寒冷尖锐
类似于另一种物质
13
你是惊人的
于夜晚聚集
向白日溃散
你是惊人的
你吞噬
并释放
而吞噬的基础
隐于何处
浩瀚的工作
有如一次平稳的呼吸
你是惊人的
以惊人的密度聚集
于瞬间溃散
这一切
这神秘的运作
在你的思索之外
如何才能于
聚合之前的
渺茫瞬间里
认出你
或者
我只应静候于
溃散的彼端
请揭示给我
你的基础
14
潜行者是何时到来的呢
我问他
他没有回答我
这座城市最阴暗的角落
是我们欢爱的场所
充满污水和
污水般的人群
我不知道
潜行者是何时到来的
他悄然迁入
立即遵循
或仅仅延续了
严格的作息
而我们
我和他
显得混乱而仓皇
总是忽然闯入
彻夜不眠
毫无理智地争吵欢爱
和哭泣
潜行者因其严格的自律
在这所房屋里拥有了威望
而我们
为这阴暗之所
支付微薄租金的我们
却变得谨小慎微
我们只敢无声地欢爱
如果听见潜行者不安地翻转
我们就会因歉疚
而立刻安静下来
潜行者是何时到来的呢
我问他
他没有回答我
15
我是屋顶上那块
被重物击中的瓦片
没有被粉碎
可是疼痛
阴沉而顽固
某个词语
来临又逝去
来临与逝去
都以偶然的面目出现
都提示了偶然与必然之间
模糊的界限
我奔走多日
母亲也奔走多日
而你始终没有出现
我知道
只要你出现
你就会帮助我
忽然脱离
这嘈杂的生命
只要你出现
只有你出现
(选自《花城》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