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问道:什么是天堂?
博尔赫斯答道: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也许真的有天堂,但肯定遥不可及。因此,这样的天堂对于我们而言,实际上毫无意义——一个与我们毫不相干的地方,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但梦中的天堂确实是美丽的。它诱惑着我们,于是,我们唱着颂歌出发了,走过一代又一代,一路苍茫,一路荒凉,也是一路风景,一路辉煌。然而,我们还是不见天堂的影子。我们疑问着,却还是坚定地走在自以为通向天堂的路上。
后来,图书出现了,图书馆出现了——图书馆的出现,才使人类从凡尘步入天堂成为可能。由成千上万的书——那些充满智慧和让人灵魂飞扬的书所组成的图书馆,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因为,任何一本书,只要被打开,我们便立即进入了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那个世界所展示的,正是我们梦中的天堂出现的情景。那里光芒万丈,那里流水潺潺,那里没有战争的硝烟,那里没有贫穷和争斗,那里没有可恶之恶,那里的空气充满芬芳,那里的果树四季挂果——果实累累,压弯了枝头……
书做成台阶,直入云霄。图书才使我们完成了天堂理想。
阅读应当被看做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性行为。也就是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人类的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是同步的。阅读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种智慧,我们每个人的世界是固定的,只能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生存,但是阅读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阈,丰富我们的人生。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验无数种别样的人生,我们的心灵可以无所羁绊地随性遨游,那是一种真正的大自由。
有一天造物主对人类说:你们知道吗?你们最优美的姿态就是阅读。
难道还有比阅读姿态更值得赞美的姿态吗?
比如,一个女孩安静地读书,难道还不是这世界上最优美的、最迷人的姿态吗?这是一种自然的、安宁的、圣洁的姿态。这一姿态比起那些扭扭捏捏的、搔首弄姿的、人为的、做作的姿态,不知要高出多少境界。
我们应当看到,人类的那些可以炫耀、可供人们欣赏的姿态,必须是在有了阅读姿态之后,才有可能抵达最美最高的境界。而人类一切丑陋的动作与姿态皆与这一姿态的缺失有关。因为这一姿态的缺失,我们看到了笨拙、迟钝、粗鲁等种种蠢相。
阅读的姿态的养成,应从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开始。
(曹文轩 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大王书》等。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很多作品获大奖并翻译成英、法、德、日、韩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