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4164

[ 王安贵 文选 ]   

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四对关系

◇ 王安贵

  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远景目标与课堂具体目标的关系;语文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听说读写的关系;现代教学手段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的关系。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来说,是十分熟悉但又不十分简单的事,以上四对关系语文教师大都熟悉,但不是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处理得得心应手。
  思考一:要正确处理语文教学远景目标与课堂具体目标的关系。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目标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基本内容和要求”。从健康思想感情、人生品质的培养形成到各种应有素养和能力的养成,到有益方法的运用训练及知识的基础积累等,都包含在其中。
  语文教学总目标的实现要靠阶段目标支撑,要靠课堂目标的具体落实,靠最基础目标的积累来实现。也就是说,课堂乃实现语文教学总目标的基础,没有课堂及日常的点滴积累便不可能实现远景大目标。一个驾驭语文能力强的人,语文基础积累一定十分扎实,没有点滴无以成江河,语文教与学都应立足于基础积累,立足于课堂及日常训练,这样才能垒筑起语文领域美丽的殿堂。我们日常的各项具体语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总目标去开展,去落实,都要为学生的终生语文素养形成起到作用。
  思考二:要处理好语文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内课外一样重要,不能忽视其中一面。语文的各种素养源于日积月累,源于课堂内外的方方面面。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要明白生活中时时有语文,处处有语文,时时可练语文,处处可学语文的道理。语文教科书中设“综合训练”、“综合实践”课,其目的就在于把语文学习训练延伸到课堂之外。看似课堂课本之内,实则重点在课堂之外。语文课与其它学科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又相对独立的统一体,根本不存在完全单一的“纯语文课”。一个小学毕业的工农老干部能引经据典条理清楚地作长时间讲话,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感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正是来自于社会大课堂,来自于工作生活。众所周知的雷锋同志,小学没毕业,可是从他的日记可见其语文水平胜过一般初中生,他全靠课堂之外自学积累,才有这样的语文素养。一个人即使在语文课堂,如果不主动从各方面吸取语文素养,最终语文水平也会难以提高。
  这样看来,语文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课外学习更为关键。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在大课堂中学大语文。课内指导点拨,课外吸收积累,长此以往,不用犯愁语文能力增长。
  思考三:要正确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
  听说读写四举并重,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更是语文训练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之一。凡语文水平较高的人无不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缺少其中任何一点都很难养成较高的语文素养,或者说其语文素养是不全面的。
  听说读写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虽然都是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基础,但从认知过程、认知规律角度说,听说在先,读写在后。
  人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听就起学习作用了,听使无形声音入耳入心,心之思久而变成模仿,学说语言,当然这只是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也是走向积累的过程之一。此时的听说又不同于语文学习后期的听说的含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听什么,怎样听,教师要认真指导,教会学生听的方法,听的内容,听的目的。听和说是读写的基础。说是因,久听而模仿,这也是从基础能力起始培养语文素养。说便是用口在写,因受时间限制说的好比写的好难,说的好只是语文素养一方面体现。写的好不一定说的好。说不仅仅是最初的说话,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有意指导学生或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用语言表情达意。
  读,乃积累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听说不可轻视,读比听更重要。读可认字,可积累文字语言,读可训练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读可发展思维开阔视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告诉我们,读书可增长知识,增强能力。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指导读书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广泛吸取营养。
  写在语文学习中更显重要,写可以全面综合体现语文的各种能力素养。说可脱离文字,写则要把语文素养综合集中地表现出来。教师要适当安排学生的写作训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可从字词、遣词造句练起,逐步深入到语段篇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平淡到奇特,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写作难度与写作能力。
  总之,听说读写同样重要,相互依存,相互推进,语文教学中不可偏废任何一点。
  思考四:正确处理好现代教学手段方法与传统教学手段方法之间的关系。
  在这方面,不要因形式而形式,要根据内容需要选择方法手段。中华民族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中含有许多良好的科学元素,千百年来在中国教育工作者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些手段方法,传承了人类知识文明,培养了数不清的人才。现今,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已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它确实具有传统方法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但我认为,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仍不能全面以今代古。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某种方法手段。比如说朗读教学。现代录音示范音响固然很好,但具体到某一人,某一字,某一句,某一段或某一点的教学指导时,传统的手段方法可能就显出其优越性了。此时,传统的领读、范读、重读、竞读、评点等方法效果会好于现今多媒体方法。再如写作指导交流。现代的手段也许只能是辅助、示范、提示、概括的分析点评,但不能很好处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个别交流、分组交流、具体点评、特殊指导。
  总之,现代教学方法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手段各有所长,各有不足,要互补运用,要因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时间、地点、环境来选择使用。不能为改变方法手段赶时髦而硬性使用现代的方法,完全抛弃传统的方法。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运用现代方法手段的同时仍要从传统的方法手段中去粗取精,吸取精华,扬弃使用,让现代教学手段更完美,更有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中学(211802)
  

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四对关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