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4143

[ 陈乃军 文选 ]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陈乃军

  “作文难,难作文”,这几乎成了大多数中学生的通感,每当老师把“文题”写在黑板上时,大多数学生免不了抓耳挠腮,皱额锁眉,苦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甚至长时间望题兴叹。长此以往,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阅历太浅,知识面太窄,语言太贫乏,尤其缺乏细致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提起笔来不是言之无物就是粗制滥造。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呢?
  一、体验生活,注重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熟悉生活,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谛,才能描绘五光十色的生活。为了充实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我们经常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到大自然去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捕捉创作的灵感。
  写景抒情性的文章是学生写作的难点,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景物的细致观察。今年春天,我们组织学生到长江边去游览观赏,一方面要求学生认真地看,找出一路上景物的特色,另一方面模仿课文中这类文章的写法,让学生当场口头描述。气氛相当活跃,由于经过认真观察,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写得血肉丰满,有强烈的感染力。李晓海同学在《乡村的清潭水》中这样写道;“我独立在偏僻的潭边,那静静的清潭水,多么幽静呀,尤其是那淡淡的带着青色影子的波纹,就像古代珍贵的织锦,那么地轻盈,那么地柔和,水清清的,亮亮的,也是那么的拂着些绿的影子,多么像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的晶莹、闪亮、而又娴静的大眼睛,似乎还在一眨一眨的。”这样的参观和游览之后,学生写起文章来不再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而是下笔成文,滔滔不绝。
  二、立足鼓励,感情投入
  学生的作文不可能每篇都好,但总是他们心血的结晶,因此对待学生作文应以鼓励为主,增加感情投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评语要以情感之
  常见的作文评语如“中心突出,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等已成为评语中的套话,学生看了以后已经不以为然。感情评语不仅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感人,即读过评语后,学生应受感动,爆发出写作热情。这种感情批语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作文中的某种思想倾向坦诚地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二是对作文中的优点表示欣赏和赞美;三是谈个人的感受。这样做的好处是消除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壁垒,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平等对话和交流,而不是生硬教训。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是有效教育的途径。
  王玲玲同学在《妈妈,你快点回家吧》一文中写了妈妈到盐城治病已一月有余,但仍吉凶未卜,自己十分思念妈妈,晚上时常哭湿枕头,梦里也想见到妈妈。倒马桶、洗衣服,以往这些从不问及的事情,现在自己也主动承担了,星期天的寂寞、冷清,自己就像一只断了翅膀的小鸟,孤独、伤心。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写道:“妈妈,你快点回来吧!你可知道你的女儿有千言万语要对你说?快点回来吧,妈妈!让我们恢复以往的生活,让你的女儿不要再做孤独的小鸟。”看了这篇文章我热泪盈眶,评道:“您的作文感情细腻,催人泪下,你妈妈真应该为有你这样的女儿而感到欣慰。”当我在班上读完这篇文章和评语后,感激的泪花在王玲玲同学的眼中不断闪动,此后,她对写作充满热情,经常请老师看她写的文章。
  2.及时评讲,表扬为主
  平常作文从写好上交到老师批改发放需两星期,等到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当时写作的构思立意,写作情境已经淡化,作文本发回后,学生也就是关注一下分数。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快发,作文本收齐后,老师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粗略看一遍(只给分数,一般不写评语),找三四篇有特色的文章,从字、词、句、篇、标点、语法、修辞、逻辑、书写等方面精批细改。
  同时,老师把改过的文章作为评讲的范文,誉印出来,作为“镜子”发给学生对照,以好文章为镜,可使学生“知得失”,并能激发竞争欲望。范文文章不一定要求全篇各方面都好,只要某段,甚至某几句话好,就应及时肯定,尤其是对差生更应如此。教师应该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中的成功点,给以恰当的肯定。有一位学生在题为《面对语文试卷上的分数》的文章中写到,自己骑自行车撞倒了一个小女孩后逃之夭夭,而后发现一个比自己矮小的男孩主动扶起了被撞的小女孩,文章所选的材料可以说非常普通,可是结尾很好:“如今,面对语文试卷上的成绩,我不禁想到字面考试上我得了高分,可在人生这张空白的试卷上,我又得了几分呢?”深深的愧疚之情溢于言表,这段结尾给文章增色不少,我立即在评讲时,给以充分肯定,这位学生在以后作文中常有妙笔。
  3.树立榜样,以少带多
  对中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鼓励学生在各种杂志上发表文章,参加各类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校运动会报道比赛,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上学期我县举办了中学生作文比赛,刘倩倩、张洁两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获奖以后,一方面,这两位同学的写作积极性更高了,另一方面,其它同学特别是同班同学,爆发了强烈的写作欲望。
  除了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外,教师也可以写一些下水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般来说,老师在学生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当看到老师也同他们一起写同样的文章会感到十分新奇,对老师的下水作文中的写法技巧萌发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课后练笔,丰富生活
  丰富多彩的课外练笔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自办手抄报,每月评比,将学生中的优秀作文编辑成册,或出个人的作文专辑;定期举办优秀习作展览,进行求异思维,多角度思维等专项训练,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渐惭就会感到写作的乐趣,久而久之就会由怕写作文向乐于写作文转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求知欲,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万全之策,也是奠定作文大厦的基础。
  所谓“乐此不彼”,任何学习,兴趣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投入写作,把那些写作上的“拦路虎”变为“垫脚石”,不断向高水平的作文攀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中学(224631)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