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4152

[ 陈小飞 文选 ]   

写字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 陈小飞

  学生的汉字书写状况令人堪忧,不是字体字形不规范,就是书写笔划不到位,或是间架结构不合理。写字不工整不规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卷面情况和最终成绩,从长远看,还会影响个人修养的提升。
  要想让学生写好字,必须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意识。写字与审美的确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能写一手漂亮汉字的人,必定对方块字有着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而写不好汉字的人也必定对方块字缺乏必要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可以使他们懂得如何写好汉字,改变目前中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低下的状况。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感受呢?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写字的价值,提高审美意识
  充分认识写字的价值,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写字的价值何在?首先,它能开发人的右脑功能。右脑被称为“模拟脑”,右脑长于综合、直觉和想象等形象思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是知识的源泉。汉字流淌的笔墨线条既有较强的表现力,又承载了大量的信息。抽象的空间和线条的变化丰富着学生的想象力、感悟力、观察力、分析力,都有活化右脑功能的作用,使右脑创造力和直觉的生理功能得以加强,使学生更具直观力、想象力、创造力、综合分析力等素质。
  其次,能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写字过程是对字形进行精细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是熟悉和巩固、掌握字形的过程。写得要对,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写得要好,条理清晰,爱好整洁。汉字的书写对于发展学生的书面言语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汉字的书写过程就是培养学习态度、习惯的过程,坚持不懈地练字,可以让学生少些心浮气躁的情绪;多些心平气和的踏实学习状态。
  二、以活动为载体,激发书写兴趣
  练字相对来说是一项比较枯燥的事情,为了激发学生书写兴趣,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总结起来六个字:讲、练、赛、展、赏、考。
  讲:即给学生讲书法名家刻苦练书法的故事,让学生从小懂得苦练才能成材。我经常在上写字课的时候给他们讲些小故事并鼓励学生自己收集,互相交流。鹅池、吃墨汁、入木三分、东床择婿、红叶作书等书法佳话,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字兴趣。
  练:即每天练习一篇;持之以恒不间断。每个人都要有字帖,配发专用的练字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字数。教师随堂纠正学生在练字中的错误做法,解决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的问题。每天及时批改反馈练字本,使练习有效果,达到练字目的。
  赛:即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书法赛,让学生在竞赛中看到进步和发展。我每个月坚持开展班级的书法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培养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样做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明显作用。
  展:即公开展览学生的好作品。每次比赛之后,我都会搞书法展览。展览会的意义在于展示点点滴滴的进步,让他们看到写好字其实不是很难,增强他们的信心。
  赏:即欣赏书法名家的大作,提升学生的书法艺术欣赏水平和赏美能力。我不定期地安排这样的活动,目的有两个:一是开阔学生的眼界,二是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书法上的差距和前景。因为有部分学生有点进步就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这样做是很好的鞭策。
  考:自去年起,江苏省书法协会发起了书法考级考试活动,每年一次。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一线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教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以此为契机,我要求我校学生认真习字、练字,参加考级,把考级当作是对自己写字的一次大检阅。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营造写字的氛围。比如,我在学生练字的时候放一些典雅脱俗的古典民乐。一般以二胡、笛子演奏的为主,这些乐曲很贴合学生练字时的心境,他们听了之后能很快地进入练字的心理状态。心稳了,手自然就稳了。在练字的时候在教室里燃一炷卫生香,清新之气溢满整个教室,沁人心脾,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心理环境。这样做的效果很好,绝大多数人都能沉浸在这种氛围里专心致志的练字。活动的组织与氛围的营造消除了学生练字的枯燥感,他们渐渐体会到写字的快乐,以至于有的同学都盼望着写字课。
  三、充分挖掘汉字的审美价值,师生共同探究做到教学相长
  从字形的角度,如“日月山川,虫鱼鸟兽”等字,不仅完美的体现了事物的形象,而且还蕴含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甚至可以说,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存在一定的审美价值。例如写“一”字吧,它就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没有生命的一条短短的线段,它是由头部、尾部和腰部三部分组成的。在书写时,要把握好以下要领:落笔时加重力度,写出气势;运至中间腰部要略微提笔,使之瘦长一些;收尾时又要重重一顿,形成收势。一旦书写完成,它便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笔画简单的“一”尚且具有如此多的美学涵义,更何况是笔画较多的汉字呢。
  从字理的角度,“汉字字有字理”。这个字理就是汉字组成的规律,就是汉字形与义的关系。习字课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运用字理来采用活泼灵动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汉字的形象美来激发他们的直觉美感。如 “鸟”字,我依次出示侧面向左的鸟图、甲骨文 “鸟”字、篆体“鸟”字和楷书“鸟”字,并一一为学生讲解这些“鸟”字的象形意义演变过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惊叹。如“休”字,把它演绎成一个人赶集累了,靠在树旁休息的小故事。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再造想象,先让他们在头脑中把汉字还原成景物形象,再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把大脑中的景物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汉字的形象美。最后,教师可做示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进一步深入感知汉字形象,锻炼发现美的眼光。
  为了审美,有的时候要剖析丑。有一回,我在批改写字本时发现,不少学生的“字”写的很难看,宝盖头写得太宽,而底下的“子”又写得太小。我就问大家,这个“字”为什么不好看?鸦雀无声。我说,这个字比例失当,脑袋大身子小,患有重病。学生们哄堂大笑。我接着说,字形同人体一样,笔划之间要协调才好看。这个“字”字怎样写才好?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们总结说,宝盖头写得小一些,就会避免这个毛病。一试果然灵验,大家感到这样写出来的“字”字的确好看多了,不仅字体稳重,而且精神。
   通过这样三步走的战略,迅速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意识。审美感受的提高使他们更好地懂得如何写好汉字,并且喜欢上了写字。这不仅能解决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低下的问题,而且也体现新课标对审美能力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初级中学(226500)

写字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