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的月光穿过红色的阁楼,又低低地绕过门柱,透过雕有花饰的窗户,照在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我身上。既然如此,不如索性起来走走。披起单薄的衣衫,慢慢地踱进这片光辉中,让这冰冷的月色,笼罩在我身上。
那一年,妻与我永别的那个凄楚的夜晚,月色就是如此惨白;十年之后,我与她幸逢梦中,把酒言欢,醒后作《江城子》之时,你也是如此惨淡;今天呀——又是一个中秋节,当我满怀愁思,又一次失眠时,你还是如此的圆,如此的明,你这耀眼的光啊,刺痛了我的心,刺痛了我的记忆。月圆之时,人难团圆。
我想着想着,心中不免泛起了一股相思的浪涛,心情极度抑郁,有许多的话儿想找一个人倾诉,然而没有一个人能够静心聆听,或许根本就不会有一个能够聆听的人,也不会有人想来聆听!
明月啊,你曾让多少文人雅士感怀心伤、彷徨不已啊。孤独好月的李青莲啊,你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我能否化用为自己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呢?
那若隐若现的月上阴影,是天天砍伐桂树的吴刚呢,还是怀抱玉兔悔偷灵药的嫦娥呢?不,不是,都不是。分明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可是,那座宫殿上的今晚也是中秋吗?
那么美丽的仙境,比起我的朱阁绮户堂皇多了吧?我可能就是来自那儿吧?对,我就是来自那儿的!我多想再回到那儿去啊,可又该怎样才能回去呢?乘着轻轻的夜风归去吗?唉,琼楼玉宇虽好,可那儿毕竟不是家啊!那儿太高了,太高的地方往往寒冷,我的身体怎能经受得起呢?
一阵凉风掠过,松柏摇曳,我姑且挥一挥衣袖,跳一跳,地上马上有了另一种轻松的景象,我的影子伴着月光随我一起舞动。这人间,或许永远比不上天上好吧?在那天上的宫殿里,我能如此随兴自由地婆娑起舞吗?不,那儿不能,因为那儿有丝竹乱耳,因为那儿有案牍劳形,更因为那儿冷漠无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情自古至今一直是这样延续的,强求是无济于事的,那么就顺其自然吧!
呵,这惨淡凝寒的月光,好像并不是完全针对我的。一丝倦意袭来,该休息了,明天依旧会旭日东升,或许还会晴空万里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链接中考
1.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略),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2)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2. 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2)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3)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2. 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蕴藉。
(杨 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