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535

[ 余双人 文选 ]   

“达人”秀

◇ 余双人

  在现有的古代文献中,“达人”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要立身修德,也要使别人能立身修德;自己要通达事理,也要使别人能通达事理。显然,这里的“达人”是动宾结构(使动用法),还不是名词。名词“达人”首先出现在《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所谓通达事理,就是见多识广,对各种事情理解得又深又透。通达事理的人往往也是心胸豁达的人,同时又是能够审时度势、安于天命的人。安于天命这一点在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说得很清楚:“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君子能看到事情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达人知道天命。(“君子”与“达人”,在这儿似应看作互文。)
  后来,汉语的“达人”被日语借去,成为日语的“汉字词”(用汉字书写的词)。词义也有了变化。日语中的“达人”专指在某一领域通过经年累月的磨炼,终于获得该领域真谛而出类拔萃的人。通俗地说,“达人”是某领域中非常专业的人,是“高手中的高手”。十多年前,此“达人”又从日语回来,回归汉语,回归故乡。此后流行的“达人”大多采用这个义项,泛指精通某种技艺或学术的人。比如“旅游达人”“针灸达人”“书法达人”“数学达人”等。
  2010年,东方卫视制作了“中国达人秀”节目,这个节目是购买了“英国达人”的版权之后“拷贝”而成的。于是就有了第三个“达人”——译自英语的talent。从talent到“达人”,是音义兼顾的巧译、妙译。英语talent指“有才能的人”,含“天才”之意,跟汉语原来的“达人”在词义上相通;而talent与“达人”在语音上又有和谐关系。因此,这一新“达人”迅速融入汉语,为人们所认可。
  (摘自《咬文嚼字》2011年4月,有删改)

“达人”秀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