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小树之歌》是一个描绘健康心灵成长历程的阳光读本。自1977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书评界和读者的好评。一开始,“小树”的狂热读者是成年人。不久,它就像一股旋风吹入了孩子们的阅读世界。是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小树”,书中描绘的山中生活、传递的意义以及它的叙事风格,甚至触动了许多不喜欢阅读的孩子的心。
“小树”表层上吸引孩子们的地方,是主人公那些生动有趣的山中生活故事。主人公小树是一个印第安男孩,本书以季节的更替为叙事顺序,重点讲述了小树和爷爷奶奶在美国东部查拉几山区生活的一年中所发生的各种有趣而不乏神秘和惊险的故事。爷爷通晓山中万物的语言、印第安人建造自己的“秘密小巢”等故事略显神秘;带领猎狗与狐狸斗智斗勇、用芦苇秆鉴定西瓜是否成熟等故事充满奇趣;而近在咫尺遭遇响尾蛇、迎面碰上抓自己的坏人等故事则透露出偶然的凶险……这种山中经历,对于生活在现代城市“水泥森林”中的孩子,甚至对于一般乡村的孩子来说,都是十分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的。
而本书深层吸引孩子们的则是书中奏响的那曲充满爱与和谐的心灵之歌,与孩子纯真自然的心灵产生了强烈共鸣。少年小树虽然是个孤儿,但他一直生活在一个相互友爱的世界之中,爷爷、奶奶、松树比利、柳树约翰、魏恩先生等与小树相互友爱;人和狗,和山中动物、植物等自然万物也相互友爱。而这种爱的基础就是相互了解。对于书中的印第安人来说,“爱和了解是完全相同的事”。正因为相互了解,所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能相互尊重,相互依靠,相互友爱,和谐相处,而没有丝毫虚伪、功利与掠夺。这无疑是给机械化、功利化的世界注入了一股清泉。正因为这一点,本书感动了无数的孩子和成年人。
细腻而新颖的思想和耐人寻味的哲理,也是吸引小朋友的一大因素。当时美国的媒体就认为“小树”是一本十分具有启发性的书,书中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想与哲理俯拾皆是。比如当小树因鹌鹑被老鹰抓走而难过时,爷爷说:“(老鹰)把跑得慢的鹌鹑给抓走。跑得慢的鹌鹑就没有机会生下和它一样跑不快的鹌鹑孩子了。(老鹰)是在帮助鹌鹑。”小树和爷爷在山上抓火鸡时,学到了这样的道理:“老火鸡就像是某种人类一样,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多,就对周围的事物不屑一顾了,头抬得老高,结果什么也没学到。”这些思想与哲理,直观好懂,有很强的启发性。
“当你发现美好的事物时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给任何你遇见的人。”这是书中奶奶教导小树的一句话。这也应该是很多著名作家向读者倾情推荐“小树”的初衷。
《少年小树之歌》以质朴和简洁的叙事风格,讲述着不曲折也不离奇的一个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整部书充溢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怀。作者细腻地描写出了一个和谐唯美的想象里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没有绝对的仇恨,有的只是接纳、容忍和博爱。
小树的爷爷和奶奶之间经常会说“我亲你”。对他们来说,“亲”就是“爱”,也是“了解”,这是完全相同的事,而彼此了解的程度会随着一起相处时间的长久而变得深厚。所以,切诺基人“亲”大自然,用心去触摸生活的一切。
爷爷教育小树要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教他自然的法则,不多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奶奶则教会小树尊重、感恩和分享。他们的言传身教,让小树缺少父母关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充实而快乐。
仅仅说这本书是一个好故事是远远不够的,它以无可匹敌的想象力表现了人类灵魂的直率和深邃。它拉你跳出琐碎的日常生活,进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