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解读1945年日本签字投降仪式中的若干细节。
2 以一个南京人的眼光审读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3 以一个当代中国人的胸怀解读日本签字投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要感谢给我这个机会站在南京十二中的讲台之上。我更要感谢每个南京人、每个中国人都应感激的一个人,十二中的前身——道胜学校的创始人约翰,马吉先生。感谢他,冒着生命危险,用一架摄影机拍下了唯一真实反映日军暴行的动态画面。感谢他,设立难民伤兵医院,参与救援了二十多万面临屠杀的中国人。正是这样一位和平使者,让我们明白了战争的罪恶和人类的博爱。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拜读一篇纪念和平的文章——《落日》。
二、感知文本
《落日》就体裁上说是新闻通讯。新闻必须具备五个要素,即新闻的“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和why(何故)。
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签字仪式,能够亲临现场进行报道,对一个记者来说,真是三生有幸!多媒体展示:
当时为向世界报道日本签字投降这件大事,联合国方面组织了一个人数受到严格控制的记者团,中国记者能够入选登舰的只有《大公报》记者朱启平和黎秀石及一位中央社记者。朱启平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画面联系课文一道来重温“密苏里”号的见证。多媒体展示:
“密苏里”号的见证
(学生讲解)
三、研习文本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一位记者,谁都应该客观地记载这次事件,可作为一位中国人,又有谁能够无视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板书)
朱启平晚年病重时和老友陆铿谈及当年写作情况时说:“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有各国记者参加受降仪式。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朱启平先生的这个体会,给了我们一把研读这篇新闻特写的“钥匙”。请大家在文本中圈画出能体现“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的语句或文段。(每小组负责一部分)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圈画相关语句或文段。
预设答案:
第78页: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第80页: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向在场迎接的美国军官举手还礼后,拾级登梯走到上层甲板上。
第80页:8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8时50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不久,一位美国军官领先,日本人随后,……乐队寂然。
第81页: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梅津美治郎随后,一身军服,重步而行……
第82页:看表是9点18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1931年9月18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1933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9点18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第83页: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千千净净的。
第83页: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四、拓展深化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八分钟的签字仪式着实让国人自豪,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确实让国人振奋,可这并不能抹去我们心中的伤痕。我想,每一个南京人都会深深牢记这一天——1937年12月13日。这一天是充满血腥、让人为之战栗的一天。
这些是我同胞被日本军人残杀的照片(多媒体展示)。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以南京人的眼光来见证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南京中央军校礼堂)“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冈村宁次表情沉稳,但脸色如同白纸毫无血色。他草草浏览投降书,手握毛笔在投降书的文本上用中文签上“冈村宁次”四个字。从笔迹可以看出,他签字的手颤抖得厉害,一横一竖像蚯蚓似的弯弯曲曲。签完字,他从右边口袋中取出水晶石图章,在嘴边哈哈气,在签名旁盖了章,由于手颤抖,他把章盖歪了。
(比较重光葵签字)
讨论:从这两个片断的那些细节,能够体会出两位签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不一样的人物,同样的心情,他们内心的痛苦是对以往所犯罪行的忏悔吗?当时可能因为角度问题有一个细节朱启平没有看到,而美联社记者看到了:重光葵在签字桌前坐下后,想把手杖靠在椅子扶手上。但没有靠住,手杖哗啦一声倒在甲板上,当他弯腰捡起手杖抬起头时,这位记者注意到,他的眼里露出了一种凶狠的、完全不服输的目光。
而冈村宁次在8月15日的日记也写到:“我今天面临投降这一未曾有过而且意料不到的事实,心中甚为不快,十分懊恼,但在受降仪式上尽量保持沉着冷静。”
讨论:作为一位当代中国人,你是如何来理解的?
侵略者发动了战争,可他们得到了理想的天堂吗?战争既是谋杀,又是自杀。可日本面对罪行选择逃避,甚至篡改历史,结果欲盖弥彰;同样发动战争的德国真诚地忏悔自己的罪恶。大家看,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和1970年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赎罪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
徐永昌:今天是要大家反省的一天!今天每一个在这里有代表的国家,也可同样回想一下过去。假如他的良心告诉他有过错误,他就应当勇敢地承认过错而忏悔!
相互记仇,肯定不会是签降仪式举行的意义。我们更希望看到这样的情景。
日本老兵下跪忏悔照片、《东史郎日记》封面(多媒体展示)。
讨论:日本的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什么题目叫落日呢?
双关——1,写完本文,刚好是日落时分,以此为题点出写作背景和时间;2,日本国旗也称作“太阳旗”,日本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以此为题表明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
拓展:大家想一想“落日”之后将是什么?
“落日”意味着宁静的黑夜即将到来,也许梦魇会向我们袭来,但黎明的曙光终将带来新生的光明。——呼唤世界新秩序。
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读:
麦克阿瑟:“我和全人类都真诚地希望,从这个庄严的场合开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将从往日的血泊和残杀中诞生。”
总结:此时,我们拉响了本该5天后在南京上空响起的警报声,这是来自被遗忘的年代的回响,这是血燃烧时撕裂空气的声音,即便化作岩石。也会在某个时刻进裂。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惨痛的历史,但我们绝不希望铭记仇恨。我们真诚期盼着每一位拥有美好心灵的中国人以及世界友人——包括那些生活在曾经是我们的敌国中的仍存善良之心的人们——共同构建一个真正没有硝烟,永世和平的新的世界。多媒体展示:
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板书)
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附]板书:
记者的身份→牢记历史
中国人的身份→珍爱和平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