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09年第7期 ID: 147488

  

鉴赏诗歌炼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王秀英 陈建波

  高考考纲在“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中要求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炼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就属于这个考点范畴。古典诗歌鉴赏,历来就是个难点,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古典诗歌炼字往往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如何鉴赏诗歌炼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呢?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一、化静为动,突现景物特征
  
  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字生动地表现出花影的动态,把月下花枝在清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花”本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个“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这样便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一种生命的动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共潮生”掺入作者主观的想象,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活泼泼的生命,她们像一对姊妹,共同生长,共同嬉戏。一个“生”字使整个诗句变活了。
  
  二、展现人物的内心情状
  
  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懒起画蛾眉”,“画蛾眉”应是表现女主人公爱美的感情和“为悦己者容”的心态,但一个“懒”字把她此时此地那种迷惘若失的情态传达了出来,女主人公萧疏的仪态在娇慵之状的描写中跃然纸上。“弄妆梳洗迟”,“弄”即反复摆弄欣赏的意思,把女主人公千回百转,极度要美,又无限幽怨的情态表现了出来。而一个“迟”字,既呼应了前面的“懒”字,又进而渲染了女主人公无情无绪的神态。
  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中“没”字暗扣首句的“望”字,友人如飞鸟一样远行而去,自己痴立凝望,目光久久追随,直到望不见所在,倾注了关切和忧虑;一个“空”字展现出被送之人的远无踪迹,也写出了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情。这两个字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与牵挂,以及自己绵绵不绝的愁思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主观情感的外化
  
  赵嘏的《长安晚秋》“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中,诗人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目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油然而生归隐之心。
  
  四、虚词的运用突出情感
  
  苏轼的《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中的“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也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平时多少个日日夜夜,想念殷切而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变成了现实,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吗?惟其太快太容易了,便依稀透露出这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人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是亦悲亦喜的复杂感情。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中,“独”和“偏”强调只有自己才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而不怪,突出了诗人这个北方人感受的不同一般,借以引出思乡之情。
  
  五、构成意境的和谐美
  
  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中,“举”极写荷花的动人风姿,动态可掬。当宿雨初收,晓风吹过水面,在红艳的初阳照耀下,圆润的荷叶,绿净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一一颤动起来。诗人再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活泼清远的词境。
  
  六、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词语的特殊用法往往落脚于词性的改变。词性改变或活用,多发生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者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温庭筠《商山早行》“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中“明”字,在这里活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花照亮驿墙,写出了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枳花就比较显眼,紧扣题目,突出行之“早”。
  
  七、注意叠词的用法
  
  古典诗词中常常使用叠词,既能增添音韵的和谐美,也能使所描绘的景物特点鲜明、突出,增强感染力。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的“寻寻觅觅”,把词人反复而仔细寻找的情态动作非常传神地刻画出来;“冷冷清清”,表现词人遍寻不见的冷清环境;“凄凄惨惨戚戚”表达情感渐次浓重的过程。十四个字,分三个层次由外在环境逐步写到人物的内心感受,并最终把人物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与苦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鉴赏诗歌炼字艺术,还要注意以下两点:要分清词语的词性,对应原诗中表现的对象,看该词是说明哪一个特点的;还要结合全诗的主旨和意境作综合分析,不要脱离诗句孤立地看待。
  了解了鉴赏诗歌炼字艺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在领略诗歌炼字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同时,也不难找到鉴赏诗歌语言的突破口。

鉴赏诗歌炼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