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第四册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课文写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贾母、王熙凤、贾宝玉、三春姐妹及贾政、贾赦、邢夫人、王夫人等一大批贾府亲眷。其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极富特色,绘形传神。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却遇到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当讲到王熙凤的肖像时,我提出了一个自认为非常简单、答案也非常明确的问题:“王熙凤长得漂亮吗?”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漂亮!”但有一位同学用非常微弱的声音,带着疑惑的口气嘟囔了一句:“不漂亮。”声音虽然很小,却令我非常震惊,我连忙中断原有思路,让他说说理由。那位同学站了起来,声调不高但很坚定地说:“老师,我觉得王熙凤长得并不漂亮,因为她长了一双‘三角眼’。”
“是啊!”他的意见立刻得到了部分同学的响应。这时,针对这个问题,教室里的学生分成了两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问题,我也感到有些茫然,我一向认为王熙凤是一位美人,那么如何解释课文中的“三角眼”呢?
课后,针对这个问题,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都没有明确的说法,甚至很少有人注意过这个小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对我们分析王熙风的人物形象,认识王熙凤的为人都将构成巨大的障碍。
王熙凤真的长了一双“三角眼”吗?我觉得要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王熙凤是否漂亮。
王熙凤漂亮吗?在课文中作者是这样描写王熙凤的: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作为读者,由于对文本理解的深度、角度不同,会对这段文字(主要是对“一双丹凤三角眼”)作出不尽相同的解读。有人着重强调“三角”,认为王熙凤不漂亮;而有人更看重“丹凤”,觉得王熙凤漂亮。对于王熙凤是否漂亮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只局限于这一处描写。毕竟这段描写只是作者对王熙凤容貌的初步刻画,而且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式,正面描写这种刻画手法是有其自身局限性的。
除了这一段对王熙凤的正面描写之外,《红楼梦》里还有多处对王熙凤的侧面描写。
第二回:谁知自娶了这位奶奶(指王熙凤)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的夫人,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第六回:周瑞家的听了道:“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了。这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儿却比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似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他不过。”
冷子兴和周瑞家的在提到王熙凤时,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她的美丽,冷子兴说她“模样又极标致”,周瑞家的说她“美人似的”。还有《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贾瑞见熙凤而起淫心,也从侧面反映了王熙凤是美丽出众的。
既然王熙凤的美毋庸置疑,那么她就不可能真的长了一双三角眼,因为在我们的审美体系里,三角眼与美是相互龃龉的。在文学作品中也大多是用“三角眼”来形容长相丑陋的。如《水浒传》第三十七回:
宋江看那张横时,但见:七尺身躯三角眼,黄髯赤发红睛,浔阳江上有声名。冲波如水怪,跃浪似飞鲸。恶水狂风都不惧,蛟龙见处魂惊,天差列宿害生灵。小孤山下住,船火号张横。
张横黄须赤发三角眼,就是形容他相貌丑陋。所以,王熙凤不可能是三角眼。但《红楼梦》里为什么又偏偏写王熙凤是“一双丹凤三角眼”呢?这是和“三角眼”在我们心目中特殊的精神内涵有关的: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三角眼具有一种特殊的标志性含义。古代麻衣相法认为“三角眼”为狡黠、狠毒、性巧、通变、邪淫之相。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封建迷信思想,但它毫无疑问又是影响深远的,渗透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王熙风的“丹凤三角眼”:“丹凤”二字勾勒眼形,言其非常漂亮;而“三角”二字则是刻画眼神,她的眼神中透露着狡黠,狠毒。这种理解方式在《红楼梦》后文中得到了印证,《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人大观园酸 凤姐大闹宁国府》有:
尤二姐一看,只见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
“目横丹凤,神凝三角”八个字就非常明确地印证了我们的观点:丹凤描形,三角传神。下一句“两弯柳叶吊梢眉”之中的“柳叶”与“吊梢”同样是柳叶描形,而吊梢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