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经历了人生的坎坷,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屏息静读《爸爸的花儿落了》,禁不住为作者溢一把辛酸之泪。
一、题目的一语双关
“爸爸的花儿落了”明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败落),暗指禀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文章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剧一早年丧父。
二、情节的跌宕起伏
开头写胸前别着夹竹桃的英子参加毕业典礼,随着小主人公英子起伏的思潮,穿插着以往发生的事,这样使得现实与回忆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开篇的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了六年前因赖床不起被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既而想到爸爸爱花的情形,没有想完,韩主任的讲话打断了英子的思绪,继而唱起了骊歌,离别时的痛楚,在每一个小学毕业的学生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人生驿站的骊歌是凄凉、悲伤的,其实这暗示着爸爸的病危,文中的这几句话可以证实:“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三、亮点的璀璨闪烁
(一)父亲的殷殷鼓励之情
当“我”回忆在医院的病床边与父亲的最后一次谈话,感受到父亲希望女儿勇敢,坚强,不被困难所吓倒。“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是父亲教给女儿“闯练”生活的法宝,饱含着父亲的厚望,是对女儿心灵的深情抚摸。
作为女儿,也顶撞了父亲一句:“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作为父亲只看着英子,摇摇头,不说话了。这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可父亲实在不能从床上起来,哽咽的泪水喷涌而出,“不说话了,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无言的痛楚,转移伤心的注意力,躺在病床上,以沉默作答女儿的追问。指甲已长,心中的叮嘱更长。
(二)父亲的谆谆期望之情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这不仅是宋妈、兰姨娘、小贩,更是爸爸要我做大人。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些温情叮嘱的话语说明爸爸的希望值是很高的,他希望女儿早点长大,自食其力,照顾妈妈,照管弟弟和妹妹,英子将要挑起的是生活的重担。
四、文中伏笔的暗示
文中的几处伏笔,暗示了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不久将要离开人世。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爸爸妈妈,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进了家门看到“院子里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这既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五、父爱的流露
“我”去医院探望,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叮嘱自己不要迟到,引出了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到爸爸惩罚的情景:“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抄起鸡毛掸子,“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可以看出爸爸对子女的严厉管教。但出乎意料,在“我”上学之后,爸爸竟到学校看“我”来了,“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爸爸对女儿的慈爱,像小河一样流遍全身。
爸爸对“我”要求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表面的严厉中充满无限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雨中送衣送钱就是最好的见证。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我”怀念父亲的泪,感激父爱的泪,它们汇集在一起则是辛酸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