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与“姻缘”音同形近,但意思不同,如:
①甄士隐道:“你二人的前身,原是芙蓉城主,另有一段因缘,在尤三姐、林黛玉姻缘之外呢。”(《补红楼梦·第六回》清·嫏嬛山樵著)
上例中,“因缘”指缘分、关系,“姻缘”专指尤三姐与柳湘莲、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夫妻之缘。“因缘”主要作佛教用语,其次表缘分、原因。而“姻缘”专指男女结成夫妻的缘分,如“千里姻缘一线牵”、“美满姻缘”。“因缘”语义内涵比“姻缘”大,我们使用时应注意区分。
佛教中,“因缘”是梵语Hetupratyaya的意译,泛指事物生灭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前缘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它常见于与佛教相关著作中:
②无量方便诸因缘,成此三千大千界。(《大方广佛华严经》)
③师云:“有什摩佛法因缘,你举看。”(《祖堂集》)
“姻缘”大约在佛教传入后受“因缘”影响而产生,直至元明时期,二者仍通用。比如元末明初杂剧《升仙梦》中“你不知这段姻缘……汴京梁园馆前两株桃柳……有宿缘仙分”,明代《剪灯新话·翠翠传》中“若以贫辞,是负其诚志,而失此一好因缘也”等。
到了清代,二者开始分工并逐渐明朗化,如例①。到现代它们已有了明确分工,并形成了词义的规范用法。但在现代汉语里却有混用的情况,该用“因缘”之处常误用“姻缘”。如张恨水《啼笑因缘》常被误用为《啼笑姻缘》,再如:
④老辈子人说:同船过渡,三世姻缘,我们一起翻出大墙,是七八世姻缘呢!(《绿月亮》彭荆风著,北方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⑤也许从幼年过继给伯父欧阳予倩那一刻起,欧阳山尊与话剧的姻缘就已经写定。(《人民日报》2009年7月6日)
由于“姻缘”的产生受“因缘”影响,历史上又曾通用过,且二者形近音同,再者,婚姻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觉得“姻缘”较熟悉,“因缘”相对陌生,这是它们误用的主要原因。
[作者通联: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