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涉及到实用文体的文本阅读,而传记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本文从传记的定义特点、命题方式、阅读方法等问题入手,详细论述了该类题型的答题方法。
【关键词】高考语文 实用文本 阅读 备考
【考纲阐述】
2011年高考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要求为:(1)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2)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4)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5)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知识梳理】
一、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记述人物事迹的一种文体。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
二、传记的主要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并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
三、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自传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自传》,《沈从文自传》。自传特点是:①第一人称,作者即传主。②展现人生历程与成败得失。
他传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他传特点是:①叙述性传记:第三人称。②展现思想脉络、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2.从表达方式看,还有叙议结合的“评传”
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命题特征】
本考点考查方向:(1)考查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2)考查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3)考查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分析与概括能力。(4)考查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5)考查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能力。
本考点的命题特点:在高考卷上一般有四个小题组成,18~25分,分值很重。其中第一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信息筛选能力,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等级为C。第二题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对文章内容整合能力的考查考查,能力等级为C。(考查内容包括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手法)第三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以及社会影响。属于鉴赏评价,能力等级为D。第四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等级为E。
【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程高考的考查方法,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一下几点: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阅读方法】
从传记阅读的命题上来说,除了关注阅读材料所考查的重点语句,文章主旨,艺术手法等内容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掌握关于传记的文体知识,特别关注如何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如何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启示这类内容。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必定会受到所处的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才能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真实的。但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了解了传记的这些特点,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欣赏其艺术魅力,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
【考点梳理】
一、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经典题型】
1.请结合文中×××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是怎样的形象。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生前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二、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经典题型】
1.你从×××身上学到哪些精神品格?(从基本事实分析精神品质)
2.×××作为时代的风云人物,受到许多人的尊敬和爱戴。结合本文,谈谈对×××精神和品格的认识。(从基本事实分析精神品质)
3.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怎样的感情。(从基本事实分析情感)
4.读完这篇文章,从×××身上你能学到哪些东西?(从情感把握基本事实)
5.作者为什么说×××是×××的“真正典范“?(从基本事实分析性格)
三、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经典题型】
1.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叫评传。它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它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兼具两者特点。结合本文谈谈这篇评传是怎样兼具二者特点的。(从基本事实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2.文中称×××为“××的××”,“××”应该包含哪些含义?根据文意归纳你对“××”的理解。(从作者评论把握基本事实)
3.在评价×××时,人们最常用的词语是“××”。结合本文,诠释一下词语“××”的内涵。(理解作者评论和思想)
4.为什么说×××是“……”?(理解作者评论和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和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四、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经典题型】
1.以××××对×××的影响为例,简要阐述人生经历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关系。(分析作品的选材的目的)
2.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此文用大段文字讲述×××的经历与事迹,为什么?(分析作品细节描写的目的)
五、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此点经常设置为探究题)
【经典题型】
1.作为一部以××××形式创作的作品,《×××》哪些内容反映了×××的现实生活?(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人物传记讲求在真实的事件中彰显人物性格魅力,此文中有两个段落写×××的“××”,你觉得这是作者行文的匠心所在还是作者的败笔,为什么?(能对作者所用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3.联合国要授予××ד××××”荣誉称号,请你为××××拟定一则颁奖词。(考察学生能否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4.请你就“×××”和“×××”二事,谈谈×××这样处理的得失。(通过谈对事情的处理得失主来探讨文本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及对作者的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备考策略】
一、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
二、熟悉传记文学的写法
从创作方法来说,传记可分为历史传记和文学传记。文学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方式来写作,即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人物生平,以平实明快的叙述为主,穿插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评说,增加一点抒情和议论的色彩。
三、理解“评”与“传”的关系
传记中的“评”往往是解题的要害所在。评传是“评”与“传”的结合,一方面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熟悉解题策略
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培养自己全面审题与确认阅读区间的能力。
能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作者单位: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