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1年第4期 ID: 134347

[ 乐晓峰 文选 ]   

《抄检大观园》课堂教学实录

◇ 乐晓峰

  课前铺垫:
  1阅读《红楼梦》74—78回,把握故事情节脉络。为课文内容(节选部分)编写提纲。
  解说:教学《抄捡大观园》这样的课文,必须有长足的教学铺垫,才能让学生理清课文中的人物关系与故事情节,才能顺利地推动教程。
  2查阅《十二钗》《大观园》的相关资料,整理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疑惑或提出一两个自己觉得最感兴趣的问题。
  解说:查阅资料有助于学生在课前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预先设立疑惑问题,可以促进上课进度。
  3考虑你最喜欢的人物,最不喜欢的人物。
  解说:设立一个开放式话题,让学生提前考虑预设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4在平台上网上完成作业。附上自己的链接。
  解说:作业可以在网上在线完成,及时汇总到教师的教学预设中。
  教学过程:
  一、导语。【大观园的寓意】
  你们看《红楼梦》觉得最美的地方是哪里?大观园。这是一个怎样的所在?第十八回贾元春“天上人间诸景备”之句,“大观园”是贾府为迎接贵妃元春省亲而建造的。这座园子方圆二里半,里面有湖山楼阁、亭台轩馆,名花异草无一不全。元春看了都觉得“太奢华了!”元春省亲之后,认为空废着可惜,就命姐妹们和宝玉进去住,因而大观园中除宝玉一个男子外,都是女子。其中大多数是年轻的婢女、丫环。大观园是贾府中一块自由的天地,也是一块洁净的“世外桃源”。【链接余英时的《两个世界》“大观园的寓意”】
  解说:开头要引出大观园这个地方,就是要让学生确定弄清楚大观园的寓意对与解读《红楼梦》的整体性隐喻的作用。作者曾用各种不同的象征,告诉我们这两个世界的分别何在。譬如说,“清”与“浊”,“真”与“假”,以及风月宝鉴的正面与反面。这两个世界是贯穿全书的一条最主要的线索。把握到这条线索,我们就等于抓住了作者在创作意图方面的中心意义。
  余英时曾在《红楼梦的两个世界》里,提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了两个世界,“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这个乌托邦世界就是指的大观园。大观园是作者用大量笔墨极度渲染描绘的一个乐园。如此一个神仙境地,竟然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绣春囊而遭彻底的毁弃,请同学们小声品读前4段。(导出下一个教学环节)
  讨论:是因为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没有一个单纯美好与世隔绝的好地方容得下这群年轻人;这里面有矛盾,主奴矛盾、主子之间的矛盾、奴才之间的矛盾层叠纷纭;这个大观园象征着曹雪芹一个美丽的幻梦,是梦就会破灭,它的建立和毁灭都关乎曹雪芹理想与现实的抗争结果。导火索是这个小小的绣春囊,是不是有点太小题大做了?小小的绣春囊背后究竟隐藏着贾府怎样的重重矛盾和危机,以致偌大的一个大观园会因之遭受彻底毁弃?带着你的疑惑和答案,去读故事吧。记住,读完之后,你要告诉我你的结论。
  二、整理思路,探究形象。【大观园遭毁弃的根源】
  绣春囊,是用布绣的袋子,年轻男女传情用的。恐怕贾府的主子们的荒淫程度远胜于此吧!(必须寻找文本根据,可以参考网络资料)
  1.派系之争(主子斗法)
  结论:这个小荷包成了邢夫人打击王夫人和王熙凤的一张王牌,因为王夫人与王熙凤是掌管贾府的当权派,现在出了绣春囊的丑事,自然是管家奶奶的罪过。
  依据:王夫人说是老太太的丫头拾着了,亏得邢夫人遇见,没送到老太太跟前。
  分析:言外之意,就是邢夫人特地叫她的心腹王善保家的送到王夫人这里来的。为什么她不直接送到老太太那里?因为这个证据还不够有力打击她的对手,她想掀起一起内讧,盛况空前的内讧,让自己掌握更有力的证据。邢夫人派人把绣春囊送给王夫人。邢夫人这一举动可是一个咄咄逼人之举。邢夫人的潜台词是“你们掌权,看吧!你的内侄女把大观园的道德风化状况弄得恶劣到什么地步了?胡作非为,无法无天,你不处置她谁处置她?”邢夫人这次是想在这次深入细致的搜检中抓住王夫人和王熙凤的治家有罪的把柄,同时达到既能制服众丫头以报私仇,又能打击王派势力,一箭双雕。而邢夫人把自己的心腹王善保家的派来做抄检大军的领头人,风头竟然在王熙凤之上,就是这场派系斗争的体现。
  【链接邢王矛盾】抄检大观园应该是荣国府中邢、王家族长期争权夺利斗争的一个公开化反映,是在野派和当权派斗争的直接体现。在荣府,由于贾母的偏爱,大权不在长房手里,而是由二房王夫人和她的内侄女凤姐来掌管。凤姐虽是长房邢夫人的儿媳妇,但却处处和姑妈王夫人站在一起。她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因此长房贾赦夫妇对这种情况是十分不满意的,他们常常借端发作。在抄捡大观园之前,在贾母八十大寿的时候,邢夫人借为捆绑的奴仆讨情,当众叫管家少奶奶凤姐下不了台,以发泄不满。以后又写了这么一个情节:邢夫人因为女儿迎春的奶妈聚赌被撵出去,她怨愤万分。因此在荣国府中邢王家族争权夺利的斗争是十分激烈的。当丫头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捡到“绣春囊”,而被邢夫人拿去以后,这个绣春囊就立即成了邢王家族矛盾暴发的导火线。
  2.主奴矛盾
  结论:打着“肃清风气,保持大观园的纯良风气”的旗号,事实上却已然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打击镇压奴才的整风运动。
  依据:晴雯事件。王夫人“我一生最嫌这样人,况且又出来这个事。好好地宝玉,倘或叫这蹄子勾引坏了,那还了得!”“……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链接金钏之死】
  分析:①为什么王熙凤在三下五除二择清了自己责任后立即将危机转嫁到了丫头们的身上?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将统治者内部的矛盾转变成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且顾全了统治者的脸面和影响,两全其美。在抄捡后,贾府的主子在镇压女奴的一致前提下,许多无辜的丫头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②这个小小的绣春囊为什么会把一贯沉稳持重的王夫人气得面色变更,泪如雨下?因为宝玉就在大观园内,这是她的一块心病。别人的事她可以不管,宝玉的生长环境问题可是她的头等大事,这事关贾府的前途和自己与贾政晚年的命运,仕途经济自然有贾政乃至宝钗来管,她只要狠抓宝玉的思想道德教育。那少女丫头中的“妖精”是除恶务尽,严惩不贷的。王夫人亲自出马,要清宝玉之侧,消除女奴对叛逆儿子宝玉的影响。王夫人的话说的那么富有家族责任感,道德责任感,正义凛然,其实正是作为主子的她对奴才的惊心动魄的镇压行动。她不过是一个残暴阴险的伪君子。这个在《金钏之死》中我们已经窥见一斑。所以,这场斗争的性质已经升级,是这两个世界有你无我的殊死斗争。
  3.奴才之争
  证据:“这王善保家的正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她,她心里大不自在,要寻她们的故事又寻不着,恰好生出这事来,以为得了把柄。又听王夫人委托,正撞在心坎上。”
  结论:这次突然发动强行夜袭抄检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王夫人采纳了王善保家的建议,王熙凤一开始的建议其实是暗地查访,这里不乏泄私愤的嫌疑。
  分析:奴才与奴才之间的嫌隙斗争往往比主奴之间的更加残忍可怕。
  总结:其实,透过一个小小的荷包我们看到了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我们也能够清晰的看到一个大观园以外的世界——险恶残忍、肮脏龌龊,她们自己如此不堪居然还有一整套道德伦、理宗法纪律来约束和惩治与它相悖离的另一个自由平等、天真烂漫的大观园世界!这抄检的过程一定是血雨腥风。
  三、大观园被抄检的精彩片段赏析
  此时的大观园已经进入晚饭后的宁静,正待甜美的入梦,却不知一场大风暴正在酝酿,蓄势待发。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5至9段,这次抄捡,一共搜了7处。抄检了几处?哪些人?抄检出了些什么?

《抄检大观园》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