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95576

[ 古远清 文选 ]   

视野宽

◇ 古远清


  这就是他:没有伟岸的身躯,看上去不像农民领袖;鼻梁上架一副眼镜,也不像常常夜宿西瓜寮下的农民诗人。然而,他确实是二??二年台湾十二万农渔民大游行总指挥;他也是名副其实的作家,至今出版了《土地请站起来说话》等五部诗集和一部散文集。
  人们早已把聚光灯对准这位“农民诗人”了。但詹澈并不满足于戴这顶瓜皮帽:“我被定位为‘农民诗人’……尚有一点不满足,这大概是一个创作者与评论者间必然会有的距离,只因为我不想只是成为一个‘农民诗人’,而是作为一个‘诗人’,例如陶渊明与郑板桥、佛洛斯特或里尔克、惠特曼与艾青、歌德与叶慈。”他深知,作家不能画地为牢,不能固守一隅。在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和电脑网络四通八达的今天,一个作家不应该是井底之蛙,只关心身边的事物。詹澈的近作《海浪和河流的队伍》(台北,二鱼文化公司,二??三年版),便证明他的视野并未局限在田埂和稻场上。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并不限于写耕田织布、劳动狩猎或小米丰收的庆典之中。
  作为农民运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詹澈的作品不可能是台湾目前流行的靡靡之音。他十分关注劳动人民的命运,时刻不忘做他们的代言人:
  
  我们站在各自的田边
  看着已入中年的身影倒贴在水田上
  火车从水田中央急驶而过
  火车的声音——
  工农工农工农的过去
  ——《站农田边记之一》
  
  极善于谐音拟声的詹澈,把火车轰鸣比喻为“工农工农工农”的呼唤,这说明他心中装的不是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工农的心声和时代的召唤。为工农发言,为广大民众呐喊,是他诗作的一大主题。以《当两种梦正在成熟》为例,它表面上写的是九二一地震,其实隐藏在后面的是政治上的大地震:
  
  当两种梦正在成熟
  两块巨大阴影镀着金边
  在世纪末
  两种意识形态,在地底
  一边带着海洋的压力
  一边带着古大陆的重量
  水的流动和火的晃动
  在无法预测的时刻
  汇集、断落、崩溃
  
  这里讲的“两种意识形态”,系指“带着海洋压力”的台湾意识与“带着古大陆的重量”的中国意识的相互磨擦与冲撞。如果让台湾意识战胜中国意识,让台湾宣布独立,那就会在台湾造成一场比自然地震更厉害的政治强震:外面的军队还没有打进来,岛内的内战已开张、升级。这时只见死神张开酣睡的眼睛,“百年地牛呜咽,地动天摇”,一场战争劫难不可避免。诗人最后警告当权者:
  
  在无法预测的未来
  纯朴的大地和人民
  需要片刻宁静,思考长久的和平
  只因这岛屿,稍微扭动
  稍微调整身姿,稍微拉直腰杆
  一声喜乐的呐喊,或悲哀的欢呼
  一次玩笑,或一次惩罚
  或对全人类的第一百次警告
  从震央,这岛屿的历史和地理
  再也难于承受惊吓
  当两种梦正在成熟
  
  诗中写的“稍微调整身姿,稍微拉直腰杆”,均有所指,如台湾有关领导人讲的海峡两岸是“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最近的“一边一国论”,这些“呐喊”或“玩笑”都会给“纯朴的大地和人民”带来灾难。人民“难于承受惊吓”,需要宁静与和平,统治者不能再玩火了。詹澈从自然地震过渡到政治地震的这种写法,突破了乡土诗只用平易的句法和白描手法的局限。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手段,此诗所用的意象与技巧,均令人耳目一新。
  在诗歌创作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不易做到。一些思想性强的作品,往往流于表面的呐喊,艺术性不高,而一些艺术性强的作品,却因内容肤浅或没有思想而无法取得更多人的共鸣。詹澈的诗,虽然不能说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但他在艺术构思上确实花了一番功夫。《金光大道》就是这样一首好诗。作者借南北韩两位姓金的领袖第一次握手这件事,暗喻海峡两岸统一也应效仿两位姓金的领袖率先迈开“第一次握手”这一步:
  
  双手互握的刹那
  应该感觉热流传导至对方的心房
  心中有烈火燃烧
  只会增加金的纯度
  
  两道金色阳光是如何接合的呢?
  当两条金色河流到了出海口
  将要汇流在一起时
  谁想再用航空母舰将他们分开呢?
  航空母舰载满片面的价值和利益
  满载飞弹、战机和鱼雷
  在你们的笑容后面
  缓缓驶过
  
  南北韩的领导人可以让两条河流汇流在一起,为什么海峡两岸的领导人不能“将两道金色阳光接合”和“双手互握”?原来,这有外国势力的干涉:“航空母舰将他们分开”了。作者借国外事喻岛内事,告诫台湾当局不要迷信美国的航空母舰,因为他们并不为台湾人民谋福利,而只是“载满片面的价值和利益”为一己之私利服务。这里,批评台湾执政者甘心吞食美国军火利益的饵食的题旨十分明显。
  詹澈诗的视野扩大还表现在对原住民文化的关注上。原住民在台湾有长达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可长期以来,他们的生活在汉族作家笔下很少得到反映。詹澈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的长诗《海浪和河流的队伍》,写阿美族千人丰年祭舞,一个部落连结一个部落,一叠脚印连结一叠脚印。作者以高低不一的图案形排列,中间分出一道水平线,读起来有视觉的动感。诗长两百行左右,念起来琅琅上口,很合适朗诵和表演,是具有音乐美和建筑美的佳作。《瀑布抽打山的陀螺》,系写布农族八部音合唱。作者无论是写劳动的路上和狩猎途中,写小米丰收和八条洁白的瀑布,均注意寻找声音的象征,“用牙齿和唇瓣发音/风和蜂——蜂和风/靠近梦的耳边耳鸣/用河流和河岸发音”,使作品具有民歌的特色,读来颇有抑扬顿挫之感。而充满色彩的表现和丰富场面的展示,以及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中吸取营养,使这首长诗有一股动人的艺术魅力。
  《海浪和河流的队伍》最后一辑是以写人为主的交游诗。诚如余光中所说,这类诗在现代诗中写得好的并不多。余光中最欣赏的是詹澈写艾青的《艾草》,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坐在共认的版图上——致沈奇》,开头一句为“坐在共认的,共震的版图上”,系写大陆诗人沈奇和詹澈在台湾同经大地震。“共震”二字,含有两岸同胞同甘苦共患难的意思;“共认”,则暗含两岸同胞共认自己是中国人,台湾在中国的版图中,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段写一朵散发异彩的云,“形似飞天女神,从敦煌壁画飞出/拉着一条细细的丝线”,这里加入中国神话传说,可看做对开头一段“共认/共震”的诠释。最后一段“把泡沫和阳光留在口袋/把海沙和海浪装入行李/回去种植,像肥料或盐一样撒下去”,也很有诗的意趣,与那种过于质朴的乡土诗写法不可同日而语。
  詹澈还有一些写东海岸人文地理的作品。虽是刻意经营,但并无斧凿痕迹,其原因在于作者十分熟悉他笔下蓝宝石似的人文景观与地理珍奇。他不满足于保持口语风格,大胆运用各种意象写乡村乡民。他这种诗风的变化,有人认为是在往晦涩的道路上走,其实,詹澈所写的还不是脱离人间的神灵语言。对他诗意的刷新,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而不应抓住个别瑕疵求全责备。像他的短诗《水的胎记》,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出之,就很有新意。《台东赤壁》,用虚实互补的手法写两岸的地缘人缘关系,读之倍觉新鲜。《陨石碑》的想象奇特,尤其是最后一段“用平易的句法营造出神秘的传说,简直可入叶慈的诗篇”(余光中语),充分说明詹澈是一位常写常新的诗人。对他的新作,我们应刮目相看,鼓掌欢迎。
   [##]
  
  附:
  詹 澈 诗 三 首
  坐在共认的版图上
  ——致沈奇
  
  坐在共认的,共震的版图上
  最靠近曙光和海浪的东海岸
  我们,却是山里来的孩子
  不想埋骨在深山
  也不想在海上随波逐流
  
  坐在地球边缘
  在秋分和重阳之间
  看见一朵云散发异彩
  形似飞天女神,从敦煌壁画飞出
  拉着一条细细的丝线
  一条逐渐放大的丝路
  经过你的故乡西安
  飞向太平洋
  
  把泡沫和阳光留在口袋
  把海沙和海浪装入行李
  回去种植,像肥料或盐一样撒下去
  在会下)的大地
  记忆开始发?
  例如阳光生长着影子
  诗生长着诗论
  
  注:一九九九年九月至十月,大陆诗人、诗评家沈奇来台讲学遇台湾百年大地震。离台前至台东寒舍,共游东海岸,见海天一片云形似敦煌壁画飞天,以诗为记。
  
  当两种梦正在成熟
  ——台湾九二一震感
  
  在震央边缘的涟漪中站起
  我仍活着,毫发未损
  尚有余力省视
  为什么?在无法预测的时刻崩陷
  当两种梦正在成熟
  两块巨大阴影镀着金边
  在世纪末
  两种意识形态,在地底
  一边带着海洋的压力
  一边带着古大陆的重量
  水的流动和火的晃动
  在无法预测的时刻
  汇集、断落、崩溃
  
  使那些寻找替身的幽灵们
  站立着或行走着都喊口号
  使那些山脉、河流、楼房和道路
  人的肉体,万物的灵
  各以两种姿势和步调
  在中央山脉上下拉扯
  音波震颤云霄
  驱赶两块云团,镀着金边
  靠近、磨擦、冲撞
  
  滋生闪电,在空中
  闪电在地底,一公里下的裂缝
  裂缝,是天神和地神,还有死神
  同时张开酣睡的眼睛
  百年地牛呜咽,地动天摇
  例如预演一场战火劫难
  一声命令,立正、稍息、卧倒、死
  天空和夜色,楼房山脉听令倾斜
  喧嚣的口沫立刻结晶
  亲情友情爱情解体,裸露着
  人性伸出舌头舔食余泽
  
  在无法预测的未来
  纯朴的大地和人民
  需要片刻宁静,思考长久的和平
  只因这岛屿,稍微扭动
  稍微调整身姿,稍微拉直腰杆
  一声喜乐的呐喊,或悲哀的欢呼
  一次玩笑,或一次惩罚
  或对全人类的第一百次警告
  从震央,这岛屿的历史和地理
  再也难于承受惊吓
  当两种梦正在成熟
  
  金 光 大 道
  ——欣见南北韩两金第一次握手
  
  从同一个矿脉中提炼出来的两块黄金
  在人类的冷战意识中变质
  被三十八度线捆绑五十年
  这条无形的钢索
  在时间的注视下开始锈蚀
  
  双手互握的刹那
  应该感觉热流传导至对方的心房
  心中有烈火燃烧
  只会增加金的纯度
  
  两道金色阳光是如何接合的呢?
  当两条金色河流到了出海口
  将要汇流在一起时
  谁想再用航空母舰将他们分开呢?
  航空母舰载满片面的价值和利益
  满载飞弹、战机和鱼雷
  在你们的笑容后面
  缓缓驶过
  
  在无数的夫妻、父子、母女的泪眼之前
  缓缓驶过
  你们连在一起的地图
  从身体里伸向海洋的舌头
  从亚洲大陆伸向海洋的拳头
  缓缓驶过
  一条血渍未干的伤痕
  
  用你们心中的烈火
  提炼百分之百黄金一样
  可贵的智慧和决心
  让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军火商
  再失去一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