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开阔小学生视野、创新教学方法等角度上激发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改革发展中,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应注重以学为本,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品读一些世界性的文学作品;在创新教学方法上,老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思路以及教案的内容,发挥好课堂的作用并积极营造学习氛围等,通过以上的举措,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改革发展 小学 语文教学 创新
1 引言
目前,新课程的标准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所以,我们的教学思路要创新,不仅要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还要从创新教学上加以努力。教师教案要创新,课堂的教学要创新,积极营造学生学习语文的氛围。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探讨在改革发展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2 更新教学理念,开阔小学生视野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一套固定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开阔小学生的视野,首先就是要更新教学理念,要想更新教学理念,就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尝试、创新,这样才能做到冲出传统教学理念的牵绊;其次是要想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就要先开阔教学的视野,一些教师不注重新课程的学习研究,这样就不能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精神,从而导致一些教师过分注重课本中的内容,而忽略了课外延伸的环节,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不科学的,而且还会影响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是在教学理念创新的基础上,将开阔小学生的视野综合进去。
3 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营造氛围
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教案方面的创新。教案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法宝。对于教学内容,教案所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教案?笔者认为,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高效性、灵活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只有将方法创新,才能促使教师积极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
高效性:认真备课的目的就是形成高质量的教案。在改革发展中,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那么,怎样来判断一篇教案的内容是否符合本门课程的标准呢?这主要就是看教案能否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去,是否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案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结构完整,其次是书写整齐规范,这样有利于其他教师的参考,同时,教师的教案还应该是灵活多样,更趋实用的。备写高效性的教案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解读文本、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师要改变其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死套格式、逐条书写,应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教案,更好地做好创新教学的工作。
灵活性:小学教师教案灵活性的体现在教学内容方面。就此而言,教案要彰显出特色、闪耀独特的思想内容。对小学文章的解读不能够肆无忌惮地复制别人的思想以及感悟,因为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价值观、素养、阅历等的不同,那么在面对同样的小学文章时,必然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想法和教学思路,这也就是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教案要体现出其独特的灵活性。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和学生一起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能力,并不是要告诉学生一个现成的、完美的答案。因此,教师从备课时起,就要预设课堂上的师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等多边对话的情景,必须事先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很多作品是根据现代小学生的特点,并且具有生命力的文章以及古诗,它们能给读者提供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总之,在教案灵活性上,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够让“专家”的理性分析阻塞了自己的创新思路。
创新性:小学教师教案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面,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在教案预设的情景中要注意“互动”这一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还会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起到启发的作用。就此看来,教案的创新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开放性:教案的编写要打破条块分割式的格局。任何课堂上都存在不确定的情况,这也是创新的需要。在各项技术发展的今天,不仅是在科技探索等方面,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少不了开放性的发展。语文课堂需要适量的“不确定性”和“反常性”。因此语文教案要充分体现出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灵动性和多元性。
4 创新课堂教学思路,发挥好课堂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思路是单向型:灌输。通常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学生问、教师答的模式。这样的结果就是: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听,另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则无法避免地开小差,这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上,将传统的单向型课堂模式转变为网络型模式,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从而真正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
在积极营造氛围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必要保证,若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表现得漠不关心,那么就说明教学效果不够好,教师的工作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实际上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对文学知识的学习情况。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自由地交流、沟通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创新课堂教学的思路,以富于形象、生动、优美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制造出的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赞赏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起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可以带孩子们去郊游踏春、观日出,使孩子们的情绪高涨、情思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行语文学习,把学习语文当作是对美的享受。
5 结语
总之,在改革创新的新时代下,小学教师就要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在教案的编写、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思路上加以创新,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营造课堂中活跃的氛围,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