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2年第9期 ID: 422031

  

浅析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人生悲剧

◇ 沈璟

  摘要: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在出版伊始,曾遭到大众的批判,因为其中的描述和人物刻画在当时看来实在太过阴暗。但是此后,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令它的众多读者纷纷为之折服,而文中人物也成为文坛上的经典。本文将通过对艾米莉本人以及她当时所处的时代,大背景进行讨论,来分析她笔下人物的人生悲剧,进而帮助读者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以及她所要呈现的主题。
  关键词:复仇 荒原 人生悲剧
  一、艾米莉·勃朗特的家庭教育
  提到艾米莉·勃朗特,就不得不提她那两个同样文采飞扬的姐妹——姐姐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作者)和妹妹安妮·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的作者)。三姐妹的文学天赋离不开他们父母的熏陶,尤其是他们的父亲佩特里克·勃朗特。佩特里克虽然是位贫穷的牧师,但是他毕业于剑桥圣约翰学院,获得过学士学位,并且一向怀有文学抱负,曾自费出版过诗集。夏洛特回忆说,“姐妹们日常心之所乐,情之所寄,唯有读书一事而已。”特别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她虽然很少出门,却是一个乐于思考、敏感细腻的人。夏洛特曾说,“她的想象力充满了无比的力量,使她得以创造出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这样的人物。”
  艾米莉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30年,也没有受过完整的系统的教育,甚至没有任何的爱情经验,但是她却写出了《呼啸山庄》这样深刻甚至是极端的爱情。应该说,她对自己周围人身上发生的爱情悲剧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对她在爱情的刻画和人物关系的塑造上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比如,她的妹妹曾经爱上她们家乡的副牧师威特曼先生,可惜威特曼不久便病死了,这使得安妮内心痛苦无比;姐姐夏洛特曾经暗恋自己的老师,结果在表白之后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使得夏洛特一度精神崩溃;艾米莉作品中的希思克利夫这一人物形象的身上就有她的哥哥勃朗威尔的影子。艾米莉目睹的爱情故事给她的作品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然后再利用语言这门艺术,巧妙地让她作品中的人物去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不愿或不便说的话,去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不愿或不便做的事,去公布现实生活中不能坦诚的真实。
  二、艾米莉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艾米莉笔下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比如:夫妻互不信任、父子水火不容、主仆相互猜忌等等。要真正了解这些关系下的人物特点,就必须要分析当时的社会原因。《呼啸山庄》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初期,也是维多利亚时代,那是一个充满变化,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社会矛盾加剧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时代,人的精神受压抑,人性被扭曲。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不断地挣扎,想逃离社会的束缚和压制。艾米莉虽然不懂政治,却十分关心政治。受到父亲的影响,艾米莉继承了他的正义感,同情罢工的工人,同情手工业工人的反抗和斗争。这也为《呼啸山庄》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并且,艾米莉和她的姐妹们居住在临近英格兰北部豪渥斯工业区的荒原边上,具体来说,她们那贫寒简陋的家位于城镇与荒野之间。艾米莉经常和她的姊妹们到西边的旷野地里散步。因此一方面勃朗特姊妹看到了城镇中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旷野气氛的感染。
  因此,读者也可以这样理解,文中艾米莉对荒原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某种程度上突出了当时那个社会的悲惨的一面,也暗示了小说里主要人物坎坷的人生。
  三、《呼啸山庄》中的悲剧人生
  1 复仇一生的希思克利夫
  艾米莉为她的小说主人公起了这个名字——Heath-cliff,很有深意。把这个名字拆开,heath在英语中指的是石南(一种常青灌木)或荒野,cliff是悬崖峭壁的意思。看着这样的名字,读者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一个狂野、冷峻甚至是危险的人物形象。事实上,希思克利夫多数时候也的确是阴郁、极端和充满仇恨的。他出身卑微,是个弃儿,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他被老恩肖收养并带回了呼啸山庄,他开始感受到了一点人间的温暖。特别是恩肖的女儿——凯瑟琳,就如同是他黑暗世界里的一丝光亮。所以他可以承受赖在凯瑟琳的哥哥、恩肖的儿子——亨得利各种欺辱,只要有凯瑟琳,他便可忍过所有的折磨。但是最后,凯瑟琳为了生活和财富竟然背叛了深爱她同时也是她深爱的希思克利夫。他的愤怒可想而知,于是发誓要报复。在若干年后,当他衣锦还乡,便开始了他的复仇大计。他逼死了亨得利,夺走了呼啸山庄;在精神上折磨已嫁为人妇的凯瑟琳,并且间接导致了凯瑟琳在生下女儿后便饮恨离世;诱拐了伊莎贝拉(凯瑟琳丈夫——林顿的妹妹);夺取了凯瑟琳的丈夫林顿的家产——画眉山庄,甚至他还要报复他们的下一代——凯瑟琳的女儿和亨得利的儿子。但是,他最终没有成功。于是,他选择不吃不喝,在死亡中去追寻自己一生的爱人——凯瑟琳。
  可以说,作为一个极端的复仇者,希思克利夫的行为造就了他的本质。“从其心理上来说,他经历了从弃儿的无助到被收养后的暂时安定;从仆人的低三下四到复仇者的肆意妄为。这一切使希思克利夫明白了金钱和地位在当时社会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也使他由一个孱弱的弃儿变成了疯狂的复仇者。其跌宕起伏的坎坷经历对其性格和心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进一步说,希思克利夫的仇恨不仅仅是因为凯瑟琳对自己的背叛,也是针对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和冷酷。然而,虽然希思克利夫的一生看来是不幸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对爱是充满了无比的渴望的。这和他生活的那个恶劣冷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激烈的碰撞。希思克利夫内心的复杂的情感以及对凯瑟琳的爱使他受尽煎熬。但是,无论如何,希思克利夫人性中的这份炙烈的爱在作者眼中是弥足珍贵的,也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2 自酿苦酒的凯瑟琳
  从凯瑟琳背叛的行为上分析,在她的个性中有看重物质享受和向往舒适体面生活的一面。但是,抛开物质,在精神层面上,她爱希思克利夫,向往自由自在和轰轰烈烈的爱情。可惜的是,她最终背叛了自己的心,吞下了自己酿就的苦酒,并且到死都没有摆脱心灵的折磨。可以说凯瑟琳是一个可恨又可叹的悲剧人物,“她的躯壳想要过富贵的生活,而内心真正想要的却是希思克利夫,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依附,把她的灵魂撕成了两半。”正是这种分离决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浅析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人生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