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2年第9期 ID: 422047

  

浅析古诗词在学生人生观形成中的作用

◇ 张炬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进行思政教育的良好素材。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树立崇高理想,有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完善人格。
  关键词:古诗词 思政教育 发扬古诗词
  我国的古诗词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中国教育中,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教育哲理、审美价值与艺术感染力等一直贯穿在我国的思政教育中,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运用这些哲理来归训自身的行为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古诗词
  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最初开始发出无意识的“杭哟杭哟”的原始社会时期,这种声音一般出现在人们的集体劳动中。随着文明社会的到来,诗歌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古诗词与我国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它的审美特征、情感内涵、哲学意蕴、艺术感染力都是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在我国的思政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古诗词的审美特征与情感内涵。
  古诗词中往往在蕴含丰富的哲理的同时还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都是给人某种哲理启迪的著名例子。又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实写春之景、春之情,但我们却隐藏其中的人生哲理:花落燕归,去者去,来者来,人生的盛衰聚散,也不过如此。
  2 古诗词促进思政教育。
  我国诗歌中的爱国、育德、励志等崇高思想的表达,这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淡泊名利、宽厚仁爱等优秀品质,也能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古诗词中的审美情趣和情感特征是学生去除浮躁、感受宁静,认知生命价值、历史维度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尤其在现在的我国道德状况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的时候,我们不禁会问:“人们到底怎么了?社会生病了吗?”面对这类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刻不容缓,而把古诗词引入思政教育则可以促进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
  二、古诗词引进思政课堂的意义
  古诗词从艺术形式来讲,具有“声乐合一、诗画合一、情境合一”等特点,从生活阅历和知识面上来讲,具有内容涉及面广、书写人生百态等特征。把诗歌溶于思政教育的课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 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院,树立崇高理想。
  爱国主义是古诗词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抒发屈原强烈的爱国情操的《离骚》;表达杜甫深刻的忧国忧民之心的《春望》;明示陆游视死如归的报国之心的《示儿》;彰显文天祥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决心的《过零丁洋》,以及澎湃着岳飞将军豪情壮志的《满江红》……这些抒发国破家亡的心痛以及甘愿以身殉国的大无畏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学生对这种古诗词的学习有助于培养爱国的情操以及正义、坚毅的品质。
  2 古诗词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有效途径。
  古诗词简短凝练、情感浓烈,读者对诗歌的意境和内容的扩展能丰富和深刻人们的感情世界。而且古诗词教育与审美情感的培养具有统一性。情感性是诗歌的特质,人们可以通过鉴赏古诗词,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可以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
  3 诗歌是大学生塑造完美人格的内在需要。
  当前无论是素质教育、爱国教育,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都离不开古诗词。而当前学生的浮躁、追求个性、缺乏人文素养、道德缺失等特点使得其思政教育刻不容缓。在思政教育中,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古诗词中所体现的正气、爱国等思想融入思政教育中,即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怎样让古诗词发扬光大
  1 提高对古诗词教育性的重要性认识。
  首先应该增加古诗词在学校教育中的比例,如通过诗歌朗诵、古诗书画比赛、古诗词讲座、诗歌吟唱沙龙等多种形式增加其学生接触古诗词的可能。其次,学校还应提高学生模仿诗歌创作的能力。模仿是学习的基础,学生通过模仿诗歌的创作技巧、技能,可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通过诗歌创作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古诗词育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古诗词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古诗词的内容与意蕴当中,如韩愈《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与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的教育意义是一样的,表达了人们应该相互学习,而不应以年龄论资历。而课堂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教学生怎么做人,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点上,优秀的古诗词和课堂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古诗词育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
  3 诗教育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诗词育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两方面来人手。首先,可以以学生社团为依托,以古诗词陶冶学生情操。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可以成立诸如“读书社”、“文学社”、“诗词研究会”等文学社团,并组织各种陶冶学生文学素养的活动。其次,以课外活动为载体,陶冶学生的情趣。为解决学生的低人文素养的困境,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古诗词书法大赛、朗诵比赛以及诗歌鉴赏大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达到诗歌布满校园的目的。

浅析古诗词在学生人生观形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