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瓦”的“瓦”指什么?
《中学语文》2006年第4期《一面映照周朝婚俗的镜子——〈卫风·氓〉》解读三则》一文,对《卫风·氓》一诗的文化背景作了很好的阐释,读后颇受启发,获益匪浅。但它对《小雅·斯干》这首诗的解说,却存在着一个小小的瑕疵。它写道:“‘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载弄之瓦。’生下男孩,则让他睡床上,给他穿华美衣服,给他玩弄美玉。生下女孩,则让她睡地铺,给她穿粗布衣服,只能给她玩弄瓦器。”上述文字把“弄璋”的“璋”解作美玉是对的,而把“弄瓦”的“瓦”释作“瓦器”,却未免有望文生义、以今训古之嫌。
“弄瓦”的“瓦”到底指什么?唐代孔颖达疏:“瓦,纺塼,妇人所用。”“纺塼”亦作“纺砖”,即纺锤。《辞海》(1997年版)注云:“瓦:原始纺锤。”《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亦注:“弄瓦:指生下女孩子(古人把瓦给女孩子玩。瓦,原始纺锤)。”可见“弄瓦”的“瓦”乃是古代妇女用以纺织的一种工具。
“纺锤”是一种用木制和铁制的小圆棒,而“瓦器”却是另一种性质的用具。《现代汉语词典》对“瓦”的注释,其第二个义项是:“用泥土烧成的:~盆|~器。”显然“瓦器”是用泥土烧成的器具。前者为木或铁所制,而后者为泥土烧成,两者无论原料或用途都是截然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
古代,生下男子让他们玩弄美玉,是希望他们长大后执玉器、当大官。生下女子让她们玩弄纺锤,是希望她们长大后能胜任女工活。两相对照,鲜明地体现古代的男尊女卑,这是符合那个社会的实际的。《小雅·斯干》一诗正好是这个社会的生动写照。
如此看来,把“弄瓦”的“瓦”解作纺锤,很自然、很贴切;而把其释作“瓦器”则令人费解、违反常理,哪有人会拿瓦器给幼女玩弄的呢?
何谓“九五至尊”?
“九五至尊”这个成语,在隐匿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后,随着改革春风的吹拂,又苏醒过来了。
《文化知识溯源揽趣》一书(熊侣侬编著,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对“九五至尊”作了诠释,全文如下:“‘九五之尊’,或‘九五至尊’,又作‘九五之位’,典出《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其中,‘见’即现;‘大人’指圣明。爻辞大意是:蛟龙飞腾天上,普降甘雨,象征伟人恩泽惠及万民。后来,人们便以‘九五之尊’称皇帝。古人为什么尊崇‘九’‘五’呢?因为,‘九’在个位数中最大,故古人喜欢用它来表示最多最大之意。如称天的高为‘九天’,形容器物之美为‘九华’。‘五’是一至九数列中的中数,古人讲究中庸之道,故对这个中数很偏爱。如皇宫要设置‘五门’,称人博学为‘学富五年’。故‘九五之尊’是指帝王的尊位,现在也引申作‘冠军’之意。”
这种看法流布甚广,已为许多人所认可,一些同类著作甚至原封不动地搬用这段释文。但我却一直有点怀疑。
为了弄清“九五至尊”的真正含义,鄙人阅读了一些易学著作,又查阅了一些权威辞书,细加揣摸,终于茅塞顿开,获得了新的认识。
上述释文,虽然点明了“九五至尊”的渊源所自,可是对其理解却是望文生义、穿凿附会,脱离了易学知识。
先哲把八卦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中每卦都有六爻,每爻都有爻题和爻辞。爻题由两个字组成:一个表示爻的性质。爻分阴(一一)阳(一)。九是阳数的最高数,故以九作阳爻的代表;凡偶数都属阴,六是二、四、六、八、十这五个数字的中间数,故以六作阴爻的代表。另一个字表示爻的位次,自下而上,依次为初、二、三、四、五、上。爻辞说明爻的要义。如乾卦初爻:“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是爻题,“潜龙勿用”是爻辞。
爻分贵贱、尊卑。六十四卦中的乾卦,卦形是三。按术数家的说法,其初爻为元士,二爻为大夫,三爻为大公,四爻为诸侯,五爻为天子,六爻为宗庙。乾卦第五爻,属阳,故与九相配,其爻题和爻辞是:“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周易·乾卦》)唐代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此,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大意是,乾卦第五爻,阳气甚盛,直升于天,就像圣人因有龙的品性而飞腾而起,登上帝位。后来因以“九五至尊”称帝位。梁·沈约《宋书·武帝纪·元熙二年》:“夫或跃在渊者,终飨九五之位。”
[作者通联:广东茂名人民医院人事科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