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每年中考试题中古诗文名句默写必不可少,而且是一个重要内容,分值不低。《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7—9年级学生要背诵80篇(段)。为此,中学生加强古诗文的学习和积累尤为重要。
【题型例说】
一、填空默写题(给出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然后填出与之对应的名句):
例:(1)烽火连三月,_______。 (杜甫《春望》)
(2)大漠孤烟直,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4)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
(5)_______,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6)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010年天津市中考试题)
解题策略:此道题共六个小题,而且每个小题后面皆有作者和篇名的提示,答题时一定要细读作者和篇名并据此回想相应古诗文和根据上句或下句的提示,最后正确填写相应的名句,要慎重不能错漏一个字。
参考答案:(1)家书抵万金;(2)长河落日圆;(3)过尽千帆皆不是;(4)马作的卢飞快;(5)不以物喜;(6)在乎山水之间。(6分。每句1分,有错漏不给分)
二、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例:(1)《曹刿论战》中能够体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表达送别之情的两句古诗。
_______,_______。
(2010年山东烟台中考试题)
解题策略:此题两个小题,每个小题的思考空间都较上面题型要大得多,回答小题1要抓住关键词“取信于民”,并据此回味原文,细细琢磨找出与之内容相符合的句子填空。回答小题2要抓住关键词“送别之情”,填写的诗句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表达悲伤之情的,也可以是表达喜悦之情的,思考空间就更大了。但都必须要填写准确,不得错漏。
参考答案:(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答案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评分:4分。每小题2分,错1处扣1分,错两处则该小题不得分)
三、根据具体语境补写古诗文名句:
例:(1)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_______,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2)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
(3)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的写照。
(2010年重庆中考试题)
解题策略:此类题跟类型1直接补写名句的上下句有别,它是综合了类型1与类型2的一种新题型。回答问题时,既要考虑作者和篇名的提示,又要抓住关键词综合回答。如回答小题2时,就要想到是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篇名的提示)一文里,去找体现范仲淹“伟大抱负”(关键词)的名句;回答小题3时,更重要的又是要将“老人捐献眼角膜让盲人重见光明”的精神,与龚自珍《己亥杂诗》的诗句意思紧密结合,认真分析匹对才是。
参考答案:(1)雪上空留马行处,海内存知己;(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在方格中端正地默写名句、对联或全诗(根据诗人、诗题的提示):
例:(1)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3)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所说的:“,!”
(4),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广东中考试题)
解题策略:此题明显不同的是将答题横线换成方格,造成视觉上的差异,要求书写更方正和认真,小题1~4属类型1和类型2,答题思维同上。不同的是小题5,需根据给出的诗人、诗题的提示,默写出全诗。
参考答案:(1)青山郭外斜;(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4)会挽雕弓如满月;(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以上每小题,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五、看图默写古诗句:
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看了右边的图片(图略),除了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外,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
(2010年常州中考试题)
解题策略:此类题首先要认真读图,读出图中主要的内容:古人、明月、高楼,然后据此发挥想象,回忆以前学过的、看到的诗句,最后作答。
参考答案: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答“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得1分;答“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也可得1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画意亦可。
【方法点睛】
在全国各地每年中考试题中,名句默写题远不止上述“题型例说”所列举的几种类型,其实还有很多种。而且,每套试题中,又不是只单一出现一种题型,大多是几种题型糅合在一起。但不管什么,此类题都是在考察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课本所要求背诵的篇目(包括课本后面的“课外古诗词背诵”),并按时背诵,循序渐进;第二要在背诵的基础上不断理解诗文的意思,并试着默写一次,二次……直至能够默写准确为止,特别是对一些名句和难写的字词,更要反复训练;第三是要不断复习,巩固,加强记忆;第四是要加强综合训练,即将整个初中阶段要求背诵的诗文集中记诵并默写。
【中考练兵】
1. 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 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② 知之为知之,_______,是知也。(《<论语>十则》)
③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友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友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④ 唐代诗人杜甫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道出“_______,_______”的理想。
⑤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_______,
_______” 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2010年湖南长沙中考试题)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2)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4)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
(6)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应像《爱莲说》中的“莲”那样“_______,_______。”
(7)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_______,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_______,衣冠简仆古风存。”
(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试题)
3.古诗词填空。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_______ ,幽径独行迷(梅尧臣《鲁山山行》)
(3)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江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燕景象给人们带来勃勃感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古诗词中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 ,_______。
(2010年浙江义乌中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中考练兵】1.(1)学而不思则罔(2)不知为不知(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关关雎鸠(2)山回路转不见君(3)为有源头活水来
(4)无为在歧路(5)芳草萋萋鹦鹉洲(6)出淤泥而不染(7)秋风萧瑟,箫鼓追随春社近
3.(1)只缘身在最高层(2)好峰随处改(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例: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