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710

[ 李庆悦 文选 ]   

乡村追忆

◇ 李庆悦

  我终于厌倦了城市里的嘈杂与喧闹。渐渐地,追忆起家乡农村里的那种宁静与自然。
  乡村是美丽的,因为它是自然的。漫步在羊肠小道上,感受这纯净的田园生活。田地里,有农民在辛勤地劳作;村子里,有袅袅炊烟曼妙地起舞;弄堂里,传来一阵阵清脆的犬吠声……这自由恬静的景象,让我不禁联想起苏轼的诗:“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乡村是美丽的,因为它是和谐的。春天,万物复苏,绿油油的小草探出脑袋四处张望;仲夏,我和伙伴们在院子里躲猫猫。葳蕤的的槐树下坐着一群老人,瘪着嘴笑盈盈地看着我们,时不时还嘱咐着:“跑慢点,别摔着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让农民欢乐的季节。你瞧,大伯在田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背后的箩筐里就载满了金灿灿的玉米;冬天,大雪开满整个村庄,老老少少聚在自家屋里,围坐在火炉旁,嗑着瓜子,剥着花生,聊着家常。而我和伙伴们却不怕寒冷,在户外一起兴奋地打雪仗,雪落在身上,散成可爱的小精灵,调皮地钻进我怀里,那丝丝的冰凉,冷得我牙齿直打架。
  沉浸在夜色中的乡村是宁静而神秘的。半夜,人们入了梦乡,村庄里寂静得像一株无言的麦穗,只听得唧唧的虫鸣声和对岸池塘里传来的“呱呱呱”的蛙声……月光像轻盈的薄纱笼罩着村庄,像一道朦胧的帘幔。不知是哪双手打翻了礼品盒,里面钻石般闪耀的星星一颗颗滚落出来,粘满黑丝绒般的苍穹。
  转眼,我与美丽的乡村已阔别八年。我期待着它能将我时时忆起,哪怕是在梦中……
  指导老师 宁雪红
  
  链接中考
  1. 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略),回答问题。
  (1)本诗描绘的环境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中镶嵌了两个字,着力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曲径通幽的环境。这两个字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读本诗尾联,很容易想起王维的另两句诗:“_______,_______。”它用衬托的手法表现了空寂的感受。
  2.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试简要分析其独特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1)本题要求概括这首五律诗所描写内容(环境)的主要特点,从诗题“禅院”的位置,诗中的相关内容和重点词语中,即可明确本诗描绘的环境最突出的特点是“幽静”。(2)本题从颔联(律诗的三、四句)中去寻找,即可选用“幽”“深”二字作答。(3)本题考查拓展式积累的习惯,在反复诵读并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即可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两句诗作答。
  2. 以声音反衬寂静,着意渲染若耶溪环境的幽静,寄托诗人喜清厌浊、好静恶闹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