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是一门选修课
20世纪80年代初,年逾古稀的曹禺已是蜚声海内外的戏剧作家。有一次美国同行阿瑟·米勒应约来京执导新剧本,作为老朋友的曹禺特地邀请他到家做客。午饭前的休息时分,曹禺突然从书架上拿来一本装帧讲究的册子,上面裱着画家黄永玉写给他的一封信,曹禺逐字逐句地把它念给阿瑟·米勒和在场的朋友们听。这是一封措辞严厉且不讲情面的信,信中写道:“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的心不在戏剧里,你失去伟大的通灵宝玉……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也不够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阿瑟·米勒后来撰文详细描述了自己当时的迷茫:“这信对曹禺的批评,用字不多却相当激烈,还夹杂着明显的羞辱味道。我真不明白曹禺恭恭敬敬地把这封信裱在专册里,现在又把它用感激的语气念给我听时,他是怎么想的。”
视点1漫漫人生的过程,或许我们可以把它比作一堂又一堂课程的集合,区别在于这些课程你自己能不能够作出抉择。出身的富贵与否、智力的高低之分、相貌的美或丑,这些先天的因素可以命名为“必修课”,因为它无法由我们定义或逆转。而后天须面对的成长环境或人生际遇,我们可以把它命名为“选修课”——这样的课程你可以表现自我的意愿与态度。
视点2羞辱无疑是人生的一门选修课,心胸狭窄者把它演绎成包袱,而豁达乐观者则会把它看作是“激励”的别名。
视点3感谢羞辱,从羞辱中总结出自身的短处与缺陷,用羞辱激励、完善自我——曹禺先生就是最好的佐证。
余秋雨“千禧之旅”的旅途感悟
为迎接新世纪到来,香港凤凰卫视曾邀请余秋雨先生参加“千禧之旅”。从埃及出发,沿中东到东亚一路行程9万公里,遍访人类文明遗迹。后来,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一次报告会上谈了自己的见闻。
余秋雨说,“千禧之旅”充满了危险,车队简直像是一只手指就可压碎的蚂蚁,毫无保障。在耶路撒冷,市民吃饭时脚下放着枪,青年男女谈恋爱时各自背着枪。在埃及,从开罗到南方750公里的卢克索,一路上布满岗楼和碉堡,装甲车保护着“千禧”车队,摄制组沿途停下来上厕所,警察立即围上来,端着先进的枪支防范恐怖袭击。在伊拉克一所专供高官与富人子弟读书的小学,所有的孩子都面黄肌瘦,三个漏气的塑料球是全校学生的全部玩具,校门口无数双小手伸向摄制组要钱。摄制组遇见拉板车的小兄弟俩,拿出两支圆珠笔送他们,他们居然不知道笔的用途,更不知文字为何物。在印度,车队走过的500公里之间,道路两旁到处是穷人搭建的一片一片的窝棚,高仅半米,人只能爬进爬出,里面铺块破毯子就是家,除一小堆衣服和一个小锅外别无他物。
余秋雨又说,中华文明是和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同样年长的文明。我们一直在批评中华文明的不足,这种情感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母亲——我们发现母亲有很多缺点,文化层次不够高,举止不够优雅等等。但是有一天,突然遇到一位和母亲同龄的老妈妈,她已经行动无力,精神萎靡,这时我们才发现,自己的母亲原来是这样的伟大和了不起。所以,当我们的车队终于到了西藏边境,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字时,所有的队员,包括台湾、香港的队员,都落下了眼泪。
视点1 爱国是基于对国家深刻了解基础上的真挚情感。
视点2 正确认识中华文明,要扬弃其不足,发展其精华。
认真的美丽
在美国芝加哥市的西北角,有一个名叫罗爱德的小镇。前不久,该镇的教育机构为镇里一位女教师举办了一次摄影展览,展出的都是该教师以女儿为主人公拍摄的生活照片。出人意料的是,从美国各地来了2800多位记者,打破了美国个人摄影展采访记者人数的历史纪录。
这位女教师叫露依丝,今年45岁,自1991年起一直在当地小学任教。她生活很普通,与众不同的就是坚持每天给女儿珍妮照张像,从女儿出生到20周岁,足足照了20年,共7300多张。她把这项活动称为“女儿每天都是新的”。展览馆共有八层展厅,平心而论,这些照片本身都没有什么高超之处,从拍摄技术到画面内容都很平凡,甚至有千篇一律之嫌。然而,就是这些平凡的照片轰动了整个美国,因为它体现了露依丝对女儿珍妮永恒的爱。去年,露依丝因此被评为优秀教师。
视点1露依丝的行动看起来平凡,但“足足照了20年,共7300多张”——可见“母爱”之伟大。
视点2 爱体现在平日的点点滴滴中,真爱总是“持之以恒”。
视点3有千篇一律之嫌的生活照片“轰动了整个美国”,初看出人意料实则在情理之中。
昂起头来真美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很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时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与人碰撞时弄丢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视点1 所谓“昂起头”的美,也就是“自信”之美。
视点2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长相,但可以通过调整心态,获得真正的快乐。
(推荐及设计:林逾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