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细节是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在文学作品中,出色的细节描写使事件更逼真,情节更动人,人物更丰满,主题更深刻。这种以小见大,以微显著的写作手段,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本文仅就细节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性格特征的凸显、内心世界的传达、人物命运的烘托等方面,略加探索,宣以浅见。
关键词:细节描写 人物形象 塑造 作用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本文仅就细节描写之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略加探索,宣以浅见。
一、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栩栩形象
语言上的细节描写不同于对人物作大段的对话、独白和一般性的语言描写,是指极富有个性特点的片言只语。正如所谓“言为心声”。《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次出场是在黛玉与贾母等人寒暄之时,王熙凤人未见、语先闻,说:“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黛玉忖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这一句“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先声夺人的应酬话,以黛玉的心理活动为注解极为巧妙,显示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身份,写活了王熙凤这个人物。《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刻画了以“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为口头禅的别里科夫的形象,深刻地刻画出一个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害怕新事物、维护旧制度的卫道士形象。
二、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细微动作的描写中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是写作常用的手法。动作行为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本质。而细微的动作描写,尤其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一个人物的心理。《药》中,写华老栓去买药,接过华大妈递过来的洋钱,“抖抖地装入衣袋”,又两次在外面“按一按”,这些细微的动作描写,透视出华大妈及华老栓对钱的珍视、谨慎的心理。《荷花淀》当水生把参军的事告诉正在院中编席的妻子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震动”和“吮”的动作,表现出此时女人的依恋不舍、因丈夫突来的举动而带来的震惊,以及对丈夫此举的自豪、将来命运的担心等极其复杂的心理。
三、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较为直接、真实的写作手段。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单靠外部的行动、肖像描写是不够的。心理描写的作用是探索、展示人物心灵的思想、情绪感受及其产生的原因与发展、变化的过程。《项链》一文,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了路瓦栽夫人在朋友弗莱恩夫人处借钻石项链的前后一种心理过程的细节:(1)发现钻石项链时的激动、神往;(2)想开口借而又惟恐对方拒绝的犹豫、不安;(3)得到对方应允时极度的欢欣、兴奋。从而淋漓尽致地揭示处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受的精神世界。
四、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特征描写,神形毕肖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人有“如见其人”之感。鲁迅《故乡》中的“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孔乙己》的“早已看不出底色的破长衫”;《药》中康大叔“块块饱绽的满脸横肉”;《故乡》中闰土的“手”;《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睛间或一轮”等,这些都不是一个外貌的全部,而是其一局部的特征描写,却深刻地反映出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
五、环境的细节描写,烘托人物的命运特征
文学作品中,人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场所,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烘托人物的性格,也可以借此预示出人物的命运。鲁迅的《祝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只写其案头上一部《近思录集注》的一部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写壁上的半幅对联和另一半松松的卷著,寥寥几笔,刻画出鲁四老爷的不学无术、腐朽顽固的性格特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雪的描写,作者只用了“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样几句描写,却生动地写出了雪花之大,范围之广,朔风之烈,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为人物活动渲染了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烘托出林冲的一系列活动,预示了林冲的命运。
作家李准曾经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因此,要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下面几点:第一,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第二,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地观察。然后把它们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第三,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第四,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由此可见,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从而收到以简驭繁,以浅驭深,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
(殷庆周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高中部 5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