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飞快地冲出教室,奔向操场。门外是眼巴巴等着孩子的家长,他们捧着饭盒,如同一尊尊驻立不动的雕像。只有豆大的汗水从他们脸颊流过,证明了他们的鲜活。无论风吹日晒,亦或严寒酷暑,他们总是这样坚持着。
而我们,也心安理得地为清淡寡味的食堂饭菜找到了借口,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恩赐。
光阴回到三十多年前,回到了母亲的童年时光。
那时的母亲,没有鲜亮的红鞋子,没有迷人的小花裙。每晚放学,母亲都不得不为在山头打石子的外公送饭。漆黑的山路,只得由母亲一个人走完。母亲捧紧了饭盒,硬着头皮向前走,整个脑袋都是鬼啊什么的。身后响起了脚步声,好像有人在跟踪她,母亲飞奔了起来,不顾一切的向前跑。整个世界只剩下那不安的心跳声和母亲孤独的身影。这时,母亲听到了“当当”的声响,那是外公打石子的声音。顿时,所有的恐惧都烟消云散,母亲的脚步才缓了下来。
母亲告诉我,童年的每一次送饭经历,都让她变得勇敢。有时,她仿佛觉得自己已经撑起了家中的一片天。
身边的嘈杂声让我回到了现实,我知道,又有人在抱怨父母,埋怨起饭菜。我抬头时,看见了我的母亲,她微笑着朝我招手,让我不禁想起那个冷风夹着雨肆元忌惮吹吼着的冬夜。我清楚地记得母亲不时张望教室的眼神,我想,她着急的是担心饭被北风吹冷了吧。终于等到下课,她在人群中找到我,摸着我的手“看手这么凉,冷不冷,饿不饿?”说着,从袋子取出包裹了一层又一层的饭盒往我手里塞。我看到母亲冻得发紫的脸上,雨水往下滴,湿透了的衣裳和扣颤的身体,心像被什么东西猛刺了一般疼痛,我f1么都没有说,只知道使劲点头。
母亲小的时候为外公送饭,叙说了孝心;现在为我送饭,诠释了母爱。母亲啊,你什么时候才能想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