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4243

[ 蓝扬 文选 ]   

问禅

◇ 蓝扬

  禅,足一种人定的境界。
  设想一下,你坐在一张竹床上,面前有一杯清茶,周围寂静无人,只有着“呜呜”的风声。你觉得你在哪?在云雾缭绕的深山?如果我告诉你,你现在处在繁华的都市中,你信吗?很可能你不会相信,但是这种状态却必然存在在你身边的。
  这就是一种境界,一种人定的境界。
  我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做到这种境界吗?这种不受到外界的影响安然于自我的境界?答案是:不能。
  我们每天都在被各种各样的事缠扰着:起居,饮食,衣着,作业……有一颗浮于尘世的心而不能自然沉淀。
  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同样,有这么一种人,他虽身处喧嚣,但心如止水,达到了人定的境界。他们不争名逐利,该是自已的就是自己的,不该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已的。不与人相争,自得其乐。
  入定,其实是佛语。说得明白点就是抛去一切杂念,再说得明白些,就是一个字——空。
  我是在一种极端不安的情况下提笔写下这篇文章的,所以我写的每一个字字里行间都免不了有着浮躁的气息。但,不可否认的是,我虽然不“空”,但我还不算笨。我至少可以知道“禅”是何种境界,而我们可以去探索、去追求这种境界。但方法还是必须自我领悟,因为我们彼此都可以互相问:“你达到禅的境界了吗?”而不可旨定的说:“我达到了这种境界。”因为说出这句话的人必定没有进人“禅”的境界,因为他没有真正人定。
  这又进入了一种“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悖论:当你认为你进入了禅的境界时,你实在还存在着“欲”;当你进入了“禅”的境界时,你却又丝毫没有任何感觉;但当你又意识到自已进入了禅时,你又存在了欲……
  这真的很伤脑筋。
  果然被Mr苏说中了,禅,很难写。
  但我为什么又要写呢,是因为“禅”前面的那个“问”字。
  问禅。也许我们无法达到“禅”的境界,但是只要去“问”,我们就能改变自己对某些事物错误的看法。朱熹说过:“欲存天理,去人欲。”但是王守仁却说:“天理,即人欲。”也许你们不明白我会将它们俩放出来比对。我自己也只有个模糊的概念,但想说的是:“看法是不存在的,你思维的主观意识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问问禅,你就会知道世间万物本没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而决定权,在你手上。
  学校: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院;导师:苏万马
  点评:禅,是一种境界,是每一个平凡人都可以探求的境界。有的时候,“欲”与“禅”并不矛盾,因为是人,所以有欲,这很正常,我们不是身居禅院的大师,没有大把的时间来参悟佛法、净化心灵。所以,我们就要学会以禅那种平淡的心来对待欲,问问现实,问问禅,问问自己,自己该怎样选择,怎样走好未来的路。(苏万马)

问禅
目录

  •  / 曾卓
  •  / 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