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9年5月23、24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在北京召开经典诵读研讨会,王登峰司长做了《坚持不懈,力求突破齐心协力做好下阶段“中华诵”工作》的总结讲话,本期我们从中摘发《下一步“中华诵”工作的几个突破点》部分,以飨读者。
一、首先需要突破的是中小学
中小学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阵地,也是开展“中华诵”活动的重点领域。其实这么多年来,各地学校在经典诵读活动方面都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不少做法和经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有效的宣传和推广。下一阶段,我们要把中小学校作为开展诵读活动的主阵地,认真总结好的经验,找出有效的活动模式,鼓励学校在经典诵读方面做一些开创性的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经典诵读活动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可以分别收集老师、学生、家长的看法和意见,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情,那么我们的工作才有说服力。很多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都在中小学当老师,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角度了解、汇总一些情况,发现哪些学校在经典诵读活动方面有特色、有经验(或是有教训),这些都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次我到江西一所小学调研,校长跟我讲他们学校坚持开展十年经典诵读活动,孩子们受益匪浅。第一条好处是,该校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初中老师反映这些孩子们的作文水平特别好;第二条好处是,家长普遍反映这些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守规矩、更有礼貌。我听了以后很振奋,诵读活动能带来这两条好处确实很了不起,一是证明孩子的语文能力提高了,二是证明他们的个人修养提高了。像这样的例子,我们得好好总结。这次会议后,我希望各省C区、市)都能够在这方面做一点调查研究工作,发现一些成绩突出的学校,找出一些鲜活生动的例子,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有说服力了。如果调研工作进展得顺利,我们还初步计划在10月份与基础教育司联合召开一次全国学校诵读活动研讨会,这个会上要解决什么?第一就是要出经验,要把各地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经验进行广泛交流;第二要出思路,要通过研讨会明确下一步怎么开展工作:第三最好能够出政策,至少要提供一个初步的工作方案,或争取出台一个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经典诵读工作的意见。
所以大家在中小学诵读工作方面一定要下点工夫,我们一定要找准、找好诵读活动与学校工作的结合点,最好每个省都能推出一批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有成绩、有特色的典型学校,把事迹材料整理好,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邀请教育部督导部门和基础教育司的相关领导到这些学校走一走、看一看,甚至组织媒体做一些深入报道,那么诵读活动的影响就大了。我们就能够借势在中小学做点更扎实的推进工作,继而进一步深化学校语言文字整体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大家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二、第二个需要突破的是高校
高等院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大家都看到了,这次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到中国农业大学跟学生座谈。温家宝总理到清华大学跟学生座谈,5月4号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所有的常委全部出席,而且在领导讲话里对这一代青年人特别是“90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怎么做?“中华诵”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平台,现在我们正在与思政司策划“经典诵读进高校校园”的活动方案,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高校和中小学有很大的不同。中小学主要从政策、机制上考虑问题,高校则更多地从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角度来考虑。比如说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了解到山东滨州学院在搞大学毕业生模拟应聘,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其实可以结合“中华诵”活动在这方面做大量的探索和尝试。我们要认真钻研“中华诵”怎样走进高校,要研究怎样把高校里的专家组织起来,要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活动模式才能受到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欢迎,也可以考虑用课题的方式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这些方面我们都是要动脑筋的,也是大有可为的。总之,大家要努力在高校诵读工作方面有所突破,借助高校的力量把这块工作做起来,拓展我们的工作领域。
三、关于教师培训和素质提高
语用司这几年一直在做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教师的普通话培训,我们投入的经费绝对数不多,但是从比例上讲是很高的,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涉及很多省区,受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欢迎。但是,面向全国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培训,我们一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教师“三字一话”活动,师范司一直在抓,下一步我们希望与他们联合来做,通过“经典诵读”把它串起来,搞一个全国教师的“三字一话”比赛。教师普通话和“三字”的考核,都可以与经典诵读和经典书写有关,这样“中华诵”活动就可以进一步拓展到教师培训领域,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已经与师范司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下一步将适时启动这项工作。各省(区、市)在这方面也可以结合本省特点做一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