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1年第11期 ID: 136714

[ 韦志成 文选 ]   

易道的十大关系

◇ 韦志成

  《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经广大精微,其道深奥莫测。“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孔颖达《周易正义》),择其十者,挂一漏万,刍荛献芹。
  一、易道的精髓:天与人的关系
  周文王被商纣王关在羑里(今河南汤阴)的死牢里,思虑长达七年之久,在伏羲《连山易》、轩辕《归藏易》的基础上,推演64卦,用384爻,解开宇宙人生的奥秘。宇宙和人生从不分开,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必须遵从宇宙规律,是为“天人合一”。
  《说卦》说,圣人作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对万事万物的性情道理探究到底,一直到“命”,“穷理——尽性——至命”。性,在人为“性”,在天为“命”。性和命的结合,“性命即生命”,就是“天人合一”的产物。
  “天人合一”,把追寻天理、人道作为易道的根本任务,从宏观宇宙整体的角度去把握世界,认识人生,确立了以“天”与“人”为研究对象的宇宙思维模式,首创了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思维方法,奠定了易道的基本原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于是,以“天人一体”为主旨,“以人合天”为思路,“以人通天”为程序,实现“倚天同人”的目的。先民遵循春生、夏荣、秋收、冬藏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以及当今方兴未艾的仿生学,人类对自然界生物的模仿运用,不就是“以人同天”吗?
  天不可畏,永远是人类的朋友。“天命”,天的本源,天地本体运行的准则,是最高的“道”;“人性”,人的本性,人的初始特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是人最低底限的“理”。“天命”与“人性”结合,就是“道理”。两者同生于造化之主的宇宙,人与自然相感应,人依天而生,天依人而存,相依为命,如果违反天道,就遭天诛地灭。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真谛。
  以天道立人道,以形而下的万象求形而上的“天人之道”,从“尽性至命”到“乐天知命”,从现实关怀到终极关怀,使人“安土敦仁”。“易与天地准”,这就是易道的精髓。
  二、易道的性质:天与地的关系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坤两卦开天辟地。乾健为天,坤柔为地,天与地相对相连,构成了整个自然界。天,指地以上的天空,高旷昊大。它包括人类所能观察到的地球外的浩淼宇宙空间,有日、月、星、辰;瞬息万变的自然现象,有风、雷、雨、雪、露等。地,指天覆盖下的承载万物的广袤大地,高山、大漠、旷野、平原,以及江、河、湖、海,无边无际,无垠无疆,它是人类和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繁衍的家园。易道就在这广阔的天地中展开视角,宇宙思维模式在天地中开始运转。黄天厚土成为易道演出人间悔、吝、凶、祸的悲剧,以及元、亨、利、贞的喜剧的广阔背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先民就在实实在在的大地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易纬·乾凿度》)天与地的关系至为密切。天离不开地,地也离不开天。天哺育地,是生命之源;地顺承天,是一切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在天地之间,为天地之所“生”,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他毕竟不同于万物,与动物之“几希”,关键是有“性命”之理,有“仁义”之道,所以人应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完成自我生命的意义,达到人生目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三才相通,人世本体相交,揭示了易道的性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观与客观统一,以自然为师,形成了易道独创的存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古老哲学。
  三、易道的核心:阴与阳的关系
  易道是什么?简言之,一阴一阳谓之道。以(━)象征阳爻,以(━ ━)象征阴爻,表现为“气”,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互动,生机勃勃。有气就有生命,就有活力。迄今为止,只有地球有蓝色的大气层包围着,因此地球上就有生命;宇宙间其它星球没有“气”,也就死寂一片。
  易经的卦象就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爻者交也,与上爻交,与下爻交,交而有联系;爻者摇也,变也,相互产生变化;爻者效也,效法爻象而成义。阴阳二气的消长,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八卦,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为64卦,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阴阳,易经卦象的枢纽,它揭示了万事万物正反两面的对立性、矛盾性,矛盾双方的和合统一性。
  阴阳,除了卦意上的一阴一阳,还代表事物的性质,以及给许多事物赋予的阴阳的涵义。自然现象,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等等。社会现象,如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等等。还有社会上一些共识,如刚为阳,柔为阴;进为阳,退为阴;仁为阳,义为阴;贵为阳,贱为阴;等等,只要存在着对立面,就必然有阴阳。
  阴阳是易道的核心,是进入易道堂奥的门径。沿着阴阳之路前进,就能看到大千世界的气象万千,采撷智慧的花朵,收获人生的硕果。阴阳囊括一切,观五洲风云,察四海激荡,整个宇宙都是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作用下,不断生成、发展、变化、更新。
  阴阳相对,同性相斥,异性相吸;阴阳互变,阳极变阴,阴极变阳;阴阳不可分,昼夜转换、四季轮回、万物消长等,都不可分割。阴阳的相互作用概括了世界上一切矛盾的对应范畴,揭示了万事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一个“好”字,一男一女,一阴一阳,结合在一起,对立统一,矛盾和合,便“好”遍天下。
  四、易道的本质:生与变的关系
  易道的根本精神,“生生之谓易”。易道最重要的思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道的本质即为:“生”与“变”。
  “易”就是“生”,从无到有;“生生”,前一个生指阳,后一个生指阴,不断的连续生成,由少到多,由弱到强;贯穿其中的就是“变”。它没有上帝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由自然界本身来不断地生成创造。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生成了世界的八种元素,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生中有变,变中有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人间万象生,生与变相通。
  易者,变易也。易经就是变经。“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一合一关就是变,一来一往就是通。卦有变,64卦不同,变卦更不同,错卦(阴阳完全相对两卦)、综卦(完全颠倒的两卦)有异,新生互卦(六爻相互组成的新卦)迥然。爻有变,乘、承、比、应,各爻之间变化无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发生变化,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物,没有不变的东西,也没有不变的人,但变中有常,遵循不变的规律。
  易者,不易也,即不变。天道、地道、人道的根本法则,如循环往复、物极必反、动态平衡、超越吉凶等不变。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道不变。六位的阴阳与六爻的柔刚,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构成了易卦的演变规律。变化的是其现象,能变化的则本自不易。
  易者,简易也。简洁平易,朴实无华,天地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简朴而平易的。《周易》全文只有3946个字,却包罗万象,含义深远。“易”象形飞鸟,鸟飞简捷明快。“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只有简易才能让人亲近和掌握,才能在实际中运用。
  万变不离其宗,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以不变应万变,以宇宙的自然法则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成就美好的人生。

易道的十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