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0年第8期 ID: 136290

  

《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

◇ 刘永康 潘纪平

  师:同学们在作文里常常用到简笔,例如在公园看到蝴蝶、燕子、老鹰,回来写观察日记怎么写的呢?“蝴蝶在飞,燕子在飞,老鹰也在飞”,这样的简笔可谓“简”矣,但是淡而无味。因为没有把老鹰、蝴蝶、燕子飞的姿态和空间位置描绘出来。如果写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燕子在柳条中往来穿梭,老鹰在天空中低回盘旋,这就好了。同学们在作文里面也常常用到繁笔,比如说,写开学典礼。一提笔就是,听了校长慷慨激昂、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报告以后,大家都摩拳擦掌、争先恐后、跃跃欲试、你追我赶地投入了学习雷锋的热潮中。这样的繁笔确实“繁”,却烦死人。因为它堆砌辞藻,繁冗拖沓。还有的繁笔是,一味在题外盘旋,兜圈子,结果是钉子钉在马腿上——离蹄太远。那么作文究竟需要怎样的简笔和繁笔?又该怎样做到合理地使用简笔与繁笔?这两个问题应该去哪里找答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篇周先慎先生的《简笔与繁笔》,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师板书:《简笔与繁笔》)
  师:那么作文需要怎样的简笔与繁笔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有关简笔与繁笔妙用的关键词语勾画出来。
  (一分钟)
  师:刚才,我们看完第一自然段,现在大家来说一说,我们需要的“简笔”,(展示课件)应该是什么样的“简笔”?言简意赅还是言简意少?
  生:言简意赅!
  师:是凝练厚重还是平淡单薄?
  生:凝练厚重!
  师:言简意赅、凝练厚重。言简意赅的“赅”就是完备的意思。言简意赅的意思就是语言虽然简洁,但意思完备。凝练厚重,凝练不只是精练,还包括内容紧凑!厚重是指内容丰富,意义深远。这种简笔在文学大师的文章里有何特点?
  生:惜墨如金。
  师:对了,“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一字传神”。(展示课件)墨,大家都知道,墨水,这里指代的是文字。惜墨如金就是说,珍惜文字就像珍惜金子一样。我们需要的简笔就是这样的,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总之要达到以少胜多、以约博总,驭万里于尺幅(板书)的效果,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简笔。那么作文需要什么样的“繁笔”呢?对描摹物态的要求是什么?
  生:穷形尽相。
  师:对刻画心理的要求又是什么?
  生:细致入微。
  师:好了,“穷形尽相”这个四字短语出自陆机的《文赋》。原话是“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板书)。虽,虽然;方和圆是同义语,方圆就是规矩、形式;离和遁是同义语,都是逃离、脱离的意思。那么离方和遁圆就是指我们写文章要不拘一格,虽然要突破一定的形式。但是,要“期穷形而尽相”,“期”,当“务必”讲;“形”和“相”是同义语,就是“形象”;“穷”和“尽”也是同义语。“穷形尽相”就是“穷尽形象”,就是说描绘得十分细腻,形容得十分生动,就好像我们画水墨画,把墨泼在宣纸上,用笔来点染,用浓墨重彩来渲染它。我们对繁笔的要求就是:描摹物态要“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要“细致入微”。(展示课件)那么,何以见得文学大师们的简笔都是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何以见得文学大师们的繁笔都是穷形尽相、细致入微?我们以书为证。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把说明妙用简笔与繁笔的事例找出来。
  (两分半钟)
  师:好了,刚才同学们默读了课文的第二段、第三段,那么请大家说,说明简笔的妙用用了几个例子?
  生:两个。
  师:哪两个?
  生:一个是景阳冈上的山神庙作“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的险境。另一个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那雪下得正紧”的“紧”字。
  师:说明繁笔的妙用又用了哪些例子?
  生: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和鲁迅先生《社戏》里面的“我”等待名角盖叫天出场的焦急心态这两个例子。
  师:(展示课件)请大家注意, “那雪下得正紧”的“紧”字,很普通,也很不起眼,但是金圣叹和鲁迅怎么评价这个“紧”字?
  生:金圣叹说:“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说:“一个‘紧’字富有神韵”。
  师:什么叫神韵?神韵就是风格流韵,这里是指高度含蓄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紧”字会得到名家如此高的评价?为什么周先慎先生把它作为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一字传神的典范?请大家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整个故事情节,甚至要联系林冲由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全过程来体会这个“紧”字的神韵。
  生1:我觉得这个“紧”字,一方面是指雪下得很大;另一方面是渲染气氛,表示林冲的内心有一种急迫的感觉。
  生2:这样写的效果是让读者都为林冲着急起来了。
  师:你们都分析得很对,请想一想,这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没有联系?
  生:为写下面的内容作铺垫,。
  师:好的,这位同学的看法基本正确。一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一是为故事情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可以说:这个“紧”字,既是指雪下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猛,越来越狠,下得不松劲,下得紧;又是指故事情节发展很吃紧。它暗示在一场大风雪的背后,迫害林冲的阴谋活动正进行得紧,使读者不得不为林冲当时的处境感到心紧!因为雪下得大,草料场才坍塌!正因为草料场坍塌,林冲才会到山神庙避风雪;正因为林冲到山神庙去避风雪,才有机会从陆虞侯、福安的口中得知高俅要制他于死地而后快的狠毒,从而怒火中烧,演出了一场报仇雪恨的好戏,终于在风雪中上了梁山。因此,一个“紧”字先是在蓄势,最后是势不可挡,喷薄而出。所以说,一个“紧”字境界全出,一个“紧”字富有神韵,一个“紧”字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真是当之无愧!好了,我们作文需要的简笔就是言简意赅、凝练厚重、惜墨如金。这样的简笔,言语不多道理却深,有如食盐味精生葱熟蒜,虽则那么一丁点,但是味道却十分鲜美。我们需要的繁笔就是穷形尽相、细致入微、用墨如泼。这样的繁笔言语虽多,却不啰嗦,如珍珠宝玉越多越好,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庄子在《骈拇》篇中,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凫颈虽短,续之则忧;鹤颈虽长,断之则悲”。凫,是野鸭子;颈,腿。“凫颈虽短”就是野鸭子的腿很短,但如果你嫌它短,加它一截,那就令人堪忧了。 “鹤颈虽长,断之则悲”。鹤,白鹤;颈,腿。大家都知道,白鹤的腿本来就应该这样长,如果你嫌它长,砍它一截,那就叫“断之则悲”,这句话颇富哲理。它说的是事物讲究自然的和谐,不可随意地增,也不可随意地减。如果我们使用简笔,认为文字少随便加一点,就会像凫颈一样“续之则忧”;如果我们使用繁笔,认为文字长,随便砍它一点,就会像鹤颈一样“断之则悲”。可见简笔有简笔的好处,繁笔有繁笔的妙用,那么,我们对待简笔和繁笔应该抱什么态度?
  生: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师:好,大家注意到了这句话。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这个“宜”字有两个意义我们都已经接触过。我们来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的“不宜异同”、“宜付有司”、“不宜偏私”三个短语中的“宜”字当什么讲?
  生:当“应该”讲。
  师:好,这是“宜”字的第一个意义。“宜”字还有一个意义出现在一个成语中,请同学们找出来。
  生:因地制宜。
  师:对了,这个成语中的“宜”当什么讲?
  生:适当、恰当。
  师:对了,“宜”一作“应该”讲,二作“适当”讲。那么“各得其宜”中这个“宜”是这两种意义中的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