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97547

[ 任灵华 文选 ]   

远离战争硝烟的曹操

◇ 任灵华


  关键词:曹操 生活情趣 精神高雅 朴素节俭 温情慈爱 宽宏大度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影响重大但褒贬不一的人物。从本性上来说:曹操残忍,却并非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热爱生命,重于感情,极富生活情趣。远离了战争硝烟的曹操,以高尚的精神追求,节俭的生活作风,对待家人的温情慈爱,对待朋友的宽宏大度,成就了伟大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个影响重大但褒贬不一的人物。从戏剧《捉放曹》到小说《三国演义》都把他塑造成一个阴险多疑、手段毒辣的白脸佞臣。在三国时期,“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大多旋起旋灭,而后天下三分。三分之中,曹操实力最强,据天下三分之二,天下最终一统的基础由此奠定。是什么奠定了他如此的实力与傲视群雄的霸气呢?纵观曹操轰轰烈烈的一生,其成功因素颇多,但最根本的是他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节俭的生活作风,对待家人的温情慈爱,对待朋友的宽宏大度,这种优秀的生活情趣,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气势恢宏,是他成为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内在决定因素。
  
  精神追求高雅脱俗
  
  汉末腐败无能,人民痛苦潦倒。现实必须改变,有帝王之志的曹孟德认识到“汉不可为”后,毅然决定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路,扫平群雄,一匡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勇敢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与责任。从此,曹操开始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生。在数十年的南征北战中,他削平了中国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北方,为自己未来的帝国打下坚实的根基。在戎马倥偬之际,曹操雅兴所至,不时挥动如椽巨笔记录实践斗争中的方方面面,使他成为当时甚至以后漫长年代中少有的数一数二的文武全才。曹操的一生,是以结束汉末大动乱,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理想为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生,精神追求高雅脱俗。曹操那君临天下的王者之气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先天性与稳定性的气质,他一生为统一天下而奋斗。曹操是有治国安邦之志和将相之才的一代枭雄,王者之气在他身上显现出“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的威力。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大志良谋,正是有如此的雄心、执著的追求,他才有资格在战略上藐视各路诸侯,如袁术、袁绍、刘璋、刘表等人,才能从列强中崛起,而成为三国时代的最强者。
  在艺术的氛围中,曹操呼吸着新的学术空气,拥有新时代的思想意识,以轻松旷达的态度对待人生,精神生活既充实又富于艺术情趣。曹操“雅好文辞篇咏,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御军三十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好音乐,且有较高的造诣。曹操精通一些乐器,《魏志•方技传》载:“汉铸钟工柴玉巧有意思,形器之中,多所造作,亦为时贵人见知……玉甚厌之,谓夔清浊任意,颇拒捍夔。夔、玉更相白于太祖,太祖取所铸钟,杂错更试,然后知夔为精而玉之妄也。”这段文字说明曹操对钟这类乐器是否合乎标准,具有极高的识别能力,由此可见他的音乐修养。曹操也善舞,有着高深的武术文化修养。建安十年正月,曹操率大军与河北袁氏大战,袁绍长子袁谭退至南皮,据塞顽抗,曹操率军攻伐,战斗极为艰难,从凌晨直过午时,仍不能取胜,一旦日落西山,即难再战取胜。曹操甚急,跑至鼓卒处,夺过鼓槌,亲自擂鼓。昂扬的冲锋鼓点令将士们群情奋发,很快突破袁军,砍了袁谭的脑袋。曹操兴奋至极,竟在马背上跳起《三巴舞》。《三巴舞》是汉代武舞《巴俞舞》的遗韵,刚健、勇武,是一种既可徒手而舞,又能挥剑舞戟的武舞。身为汉丞相,统军大将军,在将士面前如此通脱率真,不顾尊严显贵的身份,这充分反映了他淡视礼法,敢破习俗,率性而为的特有性格与风貌,这与汉代士大夫矜持虚矫的习气迥然有别。曹操还是一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家,擅长篆隶,尤工章草。据《博物志》记载,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和棋手,几乎能和擅长草书的崔瑗、崔实、张芝、张旭相媲美;能和围棋高手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相抗衡。《书品》《书断》评其书“笔墨雄赡”,“雄逸绝伦”。
  曹操有着博大的胸怀,他对于各种学术思想,兼容并包,使其互相调节,臻于完善。立身济世,以儒家的道德规范其行为,调节身心,吸收道家的艺术精神,治国用兵,采用综核名实、赏罚必信的法术。作为叱咤风云的一代雄主,曹操在汉魏历史巨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他身上,既有儒家精神,又有道家思想,既有墨家作风,又有兵家思想。早年,他的行动符合封建道德对“臣节”的要求,他曾站在清流士人的立场上,打击恶势力,营救“党人”脱险,上书为在党锢之祸中遇害的窦武、陈蓍鸣冤,言辞直切。建安八年,他颁布《修学令》,要求各郡国“修文学”,各县“置校官”,以使“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在其《善哉行》中他所赞美的人物都是儒家的典范,如“积德垂仁”的古公??父,“王德之仁”的太伯仲雍,积德兼仁的晏子平等。在《对酒》等诗中他描绘的“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冬节不断”,这是儒家的太平盛世图。曹操的精神境界中也有道家思想,他曾在诗中想象自己:“驾六龙,乘风而行”,幻想与赤松子、王子乔、西王母诸仙人玉女交往遨游,得到长生不老之药。他亦喜好道家之学,懂得各类方药,招引各地方术之士,无不毕至。墨家精神在他身上也有所表现,他崇尚节俭,反对奢华,主张“兼爱尚同”,这皆与墨学相吻合。他又好兵法,曾注孙武子十三篇,作兵书十余万言。至于尚法术,好刑名,更是他思想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晋傅玄曾上武帝疏曰:“近者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文心雕龙•论说》亦云:“魏之初霸,术兼名法”,都是就此而言的。
  
  物质生活崇尚节俭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说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曹操生性节俭,崇尚朴素,不喜欢用色彩华丽的被子,但求能御寒取暖。帐子破了,修补一下继续用,一点也不铺饰豪华。曹操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豪爽慷慨,度量宏大。史书上记载:他每次攻下一座城池,缴获的战利品都赏赐给手下的有功之臣,所谓“功劳宜赏,不吝千金”。别人送来的礼品,他也拿出来与属下共享。这些举措固然有笼络人心的一面,但也真实反映了曹操对金钱和荣华富贵的轻视。曹操生前亲自耕种籍田,死后的丧葬也是从俭处理。他临终前再三叮嘱:“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曹操的寿衣仅“四箧”。他戎马一生,叱咤当时,卒于丞相位,而葬事俭朴如此,千年之后,犹令人感佩不已!古代帝王将相为提倡“厚葬以明孝”,历来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资修筑陵墓。从西周前的木椁墓到垒土为坟、砖石墓,至东汉时墓葬已发展为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地下宫殿了。而曹操遗言“未得遵古”,这是需要多么大的破除旧俗的开拓意识和勇气啊。史家赞其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实不为过!
  曹操十分懂得享受生活,深谙养生之道。在《龟虽寿》中,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他将自己远大的抱负和“养怡之福”的重要性并举,体现出一个才气横溢的帝王刚直不阿的英雄气概和纯洁无瑕的心灵境界。
   [##]
  天伦之乐温情慈爱
  
  曹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享受天伦的时间不多,因此对家人的感情特别珍惜。他十分喜爱曹冲,曹冲生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失去爱子,使他悲痛万分。以致悔恨为什么会杀了华佗,不然儿子一定会有救的。舐犊之情,溢于言表。他在临终前曾说:“我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修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魏略》)曹操觉得自己一生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也不觉得对不起谁,惟独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向我要妈妈,我该怎么回答。子修就是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曹昂的生母刘夫人早逝,由没有生育的正室丁夫人抚育长大,丁夫人视之为己出。后来曹昂阵亡,丁夫人常言:“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哭得死去活来,又常常哭着骂着数落曹操:把我儿子杀了,你也不管。曹操一烦,便把她打发回了娘家,因此去世前有这样的说法。其实为挽留丁氏曹操还是做过努力的。据《魏略》记载:“太祖忿之,遣归家,欲其意折。后太祖就见之,夫人纺织,外人传云‘公至’,夫人踞机如故。太祖到,抚其背曰:‘顾我共载归乎!’夫人不顾,又不应,太祖却行,立于户外,复云:‘得无尚可邪!’遂不应,太祖曰:‘真诀矣。’”以曹操脾气之暴躁,为人之凶狠,做到这一步已很不简单。曹操临终前放心不下的,还有小儿子曹干。曹干三岁时,生母陈姬就去世了,这时也才五岁。于是曹操又专门给曹丕下了一道遗令:"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 因为有这道遗令,也因为曹干的生母在立嗣问题上帮过曹丕,所以后来曹丕对曹干,颇有些“长兄如父"的样子。曹丕临终前,又把他托付给明帝曹睿。曹睿对他也恩宠有加,一直封到赵王。
  而曹操又非一味的宽容,往往是恩威并举。他对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曹彰将要出征平叛乌丸时,曹操告诫曹彰说:“举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当曹植留守邺时,曹操告诫他说:“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为!”他要求子女们要遵守法度,做无愧于心、无愧于世的大事。慈母严父的角色,让曹操更具有了人的本性,更增添了曹操人格的魅力。
  
  朋友之交宽宏大度
  
  曹操广揽人才,大量储备人才,以致天下人才纷纷影随,形成了庞大的人才集团。在对待这些人才上,特别是在对待朋友问题上,曹操更是虚心纳士,气度如海。荀??⒘蹶嗜安懿僭缛杖サ羟痹诘亩允至醣福?懿倬粗亓醣甘侨瞬牛?担骸胺浇袷沼⑿壑?保?币蝗硕??煜轮?模?豢伞!倍源?赜穑???侨手烈寰。?拇畏磐眩?俺酰?芄?秤鹞?耍??炱湫纳裎蘧昧糁?猓?秸帕稍唬骸?涫砸郧槲手?!?榷?梢晕视穑?鹛驹唬骸?峒??芄??液瘢?晃崾芰踅??穸鳎?囊怨菜溃?豢杀持?N嶂詹涣簦?嵋?绷⑿Пú芄?巳ァ!?梢杂鹧员ú芄??芄?逯?<坝鹕毖樟迹?芄??浔厝ィ?丶由痛汀S鹁》馄渌?停?菔楦娲牵??枷戎饔谠??W笥矣?分??芄?唬骸?烁魑?渲鳎?鹱芬病!?辈懿偈贾瞻压赜鹂醋髋笥眩?偃缗卓??危??蔷褪腔寄阎?坏呐笥选2懿俨唤霾辉购薰赜穑?炊?蠹映圃匏?囊澹??Τ扇??囊澹?绻?挥蟹欠驳钠?龋??静豢赡茏龅秸庖坏恪S任?训玫氖牵??匀瞬挪荒罹啥瘢?患魄跋印T诠俣芍?胶笏?偕铡靶硐录熬?腥恕卑低ㄔ?艿氖樾牛?赜寐钏?恰白秆艘懦蟆钡某铝眨?臃馍绷怂??拥恼判逦?镂浣???⑼??嵛???准遥?笤诠俣芍?街杏种厣土苏判濉2懿俚目砗甏蠖龋?共肯露运?倚墓⒐ⅰ⑹乃佬Ю停??一拐薪盗擞胨?粤ⅲ?踔脸鹕畹木?АU庵挚砗甏蠖龋?得髁怂?鼗炒笾荆?澳茏鲋性??鳌薄2懿傩鄄糯舐裕?怀莆?爸问乐?艹迹?沂乐?樾邸保??芪?锏皆ざǖ恼?文勘辏?欢系丶焯肿约旱牡檬В?睦?肯露嗵嵋饧?T偃纾?硭《?赜贸铝铡3铝瘴??苄刺植芟?模?∏榻衣恫懿俚某艏业祝?阉?孀谌??盍烁鐾赋梗?懿倏聪?模??倾と唬?隽艘簧砝浜埂:蠓?渤铝眨?运?担骸叭昵拔?境踝飨???镒垂拢?梢玻豢赡巳杓白妗⒏敢?俊背铝沾鸬溃骸凹?谙疑希?坏貌环⒍?!辈懿僖恍χ弥???铝瘴?邮隆H绻?懿倜挥锌砉愕男鼗常?衷趸嵘饷獬铝眨 张辽被俘虏时还辱骂曹操,操趁刘备求情时厚待他,后张辽忠心耿耿,转战沙场,为他立下不朽功勋。正因为曹操的宽厚胸怀,才使得曹营战将如云,谋士如雨。徐晃则是与曹操对阵中,被他赏识而派人劝其归附的。拔于禁、乐进于行伍,纳张颌于战争之中,用典韦、许褚于民间。
  实际上曹操又是一个慷慨多情的人,对待朋友至诚至善。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他给朝廷上表,给荀??葱牛??髫?热颂峒肮?危?棵客纯蘖魈椋??峋阆隆K?担骸肮?钚⒉宦?氖??嘤胫苄??荒辏?柘占枘眩?怨差局?S忠云渫ù铮??朗挛匏??停??院笫率糁??我庾涠?е???瓷诵摹=癖碓銎渥勇?ЩВ?缓我嫱稣撸?纺钪?猩睢G曳钚⒛酥?抡撸?煜氯讼嘀?呱伲?忠源送聪АD魏文魏危。⑼词е?椋?У恐?猓?缬谘员恚?钊司磁濉K?颜庵挚砗曛?模?欢侠┐笱由欤?髡虐?瘛⒂γ瘛T诓堋⒃??街校?谌巳安懿俪迷?懿〖惫ゼ街荩?懿偃衔?街萘付唷6?以?苁窒律笈溆谢?保?纯杉比。?⑶康髦赋觯骸肮劢窈碳谠谔铮?址厦褚担?么?锍珊笕≈?赐怼!钡辈懿僖?檬ぶ??诓滞び?皆?苁保?寥梭焓澈??杂????帕钊??骸叭缬邢孪缟比思θ?撸?缟比酥?? ”他取冀州后又下令曰:“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他抚民、轻赋,解决了军粮,争取了民心,为芟除群雄,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任灵华,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副主任、曹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意象美学,曹魏文化。
  
  参考文献:
  [1]《曹操集•短歌行》,中华书局,1959年版。
  [2]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
  [3]邓富华:《浅谈曹操诗歌的生命意识》,《语文学刊》,2002年第2期。
  [4]魏宏灿:《曹氏家族的武功修持与文学创作》,《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5]曹明福:《曹操的人格风范》,《领导科学论坛》,2002年第3期。
  

远离战争硝烟的曹操
目录

  •  / 张 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