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第6期 ID: 402386

  

结合语境用造词扩展法解答近义词辨析题

◇ 汪海林 王利平

   近义词辨析题是历年来高考中频频出现的一道题。由于此题涵盖的词语面宽,词语之间的差别性不是很明显,甚至有的词语本身就较为生僻,再加上学生平时阅读面本身就很狭窄,词汇量积累不够,语感差,判断时只凭自己的主观感性认识,不能够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词语进行仔细地揣摩与辨析,因此在做题时感到模棱两可,甚为棘手。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对此题的讲解就显得至关重要,有的老师采取的是“词海战术”,搜集大量的近义词,注上它们的意思,再让学生死记硬背,甚至猜题、押题,但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二、三、四,甲、乙、丙、丁一大串理论来,往往看似全面有效,实则在运用当中由于其过于繁杂使学生难以真正掌握。那么如何找到一种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答此类题目呢?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采取造词扩展法解答此类题目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针对一组近义词的意思的辨析扩展引申到对不熟悉词意义的揣摩,尽可能做到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达到对未知词语的理解,达到一种知识迁移的目的,揭开其神秘朦胧的面纱,露出其本来面目,再用具体的语境当中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反过来佐证自己对词语的揣摩理解的正确与否,最后对一组近义词做出正确的理解与选择,从而达到从已知世界向未知世界的飞越,感性思维与理性思辨的完美结合。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__日本侵华历史,引起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___疾病。
   (3)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_________了。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看第一句两个选用词“窜改”与“篡改”,相同之处在于“改”这个词,都有“改动”之意,不同之处在于“窜”与“篡”这两词根。我们可用扩展法来对这两个词根分别组词,“窜”可组成“点窜”等词,侧重于“修改”、“删改”之意;而“篡”则可组成“篡位,篡权,篡夺”等词,这些常用词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一般都知道其中有一种用作伪或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某种利益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思,有明显的贬义词的意味,由这些词类推,学生对“篡改”一词应有了大致的了解,再结合语境分析,①题中明显出现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用作伪的方法来改变历史,掩盖他们的侵华罪行。这样一来,对词语的揣摩在语境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佐证,使揣摩推测不只是主观感受,而是成为一种科学的理性的分析,那么第一句的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以此法类推,第二句两个选用词“驱除”与“祛除”相同之处在于“除”这个词根都有“除掉”之意,不同之处在于“驱”与“祛”这两个词根。用扩展法对这两个词根分别组成常见词,“驱”常组成“驱赶,驱逐”等词,意思偏重于“赶走”之意;“祛”常组成“祛病、祛邪、祛魔、祛祟”等词,这些词学生知道它们往往多侧重于民间习俗或迷信方面,以这些词语类推,“祛除”的意思在学生的头脑里应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再结合语境,出现了“端午节”及“民间习俗”等字眼,答案就不言而喻了。第三句以此类推,也可使问题迎刃而解。
   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_________。
   (2)“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_________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3)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_________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缩小、控制
   B、圣地、减少、控制
   C、圣地、缩小、抑制
   D、胜地、减少、抑制
   第一句两个选用词“胜地”与“圣地”最大区别在于“胜”与“圣”这两个词根,而学生调动有限的知识积累,可以很清楚体会到“胜”可组词“名胜”“胜景”等词,多指风光优美之地;而“圣”可组词为“神圣、圣洁”等词,多指一种在精神上意义重大的意思,再结合语境分析,句中明显表现井冈山等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都是意义重大之地,那么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出①题的正确选项为“圣地”。第二句区别在于“小”与“少”两个词根,“小”与“大”相对,“少”与“多”相对,结合具体语境,重在“差距”两字,指差距多用“大、小”而不用“多、少”,故选“缩小”。
   例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_________,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2)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_________,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3)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_________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A、质对  协议  不日
   B、质对  协约  翌日
   C、质询  协约  翌日
   D、质询  协议  不日
   第一句中“质对”与“质询”区别在于“对”与“询”这两个词根,而“对”可以组成“对证,对质”等词,“询”可组成“询问,咨询”等词,重在“质疑、询问”,结合语境,应用“质询”。“协议”与“协约”不同在于“议”与“约”两个词根,“议”可组成“计议”、“议论”,而“约”组成的“条约,约定”,这里应该用“协议”。第三句也可用此种方法解答,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结合语境用造词扩展法解答近义词辨析题,最大的好处是简便实用,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两词的不同之处扩展组词,通过组合的常见、常用的词语,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用已知来类推未知,用熟悉的词来理解不熟悉的词,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再结合对具体语境的客观正确分析,提炼有用的语境信息来证明对词语的分析揣摩,得出正确的选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取得触类旁通、一目了然的效果。
   汪海林,王利平,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团风。

结合语境用造词扩展法解答近义词辨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