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第6期 ID: 402385

  

文学作品阅读感悟类试题例析

◇ 唐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7~9年级能“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根据这一要求,中考语文阅读也强化了对感悟类试题的考查。下面笔者就以《远去如花》为例,谈谈文学作品中感悟类试题的解答。
  远去如花
   ①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日子,一直慨叹自己生命中的那些幸福过快乐过的往事都已逝去无踪,汹涌奔向眼前心底的,似乎都是不被预料的挫折和坎坷。就仿佛人生一下子进入了漫漫长冬,春暖花开成了遥不可及的梦里风景。
   ②想起春暖花开,便想起那一年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当代课教师时,班上一个叫李叶叶的女生。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甚至连电都不通。每一家都是破败的石头房,斑驳腐朽的木板围墙和院门。正值夏天,我去李叶叶家家访,一进院子,立刻被一片花的世界包围。满院的花儿,在风中轻吐着缕缕芬芳,一时间,我愣在那里。之前也曾走访过许多学生,几乎每一家院里都是凌乱至极,不是堆着木头就是石头,像眼前这一片炫目的灿烂,让我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③李叶叶的母亲告诉我,那些花都是李叶叶栽种的,而且每天都去井边提水浇灌,已经三年了。十三岁的李叶叶对我说:“我不喜欢院子里那么脏那么乱,虽然我们每家都很穷,可是种些花也不用花钱,就是多去提几趟水,那又能累到哪儿去!老师你看,这一院子的花,出来进去的,看着心里也舒坦!”
   ④第一次,在这个贫困的山村,我看到了一种美好的希望。之前,看着每一家的萧条,看着每一张脸上的麻木,心里就泛着无由的沉重,似乎只有在那些学生的脸上,才能看到一种生机,却也是担心以后他们会像父辈一样在这贫穷的风霜里沧桑了笑容。
   ⑤还有一年,客居在沈阳。那时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在这个城市里艰难地为梦想而奔波劳碌。住在城市边缘的一个破旧的二楼里,每天要穿越大半个城市去上班,基本两头不见太阳。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直至世事的风霜让心中的梦想蒙尘。
   ⑥一个周日,起得晚,推开窗,很好的阳光,六月的空气带来城市外的清新。蓦然间,便闻到了一种淡淡的清香,四下张望,见对面的平房里,一个女人正往窗台上摆花盆,花盆里绽放着几朵小小的淡黄色的花。这一刻,向来对花卉不感兴趣的我,忽然间便仔细端详起那盆花来。植株极矮,花朵也小,一种很浅淡的香,似乎随时都会消散于空气之中,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嗅到。虽然我根本不认识那盆花,但在那个上午,却被它长久地吸引了目光。
   ⑦终于,午后去向那个女人请教,那是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我知道,她在附近的一所郊区中学当老师,很坚强也很乐观的一个人。她告诉了我花的名字,但是现在已经记不起了,只记得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而且这花生命力极顽强,长久不浇水也不会枯萎,冬天的时候也冻不死,天暖了会自然长出新的枝叶,然后开花。她说:“我很喜欢这盆花,它陪伴我好多年了,也许,我是需要它的那种顽强精神来鼓舞自己吧!”
   ⑧是啊,这样的花儿,和她的确很像。花儿只要有阳光空气甚至极少的水就能存活下来并美丽绽放,而这个残疾女人,亦是如此,只要心中有希望,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都会对生活露出最真诚的笑容。
   ⑨在一个很深的夜里,想起了那些远去如花的幸福和欢乐,也想起了与花相关的几个人,心里便轻松了许多。生活也许并非如我想象般艰辛,或许只是我的心里已经太久没有拭去那些梦想上的尘埃。而且,在那个夜里,很巧的,上网,竟看到了当年的李叶叶在大学里发来的邮件,她说:“老师,还记得我当年种的那些花吗?今年又开放了,现在是我妹妹在照看它们!我的家乡已经变样了,再不像当年那样贫穷,而且,每家的院子里都有花儿在开放……”
   ⑩是的是的,那些花儿谢了,明年依然会开,它们永远不会丧失开花的心。而我生命中那些逝去的美好,也定会如那些遥远的花儿般,次第绽放,一一重来!
   第一大类:文本型感悟题
   试题设计1:读了本文以后,你从中领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试题解析1:
   ⑴试题特点:这类试题,往往请考生就文章的主题、思想内涵、蕴含的哲理等发表自己的感想。
   ⑵提问变式:“请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你读了本文以后的感受”。(《传递》)“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雪一化就有路了》)“小说意蕴丰富,你从中领悟到了怎样的道理?”(答出两点即可)(《命系悬壶》)
   ⑶方法总结:解答这类试题,必须认真阅读文章,依据题目要求,多角度地思考、领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而是否可用原文回答,则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如果明确用原文回答的,那就一定要用;如果没有明确要求,则要仔细阅读文章,看有没有揭示主旨的句子,如没有,则自己概括。
   ⑷答案示例:只要心中有希望,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都会对生活流露出最真诚的笑容。
   第二大类:话题型感悟题
   试题设计2: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的一生中,坎坷、挫折、失败、贫穷、残疾,或是其他形式的不幸、厄运,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任何一个人的头上。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试题解析2:
   ⑴试题特点:题干中提出一个与选文相关的话题,要求考生谈自己的感悟。它与文本性感悟题的区别是,缩小了答题的范围,对题目做了进一步限制。
   ⑵提问变式:“读完本文,你是否赞同文中母亲的教育方法,并说明理由。”(《母爱的硬度》)“文中叙写了老村和老屋的种种变化,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请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老村与老屋》)
   ⑶方法总结:阅读文章内容,把握中心思想;看清选文话题,明白选文的内容(中心)与话题的关系;围绕话题写出答案,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
   ⑷答案示例:苦难和不幸是人性的试金石,它们给人带来痛苦和折磨,没有人喜欢,但也没有人能够拒绝其到来;我们所应做的是正视它们,顽强乐观地战胜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得强大,否则你就会沦落甚至被击垮。文中的李叶叶和那位女教师,面对贫穷和残疾,没有丧失对生活对明天的希望,坚强乐观地面对,最终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创造了人生的精彩。她们都是生活的强者。

文学作品阅读感悟类试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