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995

[ 窦银强 文选 ]   

高考话题作文能力提升技巧谈

◇ 窦银强

  一、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8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状元申屠李融在谈及自己何以取得优异成绩时,向大家推荐了一个经典的学习方法——纠错法,就是把原来做错的题目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并经常拿出来看看。这对提高成绩帮助很大。
  要求:①对申屠李融的学习心得你有何感想?请以“纠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题目,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写作指导
  
  多角度立意,扣准材料行文,合理联想拓展。
  1 可以从多角度立意
  ①倡导读书方法,学习中去感受、积累需要“纠错”。可联系自己的读书生活来谈读书“纠错”对于成才、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性,读书就是一种不断纠错。不断进步的过程。倡导人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②让读书成为调整自己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针对现实生活中部分人已经不会读书或不再读书的现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倡导: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提高生活的品位,让读书成为生活追求的目标,让读书成为人类心灵的按摩场。如果从怎么做的角度谈,可以论述如何利用网络读书,如何利用学习和工作之余的时间读书,以及主要读什么、偶尔读什么、不应该读什么等。倡导人们知道怎么学习。
  ③读书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事情。可从自己读书的感悟谈起,阐述历代中国人对读书的态度,“纠错”在读书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此说明读书一直是中国人的一种提高自己。报效国家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传统,“纠错”更是自己读书人生中的最忠实伙伴。
  ④让读书与“纠错”同步。今天的人们将读书作为当今谋生的一种手段是非常必要、可行的。但从自己读书的所得来谈,读书可以提高思想的层次,“纠错”可以丰富读书的内容。我们可以研读社会的科学的图书,但要在研究时,掌握正确的读法,这就要把“纠错”当作一种能’力,才能把承载传统文化的书与时代的进步结合起来。
  ⑤“纠错”就是读书,读书是无止境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力量也是财富,读书就是一种高层次的“财富”,而“勇于纠错”更是一笔人生财富,倡导人们学会学习。
  2 扣住材料行文:材料作文的关键在于扣住材料行文。一般来说,文首扣材料便于统帅全文,行文主体分扣材料便于拓展内容,结尾扣材料便于总括全文。在扣材料时,可以扣某一条材料,也可扣几条材料,也可扣住材料的关键词语,如果不扣材料容易被判偏题。例如《正视错误》一文,在行文中所选材料同类的太多。读起米感到拖沓,内容不精炼,得分也就不高。
  3 合理联想拓展内容:在行文中,应该扣住材料的关键词语,例如本文就要抓“纠错与读书”,然后在行文中用某一条或某几条相关材料作为行文的中心句,来展开文章的内容,或可依据材料提示展开联想,或选用古今中外有关的人或事。由于本文材料是叙事类。所以行文中要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特别是有思想性的正反事例,来提高文章的思想性,表现作者的思想力度,例如《在跌倒处》一文就没有把“纠错”放在重要地位来论述,同时论述材料显得单一,也影响内容的表达。
  4 语言运用要形象生动:作文的语言要用熟忌生。平时可从以下方面积累:①大量运用古今中外的名言(例如诗词,寓言,传说,小说,散文中的名人名言),②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引用等),③行文语言运用修饰语,形容语,限制语等,增添文章的文采。
  
  三、能力提升技巧点评
  
  三类文
  正视错误
  四川一考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是否敢正视错误,从而改正错误。
  这才是最重要的。
  正视错误,才能发现不足,才能找到纠正的方法。(中心句)
  中屠李融,他在学习中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他不仅没有回避它,而是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经常翻阅。正是由于他正视了自己的错误,并克服了错误,让他最终获得了高考状元的桂冠。(例证正面)
  正视错误,才能迷途知返,才能重新走上光明大道。(中一心句)
  他是一个小偷,进过监狱。同时,他又是一个警察。也许你会感到疑问,怎么他又是小偷,又是警察呢?他是一个美国人,美国有规定进过监狱的人是不应当有资格当警察的。然而他就是一个例外。为什么呢?(例证)
  原因在于他在服刑期间、诚心改错,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报考警官学校。由于他的行动感动了人民,破格让他参加。完成了他由小偷向警察的人生转变,让他重新走上了康庄大道。(分析原因)
  正视错误,才能及时补救,才能不堪设想的后果得以补救。(中心句、过渡)
  众所周知的语言故事——亡羊补牢就让我们体会了正视错误的重要性:纸上谈兵的赵括就让我们体会到了高估自己而不承认自己错误而付出的惨痛代价:唐太宗面对魏征的谏言敢于正视错误才让我们知晓了唐朝的盛世。
  正视错误,才能发现不足,发现不足,才能寻找方法,有了方法,才能改正错误。(中心句)
  被挡板挡住的跳蚤,它锁定了自己能够跳高的高度,错误的认为上面一直有挡板,一味坚持错下去,这就注定它永远摆脱不了束缚。
  龟兔赛跑中。兔子的失败在于它的骄傲,但它并未面对,勇于承认,更谈不上补救。况且补救已晚。注定它要失败。
  乌龟正视了自己慢,并及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补救,因而它成功了。
  错误并可可怕一,只要你肯面对,肯改正,那胜利的阳光就会照耀你。
  总评:此文属于三类文,分值:内容15+表达15+发展14=总分44分
  1 本文的优点是能扣住材料立意。摆事实讲道理,语言也较好。
  2 此类文章要提升为二类以上。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修改。
  A 优化材料,文章所选材料太多,缺乏一定的逻辑顺序。特别是文章后面的材料应该大胆删改。
  B 中心句应该删改为:(1)只有正视错误,才能发现不足;(2)发现了不足,就应该花大力气去改正:(3)在改正的过程中,要有勇气面对各种困难。
  C 语言要有文采。全文叙述语言多,修辞句式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使用较少。
  ’二类文
  在跌倒处
  四川一考生
  有的人,在跌倒处赖着不走,
  有的人,在跌倒处爬不起来,(开门见山扣题)
  有的人,在跌倒处再次跌倒……
  然而,还有些人在跌倒处站起,就努力不再次在这里跌倒。中屠李融就是这样一个人,高考状元就是这样练成的。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无业游民:不管曾经是落崖惊风还是一如既往的风平浪静……
  关键就在于你如何的面对自己的“跌倒”。
  这就让我想起一位天才——梵高,悲情的代名词6当一声枪响,那个人便在他最后一次跌倒中。黯然而去!因为他无法面对生活中的 一次次“跌倒”。生活的穷困没有换来他对自己的思考,而是那一声枪响即便像那向日葵开得那样鲜艳、热烈而富有激情,又能怎么样呢?无法掩盖他是一个生活的懦夫,
  泰戈尔诗云:“可能问不可能:‘你住在什么地方?’不可能回答说:‘在那软弱者的梦里。’”看来泰戈尔不幸言中了梵高的悲剧,一个不敢在跌倒处爬起来的软弱者的悲剧。
  那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一次次的“跌倒”呢?(设问启下)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在跌倒中反省自己,改过自己的错误。才能再一次“爬起”并少的重复那样的跌倒。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天才——帕瓦罗蒂,一个声惊世人的歌唱家。可在成名之前,他只是一个任人取笑的胖子,在音乐学院里为听到教授的课,人们都必须要跑着去挑好的位置,显然他是最慢的一位。可他并不气馁,不断地思考,既然跑不赢,那就只能认真听。时间证明他是对的!
  他成功了,因为反思了自己,既然与其他人“赛跑”是一个错误,那又何必接二连三的错呢!在反思另辟蹊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帕瓦罗蒂并没有在“跌倒”中萎靡不振,而选择了“站起来”,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在跌倒处,我们是否该学习帕瓦罗蒂呢?
  在跌倒处,选择做生活的懦夫还是强者?
  一切都将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总评:本文属于二类文,分值:内容17+表达17+发展16=50分
  1 优点:本文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对待“跌倒”不同表现,结果,最后指出关键在于态度。内容能扣住材料展开话题、结构较为完整,语言较为流畅。
  2 此文要提升为一类文的技巧方法:
  A 重心应放在怎样“纠错”上。跌倒了应该怎样爬起来,振作起来,可以从多方面展开。
  B 材料应该更深入些,分析评价应该用材料中人物的典型言行来论述。
  C 全文语言平实而缺乏色彩。应该多使用修辞、句式等技巧使语言有气势有文采。
  D 对材料的使用不够典型,说服力不强,应当重点突出人物的言行。最好采用对比、引用、描写等方式。
  一类文
  人生是一支由错误纠结的网
  四川一考生
  错!错!错!
  莫!莫!莫!
  繁复的人生,繁芜的世界……
  人生像一张网,布满了错误的纠结。是无数错误系成了结,才成全了人生一张结实的网!人生——错不要紧,最重要的是纠错。像中屠李融一样,懂得纠错。走向成功。
  站在历史长河的岸边,漫溯一道道历史沟渠……
  纠正自己的错误,成全一生的辉煌!(中心句)
  古今盛唐,鼎盛不衰。贞观之治,繁华依旧。隋朝强大但却十分短暂,是什么让唐朝在历史上熠熠生辉300年?——是一个懂得自我纠错的开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知人善任。纠错自省,让唐朝至今都是我们的骄傲!原来纠错不仅成就一代明君的英明,更使一个朝代继往开来。
  站在悠然的南山脚下,赏天边云卷云舒
  纠正自己的错误,心灵的释然。(中心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内心深处的呼唤,一遍叉一遍!也许官场仕途本来就不属于陶潜。“回来吧!''陶渊明面对人生道路的错误,终于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踏上了会回内心深处的道路!——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错误阻碍了陶渊明。是纠错成全了陶渊明。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过渡句)
  纠正自己的错误,成全情感的超脱。(中心句)
  康河仍旧是康河。剑桥依旧是剑桥,徐志摩却早已不再是当年的徐志摩了!回到英国,徐志摩带去了在中国已做的决定,带去了已纠正的才错误。放弃那一段弱水三千的感情,放弃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放弃那一段执着的内心经历。徐志摩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不再执着,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又有谁知道,这片充满错误的云彩是怎样的阑珊。
  因为失败,所以颓废;因为失落,所以沮丧;因为错误,所以默许今生的放弃。于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迎接失败,却成了世界上最失败的人。
  最失败的人,是最错误的人;但最成功的人,却是懂得纠错的人!是错误成全了失败,也是错误成就了成功!人生是一张由错误纠结的网……
  错!错!错!
  莫!莫!莫!
  总评:此文属于一类文。分值:内容18+表达19+发展18=55分
  主要好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审题立意较为深刻,认为人生是一张由错误纠结的网,只有勇于纠正,才能获得心灵的释然,情感的超脱,成全人生的辉煌。
  2 内容表达形象生动,层次清晰,材料较为新颖,有说服力,内容丰富。
  3 语言表达流畅生动、准确,干净利落。全文运用的修辞句式较为自然。

高考话题作文能力提升技巧谈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