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训练目的
1 论点正确、新颖、有针对性。
2 论据应可靠、典型、新鲜。
二、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4月1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飞抵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他强调,现在救人是最紧迫的问题。一个人也不要放弃,要调动一切力量参加搜救工作。
②玉树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地震发生后。人民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部队很快赶赴现场抢救,中央有关部门也派出了救援队,不少省份自发地派出了救援小组。
③在广西巴马县的干旱受灾地区活跃着一支车友义务送水队。送水队员中有的是放下手中的生意,有的则是利用假期聚到一起,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往返于村庄到县城供水点的100多公里的山路上。义务给群众送水,缓解了当地群众的饮水困难。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审题谋篇指导
1 审题重点指导
要使自己的观点正确有针对性,首先要读材料。要针对材料所揭示的道理去选择,确定自己的观点。所谓新颖,就是指选择确定的观点一定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来,又要从人人眼中有和人人笔下无的角度组织好自己的观点。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一要总体把握材料内容,全面理解材料。例如本文可从材料中提炼出“团结、奉献、爱心、和衷共济、和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观点。二要选择好阐述观点的角度,因为从材料中引申出的观点多、涉及范围广,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角度、一个话题立意,切口要小,挖掘要深(并列、层递、总分)。三要选择生活中的新鲜材料和感人事迹。如“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来使文章的观点新颖、打动人、感染人。
2 谋篇构思要点:论据可靠、典型、新鲜
要让论证可靠是指选用的论据应该一是历经千年为人们所公认的道理:二是自然科学论证的原理、数据、推理、公式定理等;三是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遵循的社会公德、礼仪、习俗、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等。论证的典型就是为人所信服的说服力强的事例及道理。新鲜就是指选用的角度要新,人人都用的则旧,人人笔下无的则新。一般来说教材中的典型例子,生活中的名人逸事、诗词曲赋中的名言名句都可新可旧,例如人人都会选用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数尽还复来”。以此显示李白的狂放则旧,而选用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来表达李白的狂放则新。其次对人们常用的典型事例换一个角度来说,也会产生新颖的效果。另外选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化用典故,引用诗词曲赋也可达到新颖的效果。
其次要做到论据可靠、典型、新颖,必须做到“三要”。一是要“用熟忌生”。即写作时要以自己熟悉的典型材料论证观点,不要临时编造一些自己生疏的,道听途说的,或乱编造的材料。这就需要平时熟读几本书,熟记几个人,熟背若干诗词曲赋。二是开口要小,挖掘要深。一篇作文选材不宜多,应扣住作文要求,深入挖掘论据内函。说服力才强。三是论据要紧扣作文观点,能证明作文观点的论据就是典型的。例如扣住本次作文的立意,“团结互助”首先想应从哪几个方面阐述;“团结互助的表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不团结不互助的后果”。再确定选哪些材料来证明。可将材料化用为论据,可化用教材以及生活中的例子。最后考虑把哪些材料放在前,哪些放在后,使文章形成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就行了。
3 关注论点、论据与作文要求的关系
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是提炼观点的基础,本次作文的论点必须从材料中提出来,丢掉材料另说则属文不对题。论据可化用材料。也可另外选材料作为论据,但论据与材料之间应有相似点和类比性。
四、优秀作文点评
血脉相连 大爱无疆
四川省一考生
从地震到灾难,我们看到了凝聚的力量,从大旱到灾难。我们显示了爱心的奉献,从领导到群众,我们明白了血脉相连和大爱无疆的真谛。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我们以生命的名义。在大灾大难面前“敢叫日月换新天”。
“一个人也不要放弃,要调动一切力量参加搜救工作”。救灾第一线,国家领导人给灾区人民带来生的希望,用振振有词的声音传递着信心。用无言的行动诠释有声的爱。不知当时掩埋在废墟下,在黑暗死寂的环境中在听到这句振奋人心的话语时,有没有重新燃起生存的意志,坚信着获救的时刻一定会来临。
大灾大难面前,有国家不倒的顶梁柱,支撑着句句无私奉献的话语,牵动人心;无声的行动,点燃信心。国与民心连心,创造生命的奇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血脉相连,生死相依。时间就是生命,灾难就是命令。
从汶川到玉树,我们无时无刻不看到一道道绿色的迷彩服穿梭在废墟上,草绿色迷彩服,在废墟上扬起希望的风帆。
他们秉持着灾难的号令,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正是因为有了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才有了汶川地震武文斌战士,连续工作数日之后献出年轻生命的感人事迹:才有了玉树废墟上舍弃照顾即将出生儿子的战士,奔赴前线的感人精神。
大灾无情。人有情。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诠释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的中华魂,玉树不倒,中国不倒!
劲往一个地方使。将产生无穷大的力量。湖南雪灾。冰封了游子回乡的路,雪中送碳,温暖游子心灵的路;西南大旱,蒸发了生命之本,义务送水。解救等候的饥渴村民。不管哪里有灾难,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奉献,哪里就有爱心。凝聚十三亿人的力量,生命将不再脆弱。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同是炎黄子孙,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血脉相连,同是中华儿女,凝聚生命的力量,我们心手相牵。
简评:文首扣材料摆出观点。总领下文;主体从三个方面展开,由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解放军的救灾行动。再由点及面拓展。最后总括全文深化主旨:我们都是一家人,心手相牵,心心相印。论点正确深刻,针对性强,说服力强;论据可靠,典型新颖;论证语言流畅,层次清晰,结构谨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