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954

[ 蒋海霞 文选 ]   

重视低年级学生的写话练习

◇ 蒋海霞

  《新课标》为低年级学生写话目标指明了方向:“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从新课标的实际要求出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写话练习。
  
  一、点燃动笔的情趣火花
  
  1 仿写课文,降低难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低年级学生对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因此常常为“写什么”而烦恼。让学生模仿课文来写作,就是指在写作形式上、思路上、语言组织或表达方式上有相仿之处,而具体要表达的语言和词语运用等方面还需学生自己思考。这就是说,既要给学生一个写作的“阶梯”,又要他们用力攀登。因为有课文的参照,写作难度大大降低,这种仿中有创,仿中有新的方式可以带动学生向完全独立性的作文过渡。这在低年级写话练习的起步阶段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2 续编故事,放飞想象
  有人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写话教学中,笔者常常依托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利用文本的空白处、拓展处,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如讲完《狐假虎威》一课后,请学生想象:当老虎从百兽口中得知真相后。再次碰到狐狸,会发生什么事呢?让学生以此展开想象。同学们联想的故事精彩纷呈,想象的翅膀迎风展开,思维的羽翼不断变得丰满。
  3 走进生活,感受真实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把生活看成七色阳光,采撷生活中的朵朵浪花,指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提高对生活的认识。有个学生在写话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拔牙”的经历:“妈妈拿出一根结实的线,套在我的牙齿上,让我自己拔牙。我在心里默默地鼓励自己坚强,坚强,再坚强。我轻轻一拉,谁知我的牙齿太小,线一下子滑落了下来,于是妈妈又帮我把线套了上去。这回,妈妈使劲把线扎在了牙齿的底部,我轻轻一拉,牙齿就掉了下来。顿时。嘴里有股涩涩的味道,原来流了一点点血……。现在我终于尝试到了用线拔牙的感觉了,一点也不疼啊!”稚嫩的语言。真实的感受,谁说孩子不会“作文“呢!
  
  二、润物无声的例文滋润
  
  教师的“下水文”是给学生一个可参考的方向。为了避免学生一味地简单模仿,笔者认为“下水文”不一定是非得在教学写话时的范文,它可以贯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尤其适合晨会课或班会,让学生在懂得道理的同时受到文学熏陶,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笔者曾作过这样的尝试:有一次,班上的小高同学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窗户的玻璃,他很是害怕,极力想掩饰自己的过失。这事给他妈妈知道后,他的妈妈二话没说,主动带着孩子来到学校,趁着其他同学放学回家之际,悄悄地安装上了一块新玻璃。这一切,小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随后妈妈又谆谆教导儿子:“做错了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承认的勇气。”小高妈妈以其身体力行的独特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做一个勇于承担错误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行为,使笔者深深感动,立即写下了一篇《妈妈的爱》来赞扬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学生们从这个事例中不仅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还学会了要细致敏锐地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这篇“下水文”使学生对人物的写话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引领他们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了父母的爱,那有别于嘘寒问暖的另一种爱,他们的心灵接受了一次净化。笔者认为,常作这样的例文滋润,学生的心中便有了很足的“底气”,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三、注重评价的智慧引领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作文是心血的凝结,即使是低年级学生的练笔。低年级的孩子更在意老师的评价,一句赞扬。一句鼓励,会使他们兴奋不已。善于发现学生写话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点。放大了看,它就是一个亮点。对写话的评价不应是整个写话教学的最后一道工序,而应是学生再次作文的加油站。低年级学生还没有自改写话的能力,笔者经常尽可能地在全班交流学生的写话,尽可能地发掘学生写话中的闪光点来加以激励,引领学生从不同侧面发现学生写话中的优点,获取可借鉴的资源。学生总是很享受这一生命过程,他们获得了写话带来的成功体验,享受写话带来的愉悦感,写话价值也就得到了最大化。
  让我们一起努力,点燃学生的激情,放飞他们的想象,让写话伴随学生的情感参与,自主体验,智慧生成。唯有如此,处于写话起步阶段的学生才能快乐进行写话练习。

重视低年级学生的写话练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