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在6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写出一篇8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位临考师生都极为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对全国近十年来高考高分作文的分析,谈谈取得高分的途径,希望对临近高考的语文老师和学生有一点启发。
一、靓丽标题,赏心悦目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所以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高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
那么,如何拟写出好的标题来呢?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不管是话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如果你决定写议论文,最好是在标题中确定写作范围,或直接以中心论点为标题。如《天道酬诚信》(2011全国卷)即属于直接以中心论点为标题的文章。
如果决定写记叙文或散文则可以以“人”、“事”、“物”为标题或以自己的感悟、事件的中心、文章的线索、人物的典型性语言等为标题。如:《旧书》(2011湖北卷)即以“物”为标题。
2.以诗词歌赋、格言警句、俗语谚语或一些流行语为标题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以《你总是心太软》为题,写父母或老师对孩子或学生疏于管教,以此来强调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发如雪》为题写苏武牧羊几十年,由身强力壮的青年到鬓发如雪的老者,却始终不改对汉室的忠诚,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强调“不忘使命”的重要性等。
3.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如《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生活好比一桌宴席》、《现在?现在!》、《成才全靠父母吗?》、《坚强——生命之花》、《鸟的评说》等。
4.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着一袭美丽的绿袍》、《一丝甘醇沁心田》、《在爱的牵动下飞翔》、《三月陌上花自开》等。
5.反常法,如《我想当个差生》、《往事并不如烟》、《渴望停电》。
二、凤头满眼春,好头成功半
古人说的“凤头豹尾”的“凤头”,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高分作文的开头:
1.引名句,起点高远。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唯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1999年广东《学无止境》)
2.巧博喻,形象开阔。如:语文是钥匙,为我们开启认知世界探索未来的神秘大门;语文是财富,在前进的路上,为我们创造创新铺垫基石;语文是宝藏,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语文是一本本经典名著,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呈现在你面前,让你爱不释手;语文是一篇篇佳作美文,明快节奏、展现色彩,书写世间情怀,让人流连忘返。语文在我们生存的空间游离,然而,咫尺天涯,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2007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选《说爱你不容易》)
3.运用排比,造势磅礴。如: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美丽的丝绸;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雨滴落下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先哲们逝去了,但他们精神与智慧的芬芳,却仍萦绕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遁不散。(2009年黑龙江《给“面包”的世界加点芬芳》)
4.用题记,揭示主旨,如:一棵芦苇并不会快乐,当她快乐了,是因为她开始了思考。(北京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杯中窥人生》)
三、彩练舞当空,包装扣心弦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我们谈作文要创新,许多同学往往只注重作文内容、立意、语言等方面的“出巧”。其实,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看全国满分作文,各种各样的创新形式让人拍案叫绝。
(一)议论文、哲理散文类
1.横式总分结构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观点明确,层次分明,从不同的侧面阐述或证明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要紧扣中心论点。分论点要简洁、鲜明、突出,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上服从或服务于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连缀起来可构成一个排比句。比如,2007年江西省高考文科状元朱虹璇的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⑴变式一:“三三三”式。开头三个排比句,中间三个事例(或抒情,或描写,或论述),最后三个排比句,前后一一对应。开头三个排比句,或议论,或抒情,起统领或起兴作用;,最后三个排比句,或议论,或抒情,起总结或升华作用。比如,2006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做真正的自我》。
⑵变式二:小标题式。开头一段总领全文,然后用三个小标题分别统领一个部分,最后简要总结,回扣开头。
比如,2007年江西省高考有一篇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就分别加了三个小标题:“抚慰心灵之痛”,“陶冶心灵的情操”,“心的清泉”。
2.纵式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各个分论点之间有着层层递进的关系。200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怀想天空》,有一篇就添加了三个小标题:“一个人的天空”、“三个人的天空”、“一群人的天空”。这三个小标题呈递进式展开,逐层深入地论述了“用爱点亮天空”的主题。其变式与横式总分结构类同。
(二)记叙文、抒情散文类
1.画面组合式
就是围绕一个中心,连续将几个不同场景下的画面排列在一起,给人以电影蒙太奇式的感觉,结构层次简单,如同一组图片连接在一起。有的是不同人不同事的横式排列,有的是同一人的不同画面的纵式排列。比如,2007年北京卷优秀作文《沉默的父爱》,展示给读者的是6岁、16岁、昨天、今天四个不同时间的不同画面,形象化地传达出父爱的内涵。
2.扇面展开式
以一句话、一个字为中心,四面展开布局,呈扇状结构。比如写“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就可以段段都以“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为开头:“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勇敢地在风雨中翱翔,告知世人什么是奋斗和拼搏……”;“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将让盲人听到世界上最动听的歌儿……” “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将衔来橄榄枝,让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变得安定和谐……”等等。
四、文采飞扬,美感四溢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同样的道理,高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优秀作文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的奥秘有三:
1.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如果说,仅仅把月光比作流水不算稀奇,那么一个“泻”字配上“静静地”这一叠音词,就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无声响,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思。
2.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运用整句即运用排比、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来议论点题、抒发感情、总领全文,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整句适用于抒情和议论为主的文章。如2001年高考作文《家》的开头:“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无论是匆匆夜归还是离家远去,心中千丝万缕、时时惦念的地方,还是家”。用三个结构相近的句子组成排比句,用“飞鸟”、“船儿”、“旅人”类比来点题,形象生动而极富吸引力。有时文章老是用整句,也会显得呆板而毫无生气,这时就得运用整散结合句,形成一种整齐错落有致之美。如2002年高考作文《你要问我选择什么》:“……你要问我选择什么,我愿做一粒运往非洲贫困地区的粮食,为饥饿的人们奉献我的微薄之力;我愿化做一只和平的鸽子,去扑灭那战争的烟火,去抚慰那已经遭受创伤的南联盟人民,使人们知道,和平总是会来的……”这段文字以整句为主,间以散句,开阖自如,这种表达效果显然要比单一的整句或散句好得多。
3.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修辞手段使表达富有文采。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使语言骈散结合,形象鲜明,气韵流畅。音调铿锵有力,这就是有文采;有文采往往可以使文章产生一种思辨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或者使文章具有内在的气势,引起读者强烈共鸣。例如1996年高考作文片断:“面对着无言的伤口,我们不仅想到风波亭上的岳武穆,德胜门边的袁督师,菜市口前的六君子,我们还会想到邓拓、吴晗、老舍、彭大将军,想到我们民族首屈一指的人物的历史悲剧!面对这无血的创面,我们不仅想到王安石变法废弃的奏折,莫高窟内断头的佛像,民族工业残破的厂房,我们还会想到被推倒的古长城,被污染的清江水,被喝掉的教育款……想到我们民族的坎坷历程!一只残手,简直就是我们民族一切苦难和艰辛的耻辱碑刻!”这段文字作者选用了十几个事例,在运用语言表述这些事例时,于遣词造句上狠下了一番工夫。首先作者将这些事例分成两大组,用近似于对偶的形式,并列推出,给人以凝重悲怆之感;每一大组中又分别以五六个句子构成的排比组成,一气呵成,气势逼人;最后一句以借喻作结,鲜明冷峻,振聋发聩。正因为语言有文采,所以所叙事例尽管比较平常,却仍能表现出勃勃生机,使赖以证明的观点得到有力的张扬。
五、要写好文章的结尾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元人乔梦符说:“结尾当如豹尾,掷地有声。”明人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这句话是说,好的结尾,既要短小精悍,刚劲有力,又要言有尽而意无穷,留有空地,耐人咀嚼。
作者单位:甘肃武威第十五中学(7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