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059

  

穿越千年的箴言

◇ 储 蓉

  旧与新,往昔与现在,并不是敌对状态,他们在时光行程中互相辨认,以美为最后归依。
  —简 
  慢慢翻阅苏轼的时代,一卷《浣溪沙》,细细品读,不断求证,推敲诗人内心安定的魅力与返璞归真后的略带戏谑的言语。
  一场雨后,再看苏轼。
  夏天快消失的时候,遇见了一次当数有生以来最磅礴的暴雨。不知是昏黄暮色归还是青黛染苍空,偶尔有列车从远方驶来。
  列车轰隆隆的鸣响,逐渐越过单调的风声,有紫色的光晕浸入视野,框住脑子里转瞬即逝的数帧空白的影像,叠印着一位衣袂飘然的智者的身影。他随口吟咏的诗句,散落成“山下兰芽”的清新妩媚,延伸出“松间沙路”的幽静曲折,演化成“暮雨子规”的温润缠绵……栉风沐雨,一路芬芳,这芬芳穿越了千年时光,留给后世子孙说不尽的膜拜,道不完的景仰。他的名字叫苏轼。
  任何看似颓唐的态度背后,都深深隐藏着不如愿,化为没有言语、如深渊一般的平静与安宁。这些,不正如苏轼一步步深陷泥泞仍能发出“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感慨吗?
  生命永远在和背弃真理的傀儡抵抗,带着与生俱来的凛然。苏轼被贬黄州之后,仍然充满斗志,信奉灵魂赋予自己的情感。被世俗压弯的肩膀,被茫然拖累的抉择,蛰伏在属于诗人自己的怅然与困惑中。即使要为自由付出再多的代价,哪怕是居无定所,诗人也泰然自若。
  
  链接中考
  
  1. (2008年无锡市卷)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仍笔耕不辍,他的学生既赞美他这种创作精神,又担忧他年老体弱。对此,季老引用苏轼《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词句作答。
  2. (2009年河池市卷)读苏轼的《浣溪沙》(略),回答问题。
  (1)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幽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安谧。
  C. 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 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2)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看法,表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参考答案】
  
  1.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2.(1)C  (2)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 虽身处困境,仍旷达、乐观(意思相近即可)

穿越千年的箴言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