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个信佛的人。
一颗积郁的心在路上寻找终点,背着干瘪的旅行包,我走进了那片佛的净土——五台山。然而,我并没有体会到什么属于佛的气息。五台山,就像其他旅游景点一样,到处是纲常烟火、市井人心,甚至比其他地方更喧闹。原先设想的那份宁静与超脱,苦觅而不得。
怀着一份异样的心情走进白马寺,久违的梵音传遍了寺庙的每个角落,却也不能遮住游客们那叽喳的闲谈声。这里不是我的终点,我想。
大殿里有几名僧侣在主持仪式,殿前香火颇盛,袅袅的烟气不绝。我走到佛的金樽下,目视着它至上的目光,作叩拜礼。抬头才注意到门口那个跪拜的人:一身僧衣,两只布鞋,一个行囊,仅此而已。他朝着佛坐立的地方,缓缓躬下身来,双膝跪正,头深深地埋在双手间,久久不起。继而,他起身又向前迈出一步,停下,再次叩拜,许久又再起身……
我看到他灰色的僧衣被常年的风沙磨蚀而显得破旧,消瘦的身体似乎无法撑起这长衣,袍内的棉衫从衣袂口露出来;我看到他合十的双手写满沧桑,暴露的青筋弯曲密布,循满佛的宁祥;我看到他的脸,颌骨突出而不尖,带着不可捉摸的眼神,不见一丝疲惫。
他是一位万里奔走,游行四方的行僧。不知从哪来,欲往哪里去。
他走的路不知有多少,细数起来也是一个人的长征了。在那初白的地平线上,他怀抱沾满露水的希望启程,从城市到乡村,再从乡村到荒原。村落边接天莲叶无穷碧,他却无意驻足,挥汗前行。林阴小路月黑风高,有人家灯火透亮柴门出童啼,他却依树而立,思索着明天的方向。他身着单衣,不御严寒,是否有人为他供上一碗清斋热身?他孤身一人,观人团聚,是否触动内心深处的坚弦?
他总是在路上,不知从何来,欲往哪里去。
殿内的僧侣上前招待,他除去了肩头的背囊,跪在佛的金身前。这一刻,他终于抬头,注视着佛那慈祥的目光。霎时,他平静的目光中有了一丝颤动,那是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研读的目光,如离弦令箭,穿透所有的阴霾阻隔,直达心灵深处的向往,又如沙漠中竖立的碑石,铭刻一生的信念,只为守住毕生的承诺。我在那目光中看到浮生百态,波澜不惊,宽广无垠,还有朝拜者那嵌入眸中的灵魂。
霎时,内心深处开始颤栗。他在路上,我也在路上;我在尘世的路上无因奔走,他在心灵的路上追逐梦想。他的路从不曾有踯躅和彷徨,而我的路上,有葳蕤无数的杂草,前途未知而迷茫。
在佛那慈悲的注视下,他站起随着几名僧侣步入后房,留下身后上香的人们,留下我品读这一切不远的过往。我又一次面向金身的佛,双手合十。我还是不信佛,但是我信人。
从白马寺离开已是正午。这闻名于世的五台山,在叹息之余也让我明白了些许东西。那位行僧还会走下去,我也会走下去,并且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