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09年第10期 ID: 147593

[ 闫淑华 文选 ]   

作文技

◇ 闫淑华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不少学生视之为畏途,一上作文课,就开始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更有甚者,坐立不安,抓耳挠腮,其表情痛苦不堪。长此以往,他们对作文就完全没有了兴趣,作文对他们而言,就完全成了苦差事。
  其实,作文是最富有创造性和最自由的活动,正所谓“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我们看那些大家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人家文思如泉涌,下笔辄千言,一挥手一篇佳作即问世。苏轼就曾言:“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看到这些情形,我们往往羡慕不已,自叹弗如。但细想一下,人家也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达到了此种境界。文章写作有技巧,好的文章是在掌握写作技巧的基础之上。用心思索,精心构思之后,于胸中流淌出来的。
  作文技巧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也是能够掌握的。教材就交给我们很多创作的技巧,现以《项脊轩志》一课为例。文中主要的写作技巧有三点:一是典型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娘以指叩门扉”,“比去,以手阖门,自语”等处;二是含情叙事,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等处;三是用形象说话,文中的最后一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即是。
  在认识这些技巧的基础上,很多同学能在作文时借鉴,出现了多篇优秀的文章。关于细节描写,有的同学这样写道:“爷爷乐滋滋地抽着烟袋锅,给我讲那些永不衰老的故事,那烟圈就跟着爷爷的胡子一圈一圈散了开去,那烟圈里仿佛永远有吐不完的故事。”较成功的例子还有:“父亲挥着镰刀在田地里收割小麦,他的背弯成了一张弓,不,更确切的说是一座桥,让他的女儿从桥的这一端走向理想的彼岸。”含情叙事方面的佳作有《母爱依旧》,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母亲踏遍了这个村庄,也把爱意留在了那每一个脚印中。我不敢想象母亲在凛冽的寒风中是怎样一步步踏过的,我脑海中只会浮现出母亲在大街小巷中寻找着每一个角落,背着月光在田野里独自穿梭在每一寸土地上。”用形象说话的技巧也有佳作,如下面的片断:“太阳西去,夜幕降临,大地一片静谧,轻微的绽放声传来,昙花轻柔地舒展着花瓣,将片片花瓣展开。一片、两片、三片,整朵花都沐浴在了月光下。皎洁的月光为花儿披上晶莹轻灵的外衣,看着它像身段修长、体态优美的少女般舞蹈。”
  《红楼梦》中,黛玉论诗时,道出了诗歌的特点和诗歌创作需经历的过程,我们从中也可以体会出文章写作的技巧。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人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砀、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一个学生《行走在史记中》的文章,也会使大家得到一些写作的启示:“……瘦弱的身躯支撑着强大的理想,微贱的生命承载着巨大的力量,他在《史记》长卷上踽踽独行……他写赵氏孤儿,却写尽了世上的义薄云天,让后世的人为公孙杵臼等人的忠义唏嘘不已。他写魏公子元忌,为他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而折服。为‘急他人之困’的品格颂扬。他写毛遂自荐,为敢于自我表现的勇气而叹服。于是,太史公站直了身板,他不再是那位‘出则不知所往’的惶惑文人了,而是一位敢于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尽管关于太史公的生平仍令人迷离,尽管他的生、他的死众说纷纭,但是这位在《史记》的线索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洒脱的文人却早已在我们后世人的心中永生。‘诚能著此书,藏之名山,通邑大都’这是太史公的理想,几千年来未曾改变,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的文人隐忍的坚毅,让我们领略了一个独立人格的坚强挺立,让我们体略了那深邃目光深处的无尽渴望。读《史记》,读到的不是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读出的不是一篇篇快意恩仇的语录,而是一个文人历经世间坎坷地艰难行走,读到的是一个人格独立的文人历经大灾大难后对人生、对理想温存的感悟,读到的是对理想的坚持。他,太史公司马迁,走在《史记》厚重的长卷上,让我们领略到一个文人对理想的坚守。”
  教材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最好的例子,我们要细心揣摩其中的写作技巧,不断积累,不断练习,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学生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写出好文章,“难者亦易矣”。

作文技

  •  / 谢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