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第7期 ID: 142550

  

新课程理念与新语文课堂

◇ 张 佳

  新课改正以浩大之势进行着。高中语文教学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执教《小狗包弟》这篇课文,在实践新课标上作了一些尝试,特整理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一、凸显语文的人文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往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的是基础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在教学《小狗包弟》的活动中,我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小狗包弟》是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课文,也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高中课本中的反思文革的文章。单元提示要求我们通过这些文章“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这篇课文的文跟是“怀念”、“歉意”,反省、忏悔是文章的主题。一个受迫害的最无责任的76岁高龄的老作家居然对自己反省,对小狗包弟、对读者、对社会表达忏悔,而那些曾经迫害过他人、制造或参加过社会动乱的人们,却不见有多少反省和忏悔。可见,国人反省之心,忏悔之意多么缺失。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他的忏悔行为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这种崇高的精神,这对于一个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很好的强化和补充。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当作道德教育的好教材。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没有把对字词句、段落、形象、写法诸如此类的分析作为重点,而是引导学生透彻的把握全篇的思想情感并且使学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和感情上的熏陶。
  
  二、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本堂课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堂课尽可能使人感到是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思路。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必修课程目标的理解:“阅读与鉴赏部分中,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单元提示要求,体味“字里行间融入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感悟”,所以,我将此定为教学的重点。我设计了品味鉴赏,质疑探究这个教学环节,将它预设为课堂的亮点。我让学生找出能够触动他的心灵的或是有深刻内涵的句子语段,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领悟,我惊喜于他们深沉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一句“在深深的自责和真诚的忏悔中,巴金发出了对美好人性的呼唤与讴歌”更让我体会到学生的自主领悟力。我想,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们参与,多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相信他们一定会收获更多。
  本堂课我还采用了探究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这样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在一起,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离开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我想任何教法和学法都会如失去了水份的花朵,干瘪、没有灵性。
  
  三、关注学习的过程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我反对把课堂沦为学生对“标准答案”的记忆,所以体现在课堂时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
  
  四、新课改促我成长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一次次的思考与琢磨之中,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新的课程改革。感谢新课改,让我在漫漫长路上,不断上下而求索。

新课程理念与新语文课堂

  •  / 凌宗伟 高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