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枪”是汉语中早已存在的语词,指遭受到枪支的射击,其所指对象多为有生命特征的生物,其结果是生物的身体或生命受到伤害。
近来,“中枪”一词广泛应用于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其词义抽象为“在某事件中无缘无故受到牵连”,这种意义和用法逐渐得到了官方媒体的认可和接受,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例如(本文例句如无特殊说明均出自人民网):
(1)由于近期大盘的连续下滑,以及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回调,使得相对偏好中小盘股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非限定性)上周几乎全体“中枪”。(2010年12月29日)
(2)孔子学院突然在美国“中枪”。(2012年5月25日)
(3)有人说,在美国大选期间,中国无论是站着还是躺着,都会中枪,躲是躲不过的。(2012年5月26日)
“中枪”的变化不是一帆风顺的,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其新义产生的艰辛历程。
“喜剧之王”周星驰在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电影《逃学威龙》中有一句台词是“躺着够低了吧,居然都能被子弹打中”,句子以一种强烈的转折语气表达了当事人无可奈何的自嘲和无辜受到牵连的无奈。此句凭借新颖的表达形式和宽广的网络平台在网络社区中不断传播,同时也因长度限制促使话语使用者从中选取典型动作进而压缩为短语形式“躺着中枪”“躺着也中枪”“躺着也会中枪”等。例如:
(4)到了第五天,地震时并没有运行的4号反应堆“躺着中枪”,发生火灾。(2011年4月2日)
(5)在工信部的介入下,两家公司偃旗息鼓,3Q大战告一段落。“躺着也中枪”的用户不用再被迫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2010年12月28日)
(6)奇虎随即炮轰这是对手腾讯和金山的“阴谋”,腾讯则喊冤表示“躺着也会中枪”,“3Q”大战再次箭在弦上。(2012年2月19日)
汉语中双音节形式的词语占优势,上述短语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再一次压缩为“躺枪”和“中枪”两种形式,二者虽都属于动宾式结构,但前者是对短语中两个动词的同时压缩而创造出的新词,后者则直接利用短语中所使用的汉语原有词而赋予一定新义和用法。下面是两个“躺枪”的用例:
(7)我就不说是好还是坏了,以免躺枪,只能说我之前的期望过高了一点。(威锋网2011年12月3日)
(8)每次都说宅男怎样,总感觉大批宅男有被代表的嫌疑和躺枪的无奈。(新浪网2012年5月23日)
“躺枪”和“中枪”属于语言中的同义现象,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竞争。从当前官方媒体对二者的使用情况来看,将原有词赋予新义的“中枪”具有更强的接受度和生命力。这种方式不需另造新词,从而减轻了一定的记忆负担,体现出新词创制过程中的经济原则。
同时,当“躺着也中枪”成为网络流行语之后,网民根据不同的事情逐渐创制出“躺着也+动词”式网络流行格式,表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碰到某种事情。例如:
(9)在此期间,我们准备了超强给力的活动,让你躺着也中奖!(网络论坛2012年5月11日)
(10)最近包拯包大人包青天被
恶搞了,江湖人称“包黑炭”的他躺着也蹿红。(娱乐资讯2012年5月16日)
(11)别炒房子了,真正地躺着也赚钱的是黄金投资平台!(百度贴吧2012年4月19日)
综上所述,将原有词“中枪”赋予新的意义和用法发端于著名影星的电影台词,经历了由台词向流行短语的压缩和由短语向双音节词的再次压缩两个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受到流行短语所形成的网络流行格式“躺着也+动词”以及旧词赋新义所具有的语言经济性原则等因素的制约,“中枪”一词具有更强的可接受性,从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