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悲摧的莫过于“矮穷挫”(有的写为“矮穷矬”)遇上“高富帅”。“高富帅”又高又富又帅,是众多女性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在恋爱和婚姻中备受青睐。“矮穷挫”又矮又穷又挫,最不受女性待见,在爱情和婚姻中处处受挫。
《北京爱情故事》就是一场“矮穷挫”与“高富帅”的战争。随着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和热议,这两个已经流行起来的网络词语迅速蹿红,席卷各大网站、论坛甚至报纸,而且还催生了一大批类似的新词语,如“白富美”“甜素纯”“高美白”“矮丑穷”。不过要说最火的,还是“高富帅”和“矮穷挫”。随着广泛的应用,它们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
最初,这类新词语的意思就是三个形容词意义的加合,是从择偶的角度对男性和女性进行分类。后来,它们的词义发生了变化。从词义与构词成3~"3E的关系看,整个词的意思不再是三个形容词意义的加合,主要有两种表现。
一是只凸显某个形容词的意思。“高富帅”和“矮穷挫”经常只凸显其中的“富”和“穷”,说明二者是最被看重的因素。如:
(1)相比普通工薪族,绿城球员也算“高富帅”了,但他们和恒大球员一比则自惭形秽。(《钱江晚报》2012年4月14日)
(2)在中南民族大学的两栋宿舍楼上,出现了两幅大幅标语。大红的条幅上赫然写着:“妹子,609爷们走了,力争三年高富帅!”(《武汉晚报》2012年5月15日)
二是整个词义与三个形容词的意思没有直接关系,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高富帅”与“矮穷挫”俨然已经成了“成功”与“失败”、“受热捧”与“受冷遇”、“强”与“弱”的代言词,与高矮、穷富等已相去甚远。如:
(3)两周前,身高1.91米、底薪仅76万美元的林书豪在欧关人统治的NBA里,绝对称得上“矮穷矬”,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矮穷矬”会在短短十来天时间里一举成为让全球青年爱慕的“高富帅”。(《温州晚报》2005年2月18)
(4)“矮穷挫”变成“高富帅”——弱旅球队成长记。(《钱江晚报》2012年5月18日)
例(3)是说林书豪咸鱼翻身,一举成名,备受追捧。例(4)是说球队由弱变强。
最初,“高富帅”之类还只用于人,随着语义的泛化,就不限于人了,如:
(5)与清新动感的家轿相对,suv有着高大的车身和强大的性能,其威猛的形象和高于同品牌轿车的价格,俨然成为汽车中的“高富帅”。(《齐鲁晚报》2012年5月3日)
(6)“矮挫穷”比“高富帅”更愿意包装自己,证明自己维持高市盈率的合理性。(《证券市场红周刊》2012年第17期)
如今的世界,放眼望去,非“高富帅”即“矮穷挫”。许多名人和影视角色都被贴上了这两个标签。有趣的是,各色人等争先恐后地来认领“矮穷挫”的身份,连苏格拉底也成了“矮穷挫”的励志榜样:
(7)苏格拉底虽然矮穷挫,但是他以自己“荒谬的一生”来告诉我们,矮穷挫也有春天啊!(http://bolg.aina.com.cn/s/blog_5efbed670100y2ku.html)
作为当红的新兴网络词语,“高富帅”式新词语呈现出几大特点。
一是不稳定性。首先表现在词序不固定,三个形容词几乎可以自由排序,比如“高富帅”还可以说成“高帅富、帅高富、帅富高、富高帅、富帅高”。其中“高富帅、高帅富”用得最多,一方面因为语音上朗朗上口,另一方面因为“高”是个姓氏,整个词像人名。还与认知中的象似性原则有关,“高”是比较容易判断的,“帅”和“富”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隐蔽性。“富”和“帅”的排序不同还反映了人们对二者的看重程度,越看重的排得越靠前。其次,选用的形容词也不十分固定。比如“矮穷挫”除了可以说成“矮穷矬”,还可以说成“矮穷拙”。“挫”因为有受挫、失败的意思,用得更多。
二是能产性。“高、胖、美、帅、穷”等形容人的单音节形容词几乎可以自由组合,把人分为若干类。如:形容男性的有“高帅穷、矮帅富、矮帅穷、高穷丑、穷矮丑”等,形容女性的有“白富美、甜素纯、白瘦美、高美白、土肥圆、黑穷丑、矮胖黑”等。
三是对称性。如“高帅富”对“矮丑穷”,分别代表男性中最受欢迎和最不受欢迎的两类;“高富帅”对“白宫美”,分别代表了男性和女性中最受青睐的一类。
四是不平衡性、不对称性。男性用词更能产,用得更多,使用的形容词也相对稳定。男性用词中“高富帅”和“矮穷挫”用得更多;“高富帅”又比“矮穷挫”用得多,除了前者更像人名,而且是很多人向往的外,还因为“矮穷挫”有一个更流行的同义词——“席丝”。
“高富帅”式构词模式之所以流行,一方面是因为三个形容词锁定一类人,简洁、形象而生动;另一方面是因为三字格不仅是汉语常用的格式,而且像人名,标签性很强。现代汉语中的三音节形容词多是ABB式或AAB式,如“绿油油”“蒙蒙亮”。“高富帅”式的形容词虽然早已存在,但数量很少,如“真善美”“假大空”“高大全”“短平快”“高精尖”。随着“高富帅”和“矮穷挫”的火爆,这一构词方式也备受青睐。但这一流行格式是一路高歌,还是昙花一现,还有待时间来证明。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