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6194

[ 舒立 文选 ]   

过年

◇ 舒立

  我的父亲老舍先生有着近九年漫长的海外生活经历,尽管老爸吃洋饭的年头不算短,但他是个地道的中国人,有一颗中国心;他是个地道的北京人,他出身于赤贫的劳动人民家庭,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老爸对那些优良的中国传统习俗有浓厚的感情和兴致。我儿时家里过年的热闹情景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俗语讲“二十五扫房土”,我家的房土扫了可不止一天,扫了足有三四天,把全家人累得够呛。上吐纪50年代哪儿有吸尘器呀,数九隆冬的,把所有的家具通通搬到院子里,房间腾空后才能“扫房土”。这其中搬书柜是最艰巨的活,书柜太重搬不动,得把书全部取下才搬得动,既麻烦又劳累,还冻人。折腾书柜一向是老爸任主角。老爸一边亲手把书一摞摞取下递给我们,一边大声叮嘱着:“挨班儿放在西屋窗根下,从南往北放,千万别弄错了。”掸书上的尘土这种细活从来由老爸自己动手,老爸一向嗜书如命,一旦用时找不到,非跟我们玩命儿不可。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乖乖地听从指挥,指哪儿搁哪儿,丝毫不敢含糊。
  腾空屋子后才正式进入扫房土阶段,扫房土历来都是由妈妈完成,只见妈妈把自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只露出眼睛,舞动着绑着长棍的大笤帚把房间扫个遍,等尘埃落定后才能进行后边的工作。
  擦玻璃是老爸最拿手的工作,多半是为了调动我们干活的积极性,他总是跟我们叫板,比赛谁擦得最干净,有一年为此还闹出一场笑话:那年正值哥哥舒乙新婚燕尔,他们为了上班方便,两口子住在西郊而没住家里,周日二人回家恰赶上“扫房土”,于是二人跟着忙活了一整天,晚上临离家时,嫂子发现自己新的白头巾不见了,于是大家齐动手,天翻地覆地翻找,真活见鬼了,就是找不着,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见老爸若有所思地发问:“是块方的吗?”嫂子答:“是的。”只见老爸迅速从桌子下掏出一块黑抹布,抖搂开一看,正是那块“失踪”了的头巾,弄得大家啼笑皆非。原来老爸为了和我们比赛,特地找了这块特别干净的白抹布——嫂子新的白头巾。
  扫完了房土,后面的重头戏该是做年菜了。妈妈算是最累最忙的了,她最拿手的菜是“芥末墩”,这种白菜吃到嘴里又脆、又甜、又酸、又辣,别提多爽了!因过年吃荤菜多,所以这种爽口的白菜最受欢迎。妈妈做的“芥末墩?虽称不上四九城闻名,也算小有名气,还被友人写成文章呢。爸爸在客人面前总是含着得意的微笑推荐:“您尝尝!”每年的年菜里必得有一种满族菜——“豆酱”,它是一种把肉皮、青豆、胡萝卜丁、豆腐干丁、肉丁等放在一起长时间熬制后冷却而成。“芥末墩”“豆酱”每年都分别做一大盆,现吃现盛,能吃上好几天。
  孩提时我特盼着过年,除了有好吃的以外,还有许多好玩的,这些都深深吸引着我。平时总是忙碌的父母亲在过年的短暂几天才得以休息,一年之中只有这几天才有机会全家在一起玩耍,多么难得!
  玩耍的项目有放鞭炮。我家从来没放过震耳欲聋吓人的“二踢脚”,最响的鞭炮要算成挂的“小鞭儿”了,但这种响鞭仅占一成,其余全是各样的花炮,每个除夕夜必定由妈妈点燃一种大泥坨的花炮,它很大,足有15厘米高,底部直径足有10厘米,外形呈钟样,此花点燃后,花滋得很高且长久,可惜已多年见不到了。记得儿时还有一种叫“耗子屎”的花炮,点燃后尽往人脚下乱蹿,我们尖叫着、跳着、跑着,别提多快活了。还有猜谜语。老爸总在年前好多天便躲在自己的小屋里编谜语,然后用毛笔工整地抄在小纸条上,过年时才挂出来,他总是兴趣盎然地站在旁边看着大家猜。我至今仍记得:“今天”(打一国名)——日本,“盼冬天”(打一国名)——希腊。还有用我们名字做谜底的谜语,猜中者有些糖果之类的小奖品。另外是玩游戏。爸爸最爱和我们比赛套圈,这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用粉笔在地上画一道线,离两米远处放上套圈用的小木桩子,每个人轮流扔5个圈。我们扔时,他站在一边全神贯注地查数。等轮到他时,他摩拳擦掌地说:“瞧我的,准赢你们。”只见他弯着腰,把比我们高出不少的身体尽量向前探,把比我们长出许多的胳臂尽量向前伸,嘴里还念念有词:“你们好好看看啊,一、二、三,扔!”圈从他手中平着抛出,“中了”,每当套中一个,他都高兴得不得了,“怎么样,名不虚传吧!”每次比赛,差不多总是他赢,乐得嘴都快合不拢了。打扑克也是必玩的一种游戏,爸爸只会玩“捉娘娘”,这是一种带“进贡”的扑克游戏。有一次,爸爸、妈妈、姐姐和我一起玩,一连几次我都输了,当了“娘娘”,就得向“皇上进贡”,就得把抓到的最好的牌送给“皇上”。开始几次输了我还不在乎,可是老输老输,看到别人当了“皇上”得到贡品后的得意样,我就有点儿……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爸爸看出我神色有点不对,就急忙向别人挤咕眼儿,使眼色,意思是叫别人让着我一点,然后回到他屋里拿出他爱吃的金丝蜜枣给我,说:“输了有奖!输了有奖!”我接过蜜枣不好意思地笑了。
  今天,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文明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过年的模式也与时俱进,和儿时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可我判断不清两者的优劣,反正每当回忆起儿时过年的情景,心中总会泛起一种温馨愉悦的感觉……

过年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