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明月朗照,化开了浓浓的夜色。我忽然来了兴致,便怀着诗人一般的心情,打开门出去走一走。
踏着朱自清的足迹,沿着小径蜿蜒下去。道旁没有风姿绰约的杨柳,却有开得寂静的野花,一簇一簇点缀在萋草间。我尾随着心中的朱自清的背影,来到荷塘。
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田的荷叶上。似乎不久前,它还蜷曲得像受伤的孩子,现在却层层叠叠,尽是张扬的绿色。花瓣泛着细碎的光芒,清冷闪烁。
此时风平浪静,寂然得可以听见花开的声音。遂想起晴日下欢喜活泼的荷花。
荷叶,亭亭如盖,成了一片海。微风乍起,便吹皱了这碧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千万朵红荷或深藏于海中,或露出花靥。一瓣一瓣,红得惊心动魄,让人产生怜悯之心。或许,我不能把她怜爱。那花瓣瓷实光滑,在阳光下,每一缕脉络中似乎有清澈的液体流动。层层叠叠,重复的美丽。嫩黄的花蕊挺立在重重花瓣间,像弱小可爱的婴儿,安稳地躺在母亲的怀抱中。
莲,君子也。周敦颐十分喜欢莲,并且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绝唱,赋予莲一世的遗世独立与绝尘脱俗。把莲喻为君子,更是对它高贵、洁身自好的品质的赞誉。
安妮宝贝说过:“莲,代表重生。”在黑暗阴冷的淤泥中,并不是每一株莲都能挣脱束缚,摆脱黑暗,袅娜地玉立在万重绿中。而我们看到的,那么优雅地开着花的,便是经过磨炼而重生的非凡者。
当第一缕秋风拂过水面,荷花便已开始微微摇曳。接着,一片一片被风卷起,打着旋儿,姿态优美地落在水上、树叶上、姑娘的头发上。在某个湿漉漉的清晨,你会发现所有的荷花都乘风归去,只留下一个外形类似倒着的圆锥形的莲蓬。从此,孩童便日日夜夜盼望着它的衰老。某一个黄昏,忽然听到村前池塘里的莲蓬熟了,便争相奔去。此时,莲蓬早已吸引了一群孩童。大家七手八脚,采到了莲蓬,取出一个个莲子来,剥去外皮,放入口中,顿时口齿间清爽四溢,清新宜人。其间的快乐,是水乡的童年才会有的礼物,弥足珍贵。
可是,又有多少孩童会如此热切地等待一支莲蓬的成长和成熟?又有多少孩童有机会等待并和小朋友一起品尝莲蓬的滋味?
即使水乡还在,如今,已没有多少人有如此雅兴花时间在荷花上,哪怕一株。
或许,只有那些怀着真情的人,漫步在莲池边,才会从一朵花中发现天堂。
【亮点品味】
莲花,是水乡特有的植物。莲花的美和水乡人的记忆紧密连接。莲花之美,在于亭亭玉立的外形,在于玉洁冰清的精神,在于给作者童年带来回忆的欢乐。作品借莲花传达对逝去生活的怀念和追忆,构思机智巧妙。美中不足的是,对于莲的外形描写不够细致,使得下文对莲的热爱略有无根之花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