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916

[ 施辉 文选 ]   

搜间传神,推微知著

◇ 施辉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英国作家布莱克则说:“独特的细节是崇高艺术的基础。”可见细节之于作品的价值。所以,优秀的作家从来都注意细节的捕捉和细节价值的挖掘,像汪曾祺先生就以恬淡隽永的文笔描写了西南联大教授金岳霖先生的诸多细节,将一个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
   金先生的细节之美首先表现在他的教学方面,这是一位有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但他并不呆板,并不教条,而是充满了机智、幽默。他有他独特的点名方式,比如“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让女同学又紧张又兴奋。回答学生林国达奇怪的逻辑问题时,金先生以怪制怪,灵动活泼,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四两拨千斤地解决了问题。
   金先生是大教授、大学者,但他不耍派头,不摆架子,他给新生上课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这句话充分表现了他对学生的尊重。他不仅尊重学生,而且深深地爱着学生。爱提怪问题的林国达游泳死了,金先生伤痛不已,整节课一直没有笑容。
   这些表情抑或语言动作,一点也不做作,似乎是那么不经意,但金先生的可敬之处纤毫毕现地呈现了出来。
   令人尊敬的学者、教授,有时会让人敬而远之,可金先生不是。这是因为他不仅可敬而且可爱,他既有大师风范,又有像老顽童那样不遮不掩、率真可爱的真性情。
   关于这点,作者抓住了这样几个特写镜头:一是他的模样。金岳霖是教授中唯一一个穿夹克的,因为眼疾,他的走路姿态也是独特的——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于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对工作、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的人来说,这样的外貌特征才有了特别的韵味。如此的细节在金先生身上可谓不一而足。沈从文先生拉金先生做“小说和哲学”的讲座,金先生讲了半天,竟文不对题,得出“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的结论。似乎更可笑的是,他在讲课的时候,会忽然停下来,对学生说对不起,然后把右手伸进脖颈,捉出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甚至与斗鸡一个桌子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跟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这些东西送给孩子们,然后再去买。也许这一切,就像金先生对逻辑这门学问的认识一样——“好玩”。“好玩”,蕴含着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表现了纯洁无瑕的童真以及一种让人难以企及的超凡脱俗的境界。
   金先生的真性情绝不仅仅如此,汪曾祺先生不动声色地叙述了一个生活细节:林徽因死后,有一年,老朋友受老金之邀聚在饭店,大家不明就里,金先生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这样的话,只有率性又痴情的金先生才能说得出来;这样的事,只有重情如此、深情这般的金先生才能做得出来。刹那间,似乎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座丰碑——原来人生可以有这样一种态度,原来爱情可以有这样一种姿态,原来生命可以有这样一份内涵。
   当美好的人、事已成《广陵散》,汪曾祺先生是如何地念想和不舍啊,所以,汪先生在开头和结尾反复提到,应该写一写金先生,并召唤更多的人写一写西南联大的其他诸多教授,期待他们散发着浓郁个性魅力并彰显着伟大人格力量的细节之美永驻人间。

搜间传神,推微知著
目录